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鬼针草中4个聚炔类化合物对LPS诱导免疫炎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麻秋团 曾桂源 +4 位作者 矣菊梅 朱美华 尹俊林 赖奇 曾广智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4-43,共10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鬼针草中4个聚炔类化合物对免疫炎症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聚炔类化合物的体内外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SwissADME数据库分析从鬼针草中分离的4个聚炔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SwissTargetPredi...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鬼针草中4个聚炔类化合物对免疫炎症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聚炔类化合物的体内外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SwissADME数据库分析从鬼针草中分离的4个聚炔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有效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筛选免疫炎症的相关靶点,获取两者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7.2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筛选鬼针草聚炔类化合物对免疫炎症具有调节作用的关键靶点;基于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获得潜在的作用通路;最后,采用AutoDock Tool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Pymol软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并通过体外抗炎实验验证化合物的活性。从鬼针草4个聚炔类化合物中预测并筛选出41个活性靶点,获得免疫炎症相关疾病靶点18878个,化合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40个,通过PPI分析最终筛选出10个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大部分靶点与化合物的结合较稳定;KEGG富集显示关键靶点主要被富集在AMPK信号通路,涉及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40个显著相关生物过程;体外抗炎实验结果显示,这4个聚炔类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其中,化合物GZC3抑制NO释放的效果最佳。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发现鬼针草中的4个聚炔类化合物可以调控STAT3、MAPK14、MMP9、KDR、EGFR等靶点和AMPK信号通路,体外实验也证实这4个化合物对免疫炎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聚炔类化合物 免疫炎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薄盐碱地夏谷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海 张伟东 +1 位作者 吴秀山 尹俊林 《山东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21-22,共2页
旱薄盐碱地夏谷高产栽培技术李金海张伟东吴秀山尹俊林(沾化县农业局256800沾化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属黄河尾闾冲积平原,以滨海盐化潮土为主要耕地类型。该县谷子栽培历史悠久,但产量长期徘徊在中、低产水平。为了有效地利用旱... 旱薄盐碱地夏谷高产栽培技术李金海张伟东吴秀山尹俊林(沾化县农业局256800沾化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属黄河尾闾冲积平原,以滨海盐化潮土为主要耕地类型。该县谷子栽培历史悠久,但产量长期徘徊在中、低产水平。为了有效地利用旱薄盐碱地区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栽培 旱薄盐碱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