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洞庭湖区两次致灾大风天气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许丽丽
尹伊雯
黄海波
-
机构
湖南省岳阳市气象局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S01期352-358,共7页
-
文摘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雷达资料,对洞庭湖区2次致灾大风天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2次过程夜间500 hPa中高纬均为两槽一脊经向环流,过程二低槽的经向度更强,槽后冷平流更强;地面均有暖倒槽或暖低压发展,贝湖以西冷高压过程二更强;日间850 hPa均有锋区,过程二锋区更强,且移动更快;②2次过程大风类型不同,过程一前期为雷雨大风,之后为锋后偏北大风,之间有转南风的时段,过程二为雷暴大风与冷空气大风同时影响的混合大风;雷达基本速度场印证了2次致灾大风的类型;③2次过程均有强垂直温度梯度,过程一0~6 km垂直风切变更大、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结构更加明显,即过程一的雷暴大风潜势更大,对流天气更加剧烈;△θse700~850 hPa的负值中心对致灾大风出现的区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且正负值交界线的南压时间对大风开始时间有一定的指示意义;④2次过程初始回波触发条件不同,过程一为弱冷空气入侵露点峰值区触发生成,过程二为锋面触发;且过程一雷暴大风为局地雹云引发,过程二为局地雹云与冷空气共同导致。
-
关键词
致灾大风
环流形势
假相当位温差值
-
Keywords
disaster causing gale
circulation situation
pseudo-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
分类号
P458.1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