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复垦耕地不同有机物料培肥效果及其评价指标优化
1
作者
尤赛雅
王新雅
+8 位作者
秦碧蓉
蔡汶延
朱练峰
孔亚丽
朱春权
田文昊
张均华
金千瑜
曹小闯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0-702,共13页
【目的】通过评价不同外源有机物料在新复垦丘陵红壤和黄泥田上的培肥效果,构建基于土壤质量指数的最小数据集,以期为新复垦耕地地力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肥(No fertilizer,CK),常规施肥(Chemical fertil...
【目的】通过评价不同外源有机物料在新复垦丘陵红壤和黄泥田上的培肥效果,构建基于土壤质量指数的最小数据集,以期为新复垦耕地地力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肥(No fertilizer,CK),常规施肥(Chemical fertilizers,NPK),常规施肥+2250 kg/hm^(2)秸秆(NPK+2250 kg/hm^(2)秸秆,NPKS1),常规施肥+4500 kg/hm^(2)秸秆(NPK+4500 kg/hm^(2)秸秆,NPKS2),常规施肥+3000 kg/hm^(2)腐熟秸秆-畜禽粪便(NPK+3000 kg/hm^(2)腐熟秸秆-畜禽粪便,NPKSM),常规施肥+1773 kg/hm^(2)木本泥炭(NPK+1773 kg/hm^(2)木本泥炭,NPKW1),常规施肥+3546 kg/hm^(2)木本泥炭(NPK+3546 kg/hm^(2)木本泥炭,NPKW2),研究了不同培肥处理下的水稻产量、土壤团聚体结构、各形态碳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验证。【结果】1)与NPK处理相比,丘陵红壤中NPKS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含量、碳氮比以及土壤酶活性(如β-1,4-葡萄糖苷酶、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等指标;黄泥田中NPKS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而NPKW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颗粒态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重量直径、铵态氮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可作为丘陵红壤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而黄泥田则为土壤碳氮比、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3)基于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丘陵红壤中NPKSM以及黄泥田NPKS2、NPKW2处理土壤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构建的土壤质量指数在丘陵红壤和黄泥田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最小数据集可作为有机培肥效果的评价指标。【结论】不同培肥模式对新复垦丘陵红壤和黄泥田培肥效果及其评价指标差异显著,腐熟秸秆-畜禽粪便可通过显著提高丘陵红壤有机质含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酶活性(BG、NAG)和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其土壤质量指数,而木本泥炭主要通过提高黄泥田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提高其土壤质量。综合考虑,建议配施3000 kg/hm^(2)腐熟秸秆-畜禽粪便、3546 kg/hm^(2)木本泥炭作为区域新复垦丘陵红壤和黄泥田的适宜有机培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复垦农田
有机培肥
土壤质量指数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复垦耕地不同有机物料培肥效果及其评价指标优化
1
作者
尤赛雅
王新雅
秦碧蓉
蔡汶延
朱练峰
孔亚丽
朱春权
田文昊
张均华
金千瑜
曹小闯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大学农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0-702,共13页
基金
杭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4SZRZDD0100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3YFD2302200)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C02018)。
文摘
【目的】通过评价不同外源有机物料在新复垦丘陵红壤和黄泥田上的培肥效果,构建基于土壤质量指数的最小数据集,以期为新复垦耕地地力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肥(No fertilizer,CK),常规施肥(Chemical fertilizers,NPK),常规施肥+2250 kg/hm^(2)秸秆(NPK+2250 kg/hm^(2)秸秆,NPKS1),常规施肥+4500 kg/hm^(2)秸秆(NPK+4500 kg/hm^(2)秸秆,NPKS2),常规施肥+3000 kg/hm^(2)腐熟秸秆-畜禽粪便(NPK+3000 kg/hm^(2)腐熟秸秆-畜禽粪便,NPKSM),常规施肥+1773 kg/hm^(2)木本泥炭(NPK+1773 kg/hm^(2)木本泥炭,NPKW1),常规施肥+3546 kg/hm^(2)木本泥炭(NPK+3546 kg/hm^(2)木本泥炭,NPKW2),研究了不同培肥处理下的水稻产量、土壤团聚体结构、各形态碳氮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筛选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优化验证。【结果】1)与NPK处理相比,丘陵红壤中NPKS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含量、碳氮比以及土壤酶活性(如β-1,4-葡萄糖苷酶、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等指标;黄泥田中NPKS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而NPKW2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颗粒态有机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重量直径、铵态氮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可作为丘陵红壤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而黄泥田则为土壤碳氮比、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和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3)基于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丘陵红壤中NPKSM以及黄泥田NPKS2、NPKW2处理土壤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构建的土壤质量指数在丘陵红壤和黄泥田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最小数据集可作为有机培肥效果的评价指标。【结论】不同培肥模式对新复垦丘陵红壤和黄泥田培肥效果及其评价指标差异显著,腐熟秸秆-畜禽粪便可通过显著提高丘陵红壤有机质含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酶活性(BG、NAG)和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其土壤质量指数,而木本泥炭主要通过提高黄泥田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提高其土壤质量。综合考虑,建议配施3000 kg/hm^(2)腐熟秸秆-畜禽粪便、3546 kg/hm^(2)木本泥炭作为区域新复垦丘陵红壤和黄泥田的适宜有机培肥模式。
关键词
新复垦农田
有机培肥
土壤质量指数
主成分分析
最小数据集
Keywords
newly reclaimed farmland
organic fertilization
soil quality index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inimum data set
分类号
S158.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复垦耕地不同有机物料培肥效果及其评价指标优化
尤赛雅
王新雅
秦碧蓉
蔡汶延
朱练峰
孔亚丽
朱春权
田文昊
张均华
金千瑜
曹小闯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