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全粒序储层孔喉结构与原油可动性关系
1
作者 唐勇 贾承造 +8 位作者 陈方文 何文军 支东明 单祥 尤新才 姜林 邹阳 吴涛 谢安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基于铸体薄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T2谱、接触角和油水两相界面张力等实验结果,揭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全粒序储层孔喉结构与原油可动性关系。研究表明:①随玛湖凹陷风城组储层粒级变小,较大喉道所连通孔... 基于铸体薄片、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T2谱、接触角和油水两相界面张力等实验结果,揭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全粒序储层孔喉结构与原油可动性关系。研究表明:①随玛湖凹陷风城组储层粒级变小,较大喉道所连通孔隙体积和较大孔隙体积均呈减小趋势,喉道半径和孔隙半径分布范围和峰值范围均有序向小尺寸偏移;风城组非常规储层喉道半径、孔隙度和渗透率上限值分别约为0.7μm,8%,0.1×10^(-3)μm^(2);②风城组储层赋存滞留油、可动油的孔隙分布范围和峰值范围均随储层粒级变小而有序向小尺寸偏移;粒级较大储层样品赋存滞留油量、可动油量随驱动压力增大分别呈现更加明显的降低和升高趋势;③风城组各粒级储层中原油驱动压力随喉道半径增大而呈现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和趋于稳定3个阶段;原油驱动压力和各粒级储层原油驱动压力差异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喉道半径增大而降低。根据以上实验分析,推断地质条件下玛湖凹陷风城组深部页岩油具有较大的动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下二叠统 风城组 全粒序储层 孔喉结构 原油可动性 全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下二叠统风城组天然气勘探潜力与重点领域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勇 胡素云 +4 位作者 龚德瑜 尤新才 李卉 刘海磊 陈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500,512,共12页
基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数据,结合区域沉积环境与生烃演化模拟实验,评价风城组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刻画规模有效源灶分布,厘定天然气成因来源,优选有利勘探领... 基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西部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天然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数据,结合区域沉积环境与生烃演化模拟实验,评价风城组烃源岩的生气潜力,刻画规模有效源灶分布,厘定天然气成因来源,优选有利勘探领域。结果表明:(1)风城组为1套倾油型烃源岩,但滞留液态烃有利于晚期裂解成气,具有生气潜力大、晚期规模成藏的特点;(2)风城组烃源岩最大厚度可达900 m,盆1井西凹陷和沙湾凹陷已进入规模生气阶段,生气强度大于20×10^(8) m^(3)/km^(2)的面积约6 500 km^(2);(3)环中央坳陷西部发现的碳同位素组成较轻的天然气主要为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高熟油型气,其他则为来自于石炭系煤系烃源岩的煤成气;(4)中央坳陷西部天然气勘探需重点关注源边构造型、源边地层型、源内页岩气型和源内构造型4种类型的有利勘探领域,其勘探潜力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央坳陷西部 下二叠统风城组 生气潜力 气源对比 勘探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沉积时限厘定
3
作者 唐文斌 尤新才 +6 位作者 张元元 李卉 郭召杰 何文军 李威 唐勇 雷冬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8-1577,共10页
【目的】早二叠世的准噶尔盆地是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形成的一个陆内继承性断陷盆地。同断陷阶段,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充填了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烃源岩,但是尚不明确其沉积年龄。【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 【目的】早二叠世的准噶尔盆地是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形成的一个陆内继承性断陷盆地。同断陷阶段,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充填了最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烃源岩,但是尚不明确其沉积年龄。【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一件凝灰质岩屑砂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分析。【结果与结论】该样品包含大量的凝灰岩岩屑和火山玻璃(52%)、中—酸性岩浆岩岩屑(38%),以及少量石英、长石和角闪石矿物(10%),报道的最年轻五颗碎屑锆石年龄平均值及最年轻年龄图谱一致,年龄为282±4 Ma,指示早二叠世的同沉积火山活动是主要物源区,西准噶尔山系和中拐—陆梁凸起是次要物源区。结合碱湖沉积底部和顶部报道的两件凝灰岩样品锆石U-Pb结果,最年轻的五颗碎屑锆石平均年龄分别为284±4 Ma和279±4 Ma。从底部到顶部年龄逐渐变年轻,是同断陷阶段幕式火山喷发的同沉积记录,表明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的沉积年龄为284-279?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组 沉积年龄 锆石U-PB测年 碱湖 下二叠统 玛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致密气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靖 尤新才 +3 位作者 薛晶晶 郑孟林 常秋生 王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63,共18页
为寻找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利用钻井、录井、薄片及化验资料,研究了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变化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储集岩主要为... 为寻找准噶尔盆地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利用钻井、录井、薄片及化验资料,研究了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发育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变化特征及有利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超深层有利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储集岩主要为三角洲砾岩和砂岩,以细砾(砂)岩、中砾(砂)岩及中-细砾(砂)岩为主,为岩屑类砂岩。砾石成分和砂岩岩屑以凝灰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局部富集沸石类。②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以孔隙为主。储集空间有孔隙型、裂缝型和孔隙-裂缝混合型3种组合类型。孔隙主要为原生剩余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裂缝以成岩压实微裂缝和构造裂缝为主。③碎屑岩致密气储层垂向上形成了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④岩石成分、建设型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是控制有利储层的主要因素,3个主要因素控制了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致密气有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控制因素 储层特征 致密气储层 深层-超深层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风云1井陆相深层页岩气勘探突破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勇 白雨 +8 位作者 高岗 何文军 尤新才 党文龙 张磊 焦小冰 李梦瑶 晏奇 余兴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二叠系风城组是玛湖凹陷主力烃源岩和勘探层系,落实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潜力对玛湖凹陷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风云1井风城组页岩气发现及前风城组油气勘探成果,系统分析该井的岩性发育特征、烃源岩成烃条件和储层条件,明确玛湖凹... 二叠系风城组是玛湖凹陷主力烃源岩和勘探层系,落实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潜力对玛湖凹陷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风云1井风城组页岩气发现及前风城组油气勘探成果,系统分析该井的岩性发育特征、烃源岩成烃条件和储层条件,明确玛湖凹陷风城组页岩油气系统中页岩油、气分布序列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风云1井风城组岩性主要为盐岩、页岩与粉—细砂岩等;风城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较低,其中风一段烃源岩最为发育,平均有机碳含量达1.06%;储层整体致密,孔隙度平均为4.65%,其中云质页岩和灰质砂岩储集性能较好。此外,随深度增大玛湖凹陷风城组具有完整的由页岩油、页岩油气到页岩气的演化规律。前风城组油气来源于超深层的另一油气系统,应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风城组 风云1井 页岩油气 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南部风城组火山岩油藏特征与聚集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尤新才 晏奇 +7 位作者 李梦瑶 党文龙 高岗 焦小冰 吴俊 安志渊 朱伶俐 白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1-145,共15页
为明确玛南斜坡区风二段顶部薄层风化壳火山岩油藏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对研究区火山岩特征、油藏特征和油气富集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斜坡区火山岩的油气聚集模式。研究表明,玛湖凹陷南部风二段主要发育玄武岩和凝灰岩,其中火... 为明确玛南斜坡区风二段顶部薄层风化壳火山岩油藏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对研究区火山岩特征、油藏特征和油气富集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斜坡区火山岩的油气聚集模式。研究表明,玛湖凹陷南部风二段主要发育玄武岩和凝灰岩,其中火山溢流相的玄武岩发育较高渗透性的储集层,油气最为富集。原油整体属于中-高黏度、轻质-中质含蜡原油,其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分布呈山峰型,三环萜烷相对含量明显较高。原地烃源岩与原油相比,其三环萜烷分布呈上升型,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也显示出更低成熟度的特征,结合研究区原油碳同位素特征与风城组烃源岩一致的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区油藏受到多期的油气充注。研究区火山岩的垂向与横向非均质强,原油密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认为油气主要沿火山岩之下的渗透性地层由低部位向高部位运移,在浮力作用下向上进入火山岩储集层中,并在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且保存条件良好的构造圈闭或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为典型的“斜坡区构造-岩性-多期火山岩油气藏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油气聚集模式 风城组 玛南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低渗砂砾岩油气藏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 被引量:61
7
作者 雷德文 瞿建华 +2 位作者 安志渊 尤新才 吴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2-647,共6页
低渗砂砾岩油气藏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目前玛湖凹陷西斜坡已发现并落实5个下三叠统百口泉组油藏。综合分析认为,玛湖凹陷西斜坡具备油气成藏的4大有利条件:二叠系多套高质量烃源岩持续供烃;低渗背景下发育储集层"甜点... 低渗砂砾岩油气藏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目前玛湖凹陷西斜坡已发现并落实5个下三叠统百口泉组油藏。综合分析认为,玛湖凹陷西斜坡具备油气成藏的4大有利条件:二叠系多套高质量烃源岩持续供烃;低渗背景下发育储集层"甜点区";深大断裂与不整合面构成高效输导体系;区域性盖层发育。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有利相带,储集层物性较好,存在多期烃类充注,晚期高成熟油气保存条件较好,油质较轻并含气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规律 玛湖凹陷 西斜坡 百口泉组 低渗砂砾岩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42
8
作者 瞿建华 张磊 +1 位作者 吴俊 尤新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为扇三角洲砂砾岩沉积,火成岩岩屑含量高,储集层之间物性差异大,一直以来制约油气勘探。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对百口泉组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对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为扇三角洲砂砾岩沉积,火成岩岩屑含量高,储集层之间物性差异大,一直以来制约油气勘探。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等对百口泉组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对玛湖凹陷西斜坡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进行了重新分类及命名,结合研究区岩心粒度分布特征,在GB/T 17412.2—1998《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的基础上,将中砾岩进一步划分为小中砾岩及大中砾岩,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砂砾岩粒度适中、黏土矿物含量较低及次生溶蚀发育是形成优质储集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西斜坡 下三叠统 百口泉组 砂砾岩 物性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全油气系统成藏机理 被引量:16
9
作者 何文军 宋永 +3 位作者 汤诗棋 尤新才 白雨 赵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3-673,共11页
准噶尔盆地西部玛湖凹陷风城组勘探揭示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特征。通过精细解剖玛湖凹陷风城组油藏特征,结合储集层宏微观分析及生产资料,剖析全类型油藏成藏机制。结果表明,全油气系统中常规油、致密油和页岩油有序成藏,核心为... 准噶尔盆地西部玛湖凹陷风城组勘探揭示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共生特征。通过精细解剖玛湖凹陷风城组油藏特征,结合储集层宏微观分析及生产资料,剖析全类型油藏成藏机制。结果表明,全油气系统中常规油、致密油和页岩油有序成藏,核心为“源储耦合”以及储集层孔喉结构对油气的“动态封闭”成藏。致密储集层和页岩储集层在成岩早期为中—大孔喉的常规储集层,烃类浮力成藏;成岩中—后期演化为微米—纳米孔喉,浮力作用减弱,毛细管力增强,与烃源岩“相邻或一体”的储集层烃类持续发生初次或微运移,直至生排烃形成的源储压差与微米—纳米孔喉形成的毛细管力达到动态平衡,形成“自封闭”的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聚集。常规储集层孔喉结构对烃类产生的毛细管力远小于浮力作用,需外部条件“他封闭”,形成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总体表现为储集层孔喉结构的时空演化与油气生—排—运—聚的动态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组 常规油气 非常规油气 全油气系统 动态封闭作用 成藏机理 源储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特征与裂缝扩展机理 被引量:45
10
作者 刘向君 熊健 +1 位作者 梁利喜 尤新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1,共9页
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开展了不同岩性砂砾岩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和裂缝扩展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含有真实砾石的二维模型,研究砂砾岩中裂缝扩展的过程,讨论了砾石强度对... 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开展了不同岩性砂砾岩储集层的岩石力学特性和裂缝扩展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构建含有真实砾石的二维模型,研究砂砾岩中裂缝扩展的过程,讨论了砾石强度对裂缝扩展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砂砾岩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造成不同岩性的砂砾岩力学特性差异较明显,其中细砾岩的力学强度大于粗砾岩;岩石中砾石成分和基质成分间差异对砂砾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单轴压缩中砂砾岩破坏模式主要以劈裂破坏为主,而三轴压缩中砂砾岩破坏模式包括劈裂破坏、单剪切破坏和双剪切破坏等;砾石颗粒对裂缝扩展存在屏蔽作用,砂砾岩的破裂过程中裂缝扩展形式主要分为穿砾、绕砾、嵌入止砾等;砾石与基质强度差异增大,砾石屏蔽作用增强,裂缝遇砾石受阻增强,将造成裂缝遇到砾石的扩展由穿砾形式变为绕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砂砾岩储集层 岩石力学特征 裂缝扩展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南地区乌尔禾组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波 尤新才 +2 位作者 张银 张顺存 史基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0,共11页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方法并结合测录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二叠系乌尔禾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岩以砾岩为主,发育少量砂岩,成分... 利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方法并结合测录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二叠系乌尔禾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岩以砾岩为主,发育少量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目前研究区储层成已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复杂,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大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对研究区储层的孔隙破坏性最大,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根本原因;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具有双面性,胶结物的发育一方面减少了储层孔隙度,但亦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压实应力,并为后期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储层埋藏较深,经历了较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储层物性差,而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有效地改善了储层物性,是研究区在低孔低渗背景下形成局部相对优质储层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南地区 二叠系 乌尔禾组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玛中—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路 朱江坤 +7 位作者 宋永 陆鹏 瞿建华 尤新才 吴勇 任本兵 赵明坤 肖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8-261,共14页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发现了十亿吨级砾岩大油田,目前在玛湖凹陷中部和东部地区也获得了可喜的勘探成果。利用新采集三维地震及周边多块区域三维地震资料组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对玛纳斯湖以东的玛中—玛东地区百...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发现了十亿吨级砾岩大油田,目前在玛湖凹陷中部和东部地区也获得了可喜的勘探成果。利用新采集三维地震及周边多块区域三维地震资料组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对玛纳斯湖以东的玛中—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开展了连片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发现该地区中、深层可划分为4个主要的构造层,百口泉组断裂十分发育,具有多套断裂系统,断裂平面分布规律性强,且断裂类型多样。断裂控制了深、浅层构造的发育与分布,且断裂与油气藏的形成关系密切。研究区发育五种类型断裂,其中在海西期强烈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并在印支期持续发育的逆冲深大断裂控制了玛湖凹陷区主要凸起和鼻隆等构造的形成与发育,同时该断裂也是油气纵向源外跨层运移至百口泉组的重要输送通道,各探井日产油量与距该断裂的距离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距离该断裂近的圈闭获高产可能性大;其次沿EW向呈雁列式分布的走滑断裂发育,平面延伸距离长,具有高部位封堵油气作用。断裂分布与储层物性发育区具有良好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断裂 控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CT技术研究砂砾岩孔隙结构特征——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16
13
作者 熊健 唐勇 +3 位作者 刘向君 瞿建华 刘凯 尤新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43,共8页
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微CT技术,研究了砂砾岩储集层岩石的二维孔隙结构和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样品以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为主;孔隙形状不规则、孔喉大小不一,孔喉... 以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微CT技术,研究了砂砾岩储集层岩石的二维孔隙结构和三维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样品以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为主;孔隙形状不规则、孔喉大小不一,孔喉分布状态主要为连片状和孤立状;孔隙分布具有微观非均质性,在物性较差的样品中表现更明显;等效孔隙半径分布主要呈单峰分布,且等效孔隙半径主要小于50μm,物性差的样品中小孔所占比例高于物性好的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砂砾岩 微CT技术 孔隙结构 数字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南斜坡断裂识别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余兴 尤新才 +2 位作者 白雨 李鹏 朱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9,共9页
近期,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南斜坡(玛南斜坡)MH015井在侏罗系八道湾组获特高产工业油流,开拓了玛南斜坡区中浅层油气预探的新局面。为了进一步探讨玛湖斜坡断裂特征、断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油气富集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综合运用野外地质... 近期,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南斜坡(玛南斜坡)MH015井在侏罗系八道湾组获特高产工业油流,开拓了玛南斜坡区中浅层油气预探的新局面。为了进一步探讨玛湖斜坡断裂特征、断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油气富集规律及其勘探潜力,综合运用野外地质露头、测井资料、地震断裂识别技术,对研究区断裂形成期次、断裂空间组合和油气成藏模式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玛南斜坡晚海西期—印支期逆断裂、印支期—燕山期的走滑断裂是油气运移的关键因素,该地区油气成藏具有“近烃源岩供烃、多期次断裂纵向立体输导、断层岩性综合控藏、立体含油”的特征,该研究成果为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部署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识别 油气输导 成藏潜力 玛南斜坡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宋永 周路 +3 位作者 吴勇 尤新才 牛志杰 任本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1-637,共7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三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三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物源的形成条件和古构造特征;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实现了该区百口泉组不同小段的多物源不同扇体发育边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识别与预测,并综合地震属性、地震反演的砂体预测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多物源下不同扇体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纵向复杂叠置、横向连片但不连通或呈现点状独立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东地区 三维地震 百口泉组 多物源 扇体边界识别 砂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有利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磊 杨海波 +2 位作者 钱永新 尤新才 赵长永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5期22-25,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西南面紧临玛湖、盆1井西和沙湾三大富生烃凹陷,长期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资源基础好,并存在有利的储盖组合、输导体系、有效圈闭及良好的保存条件,具有天然气成藏的有利条件,进而使该区具备形成中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西南面紧临玛湖、盆1井西和沙湾三大富生烃凹陷,长期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资源基础好,并存在有利的储盖组合、输导体系、有效圈闭及良好的保存条件,具有天然气成藏的有利条件,进而使该区具备形成中小型气田的可能。结合区内典型气藏分析,指出二叠系佳木河组和上乌尔禾组是该区天然气藏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二叠系地层不整合面、沉积相带以及断裂是影响二叠系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二叠系不整合面附近以及二叠系有利的沉积相带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天然气 二叠系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砾岩自生绿泥石成因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瞿建华 钱海涛 +2 位作者 李鹏 尤新才 袁瑞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9-523,共5页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黏土矿物分析和物性分析数据,分析了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和黄羊泉扇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中的自生绿泥石形成机制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砾岩中的自生绿泥石主要以颗粒包膜式、孔... 根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黏土矿物分析和物性分析数据,分析了玛湖凹陷夏子街扇和黄羊泉扇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中的自生绿泥石形成机制及其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砾岩中的自生绿泥石主要以颗粒包膜式、孔隙衬里式和孔隙充填式赋存,这些自生绿泥石主要发育于富铁和富镁的碱性水介质环境,主要来自于黏土矿物的转化、火山物质的蚀变及孔隙水的结晶析出;发育颗粒包膜式绿泥石的砾石颗粒之间以点接触和线接触为主,提高了岩石的抗压实能力和机械强度,孔隙衬里式绿泥石的发育抑制石英的生长;自生绿泥石有利于储集层孔隙的保存,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砾岩储集层有效孔隙度随着自生绿泥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自生绿泥石含量越高,含油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砾岩储集层 自生绿泥石 成因 储集层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侏罗系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世发 朱筱敏 +1 位作者 刘振宇 尤新才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侏罗系砂岩、砂砾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和溶蚀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是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主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百口泉地区侏罗系砂岩、砂砾岩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和溶蚀作用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以机械压实为主,是孔隙减少的主要原因。胶结作用主要为碳酸盐胶结,少量黄铁矿胶结,偶见方沸石胶结和硅质胶结。溶蚀作用导致碳酸盐胶结物、长石颗粒和少量岩屑溶解流失。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在成岩演化过程中,长石的溶蚀作用、碳酸盐矿物的沉淀与溶解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早期方解石的胶结有利于后期次生孔隙的形成。在克-乌断裂带上、下盘地层中,断裂带上盘埋深浅,一般小于1200m,原生孔隙非常发育;断裂带下盘埋深较深,压实作用强,原生孔隙所占比例明显减少,次生溶蚀孔隙相对发育。次生孔隙的形成受流体及断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夏子街斜坡坡折带发育特征及控砂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瞿建华 郭文建 +2 位作者 尤新才 吴涛 王旭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斜坡发育多级坡折带。以三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测井、录井及野外踏勘资料,对坡折带发育特征展开深入研究。根据坡折带成因机制,将其划分为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并结合地震剖面特征进一步划分为...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夏子街斜坡发育多级坡折带。以三维地震资料为主,结合测井、录井及野外踏勘资料,对坡折带发育特征展开深入研究。根据坡折带成因机制,将其划分为断裂坡折带、挠曲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并结合地震剖面特征进一步划分为5亚类。在确定三叠系沉积前具有控砂作用的坡折带平面位置的基础上,根据坡折带在纵横向上分布特征进行分级。其中断裂坡折带作为该地区坡折带的主要类型,对砂体的平面与空间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砂体相带、厚度、层数及砂体演化等方面。通过对夏子街斜坡区坡折带与砂体发育规律统计,建立了沟控、断控、坡挡、坡阶、坡交等5种控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夏子街斜坡 坡折带 三叠系 控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东斜坡达巴松扇典型油藏解剖及勘探领域优选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海涛 白雨 +2 位作者 尤新才 李鹏 尹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7,共11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成藏条件优越,具备大面积含油特征,该区勘探程度低,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为明确玛东斜坡油藏富集规律,进一步深化该区油气勘探,综合运用钻井、岩芯、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恢复、沉积相刻画及含砾...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东斜坡成藏条件优越,具备大面积含油特征,该区勘探程度低,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为明确玛东斜坡油藏富集规律,进一步深化该区油气勘探,综合运用钻井、岩芯、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通过古地貌恢复、沉积相刻画及含砾中—粗砂岩储层预测等技术,对达巴松扇北翼DA13井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特征、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油藏为断层-岩性油藏,主要受大型宽缓平台区、坡折、前缘有利相带及断裂共同控制,具有"构造控聚、坡折控砂、断层-岩性控藏"的成藏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成藏条件,明确了达巴松扇南翼与北翼具有类似的成藏背景与条件,通过单井相与地震相分析,指出了达巴松扇南翼坡下前缘有利相带广泛发育且发育多个断层-岩性圈闭,勘探潜力巨大,是下一步拓展玛东斜坡百口泉组油气勘探的有利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东斜坡 达巴松扇 百口泉组 控制因素 勘探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