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共和盆地不同人工灌木群落土壤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尹书乐 王学全 李少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9-413,共5页
共和盆地高寒沙区植被恢复区4种典型人工灌木林是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土壤有机碳密度调查研究表明,不同灌木群落类型下的土壤有机... 共和盆地高寒沙区植被恢复区4种典型人工灌木林是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沙柳(Salix psammophila)和乌柳(Salix cheilophila)。土壤有机碳密度调查研究表明,不同灌木群落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0 - 100 cm)由大到小是:沙棘9.42 kg/m^2、沙柳6.73 kg/m^2、乌柳6.06 kg/m^2、草地4.56 kg/m^2、柠条3.67 kg/m^2。不同灌木林地0 - 100 cm土壤质地和分层状况不同,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表层(0 - 10 cm)含量最高。与对照样地草地相比,位于丘间地的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盆地 人工灌木林 土壤有机碳 土壤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戈壁地区12条河流水文水质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少华 尹书乐 +2 位作者 王学全 崔向慧 高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1,156,共5页
2014年9月对我国塔里木盆地南缘与柴达木盆地戈壁地区的12条典型河流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野外采集水样、测定流速、室内查阅资料和化验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河流的最新水文水质资料。结果表明:(1)戈壁地区修建的水库和防渗渠道,对河流正... 2014年9月对我国塔里木盆地南缘与柴达木盆地戈壁地区的12条典型河流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野外采集水样、测定流速、室内查阅资料和化验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河流的最新水文水质资料。结果表明:(1)戈壁地区修建的水库和防渗渠道,对河流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水样中的F-含量均超过1mg/L,不能满足人们直接饮用的要求,F-与Ca2+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3)水样中阳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a2+〉Na+〉Mg2+〉K+,水化学类型总体上为氯化物·硫酸盐·碳酸氢盐/钠质·钙质水;(4)水样的TDS变化范围在718.3~8 254.1mg/L,含量普遍偏高,水样pH变化范围在7.44~8.07,表现为弱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水文调查 防渗渠道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任俊杰 庞新博 +5 位作者 刘昭阳 李静雅 张婉莹 尹书乐 王利兵 李迎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122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为蒙古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蒙古栎天然分布区选取11个种源采集种子,分别测量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千粒重5个表型...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子表型性状多样性,为蒙古栎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蒙古栎天然分布区选取11个种源采集种子,分别测量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千粒重5个表型性状。并利用SPSS软件对不同种源的蒙古栎种子进行性状差异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种宽、种形指数、单粒重差异较大,各种源千粒重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不同种源蒙古栎种子的种长与种宽、单粒重、千粒重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不同种源海拔与种宽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与单粒重、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4)影响种子性状的因素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粒重、千粒重、无霜期、北纬;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1个种源划分为4类,分别为Ⅰ、Ⅱ、Ⅲ和Ⅳ类,其中,黑龙江省黑河市、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抚顺市聚为Ⅰ类,单粒重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种源(P<0.05),为最优种源。【结论】蒙古栎种子表型性状随地理梯度变异明显,整体呈从东北—西南种源质量逐渐下降的趋势,单粒重和千粒重可以作为快速筛选种源优良与否的优先筛选指标。图1表5参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种源 表型性状 多样性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变迁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9
4
作者 尹书乐 李少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9期54-57,共4页
基于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模式近2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内涵、体制及制度等方面对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变迁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分析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水资源管理部门提出要继续加强监管,构建人水和谐的管理模式,... 基于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模式近2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内涵、体制及制度等方面对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变迁进行系统阐述。通过分析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水资源管理部门提出要继续加强监管,构建人水和谐的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市场化、结构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水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制度保障,不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水资源管理者的决策效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模式 内涵 体制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