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27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郭伟 祝颂松 郑家伟 张杰 孙志军 任杰 郑佳雯 吕晓强 唐洪 陈丹 席庆 黄欣 武和明 马洪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李春洁 李一 赵宁波 谭雪梅 杨轶昕 吴亚东 尹仕琳 张志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460,共6页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 机体生物钟(也称昼夜节律)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体能适者生存在地球自转环境中的基础。昼夜节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调控机制,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稳态、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均扮演关键角色。研究表明,生物钟在口腔组织发育生长、口腔疾病发生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还没有包括口腔医学在内的生物钟研究方法的指导性文献,研究者主要基于已发表的参考文献进行探讨,致使口腔医学中有关生物钟的研究方法存在争议,如何合理应用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还存在诸多困惑。该共识在总结生物钟的作用特点以及分析目前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不足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合理实施的10条原则,为生物钟在口腔医学研究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口腔医学 医学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PER1调控口腔鳞癌细胞中BAX、BCL2和PCNA表达的昼夜节律 被引量:4
3
作者 尹仕琳 张志伟 +1 位作者 唐洪 杨凯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65-1575,共11页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对口腔鳞癌细胞(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增殖和凋亡及细胞内BAX、BCL2和PCNA表达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稳转过表达PER1的口腔鳞癌SCC15细胞(OE-PER1-SCC15)和不含PER1基因序列慢病毒感染的...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PER1对口腔鳞癌细胞(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增殖和凋亡及细胞内BAX、BCL2和PCNA表达昼夜节律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稳转过表达PER1的口腔鳞癌SCC15细胞(OE-PER1-SCC15)和不含PER1基因序列慢病毒感染的阴性对照SCC15细胞(NC-SCC15);建立稳转沉默PER1的口腔鳞癌TSCCA细胞(RNAi-PER1-TSCCA)和不含PER1片段的scramble质粒慢病毒感染的阴性对照TSCCA细胞(Scramble-TSCCA)。通过流式细胞术、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增殖指数、凋亡指数及细胞内PER1、BAX、BCL2和PCNA在24 h内6个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余弦分析,以中值、振幅和峰值相位为指标分析各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特征。结果在OE-PER1-SCC15和NC-SCC15中,细胞增殖指数和凋亡指数及细胞内PER1、BAX、BCL2和PCN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性(P<0.05)。与NC-SCC15细胞相比,OE-PER1-SCC15细胞凋亡指数、PER1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中值显著升高,而细胞增殖指数、BCL2和PCNA mRNA和蛋白表达的中值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指数和BAX mRNA表达的振幅显著升高,而BCL2和PCNA mRNA表达的振幅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指数、PER1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峰值相位前移,而细胞增殖指数、BCL2和PCNA mRNA和蛋白表达的峰值相位后移。与Scramble-TSCCA细胞相比,RNAi-PER1-TSCCA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发生昼夜节律紊乱,但细胞增殖指数、凋亡指数及细胞内PER1、BCL2和PCNA mRNA和蛋白以及BAX mRNA的表达具有昼夜节律(P<0.05),其昼夜节律特征与OE-PER1-SCC15细胞相反。结论PER1表达改变后导致其自身的昼夜节律特征发生改变,同时调控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BAX、BCL2和PCNA表达的昼夜节律特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1基因 昼夜节律 口腔鳞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矿区大徐山矿权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4
作者 尹西军 尹仕琳 郑丽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6期23-29,共7页
为扩大金厂矿区找矿范围,应加强对金厂矿区外围找矿力度和综合研究程度。根据前人对金厂矿区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金厂矿区矿化体受花岗岩体、闪长岩体和NE、NW、近SN向断裂控制。通过对大徐山矿权区成矿元素进行描述性统计、R型聚类分... 为扩大金厂矿区找矿范围,应加强对金厂矿区外围找矿力度和综合研究程度。根据前人对金厂矿区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金厂矿区矿化体受花岗岩体、闪长岩体和NE、NW、近SN向断裂控制。通过对大徐山矿权区成矿元素进行描述性统计、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矿权区前缘晕及尾晕指示元素呈强富集程度,存在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类比金厂矿区矿体特征、成矿模式、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认为金厂矿区外围大徐山矿权找矿方向为矿权区东、西部天桥岭组及托盘沟组与燕山期花岗斑岩岩组、花岗闪长岩、闪长玢岩岩组的接触部位,显示大徐山矿权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因子分析 找矿潜力评价 大徐山矿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