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占辉 尹学敬 +4 位作者 王树平 杨彦林 王鹏 付广印 韩东亮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7期34-39,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5h内给予静脉溶栓,8h内...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发病4.5h内给予静脉溶栓,8h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发病3.0~4.5h内行静脉溶栓,8h内行机械取栓术治疗。①治疗后3周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h、3d、3周NIHSS评分;③治疗后3周比较两组血管开通及取栓后血管狭窄侧支代偿率;④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3周观察两组血管灌注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⑤治疗后3周观察两组再出血率、再闭塞率、病死率。结果①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②治疗后24h、3d、3周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IHSS评分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h、3d、3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P<0.05或P<0.01)。③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管开通率、取栓后血管狭窄侧支代偿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治疗后3周mTICI分级≥2b级比例均较术后即刻升高,且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周观察组mTICI分级≥2b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⑤治疗后3周,观察组再出血率、再闭塞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提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手术时间、充分术前评估对治疗效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缺血性 静脉溶栓 机械溶栓 治疗结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占辉 尹学敬 王树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9期81-86,共6页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静脉溶栓,...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静脉溶栓,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及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观察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 d 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记录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3.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3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1、2、3个月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与本组治疗后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2、3个月NIHS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本组治疗后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NIHS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3 d 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3 d CD3+、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管急性再闭塞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746)。结论 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缺血性 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分析及中医情志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丽 张燕 +1 位作者 尹学敬 姚水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2期83-83,共1页
目的总结分析160例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160例正常宫内早孕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孕次、既往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输卵管... 目的总结分析160例异位妊娠患者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同期160例正常宫内早孕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孕次、既往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输卵管妊娠及手术史、阴道炎宫颈炎病史、慢性盆腔炎病史、阑尾炎病史、宫内节育器放置史、口服紧急避孕药病史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异位妊娠的发生与盆腔感染及宫腔操作病史密切相关,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妇科慢性疾病,有效防止意外怀孕,避免多次人流以及鼓励自然分娩可有效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发病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占辉 尹学敬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8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ACI 105例,将给予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53例作为观察组,给予rt-PA动...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ACI 105例,将给予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的53例作为观察组,给予rt-PA动脉溶栓治疗的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氨基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管再通率观察组为84.91%显著高于对照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NIHSS及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及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能够提高ACI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增加血管再通率,提高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机械取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妊娠的中医病机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结局预测异位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郭丽 尹学敬 刘爱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S2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中医病机、不同临床类型及结局预测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积极寻找有效治疗并争取较好预后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全部由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中医病机、不同临床类型及结局预测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积极寻找有效治疗并争取较好预后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全部由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输卵管峡部妊娠24例,壶腹部妊娠28例,间质部妊娠8例;其中输卵管妊娠流产型34例,破裂型18例,活胚胎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血清中VEGF水平显著低于其他部位输卵管妊娠患者VEGF水平,而β-HCG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血清VEGF、β-HCG水平均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患者,而输卵管妊娠活胚胎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低于破裂型及流产型患者。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新的预测输卵管妊娠结局及预后的实验室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输卵管妊娠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占辉 尹学敬 王树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性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闭合蛋白5的影响。方法选...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性脑梗死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腺苷酸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闭合蛋白5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t-PA组和rt-PA联合替罗非班组(联合组),每组60只,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造模后3 h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rt-PA组和联合组注入rt-PA 5 mg/kg,3 h后联合组注射5 mg/kg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记录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Bcl-2及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等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3组脑梗死灶体积、出血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脑屏障通透性、BDNF及联合组闭合蛋白5表达明显升高,模型组和rt-PA组血管完全再通率、rADC、闭合蛋白5及其他3组磷酸化CREB、Bcl-2、p-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基底膜边缘光滑,可见紧密连接,其出血评分明显低于rt-PA组[(1.4±0.4)分vs(2.2±0.4)分,P=0.000],血管完全再通率、rADC、脑组织磷酸化CREB、BDNF、Bcl-2、p-Akt及闭合蛋白5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rt-PA组(P<0.05),脑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脑屏障通透性、DDR1及MMP-9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rt-PA组(P<0.05)。结论 rt-PA联合替罗非班可抑制DDR1过表达下调MMP-9表达,激活Akt/CREB通路,上调BDNF、Bcl-2表达,促进闭合蛋白5上调,使内皮细胞保持完整性,并维持血脑屏障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脑屏障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