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炭催化裂解焦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尤占平 由世俊 +2 位作者 李宪莉 郝长生 焦永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8-723,共6页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质炭对生物质热解焦油的催化特性。通过分析焦油裂解率在催化剂及其重量、蒸汽加入量和加入方式、氮气流量等条件下的变化可知:在蒸汽条件下,生物质炭对焦油有显著的催化裂解效果,最高焦油转化率可达96.1%。通过...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生物质炭对生物质热解焦油的催化特性。通过分析焦油裂解率在催化剂及其重量、蒸汽加入量和加入方式、氮气流量等条件下的变化可知:在蒸汽条件下,生物质炭对焦油有显著的催化裂解效果,最高焦油转化率可达96.1%。通过对实验条件下裂解产物、裂解气体积分数的分析可知,生物质炭和蒸汽可以促进热解产物里面的可凝结相转化为不可凝结的气体,并且导致气体组分体积分数的变化。裂解气中氢气产量增加较快,最高可达裂解气体积的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催化裂解 蒸汽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催化裂解焦油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尤占平 由世俊 +2 位作者 李宪莉 焦永刚 韩鹏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管式反应器研究了生物质炭作为焦油裂解催化剂的性能,选用白云石和石英砂作对比试验。通过对焦油转换率、裂解产物、裂解气气体组分和动力学参数的分析对比可知:在所选用的3种材料中,生物质炭作为催化剂的焦油转化率最高,裂解产物... 采用管式反应器研究了生物质炭作为焦油裂解催化剂的性能,选用白云石和石英砂作对比试验。通过对焦油转换率、裂解产物、裂解气气体组分和动力学参数的分析对比可知:在所选用的3种材料中,生物质炭作为催化剂的焦油转化率最高,裂解产物中气体所占比重最大,且可燃气体的组分较高,反应动力学参数最小。生物质炭的催化性能显著高于石英砂,稍好于白云石,是一种高效的焦油裂解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 生物质炭 催化裂解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设备散热量边界条件的确定及对室内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尤占平 荣先成 郭温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4年第3期26-29,共4页
本文在研究办公设备实际散热量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具有办公设备的典型办公室分别取理 论散热量与实际散热量作为散热量边界条件下的室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办公设备散 热量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室内温... 本文在研究办公设备实际散热量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对具有办公设备的典型办公室分别取理 论散热量与实际散热量作为散热量边界条件下的室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办公设备散 热量边界条件的选取对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设备 散热量 边界条件 理论散热量 实际散热量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尤占平 《中国市政工程》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StoneMasticAsphalt)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沥青混合料,它首先是在欧洲开发和应用,现正在全世界方兴未艾。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外及我国沥青玛蹄脂碎石SMA的材料构成,材料要求,混合... 沥青玛蹄脂碎石SMA(StoneMasticAsphalt)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沥青混合料,它首先是在欧洲开发和应用,现正在全世界方兴未艾。文中简要介绍了国外及我国沥青玛蹄脂碎石SMA的材料构成,材料要求,混合料设计,路用性能及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玛蹄脂碎石 设计 研究进展 沥青混合料 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Et的修订建议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尤占平 王秉纲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998年第4期6-8,共3页
由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已颁布实施,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较前有较大变化,则相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进行修正。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t也应... 由于《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已颁布实施,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较前有较大变化,则相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土基与基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应进行修正。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t也应有所修正。该文通过大量计算,拟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修订建议值,可以向有关设计、施工、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推荐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基层顶面 当量回弹模量 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大顶部活塞模具的改进
6
作者 尤占平 罗勇 刘进志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3-65,共3页
以195t活塞模具为例,研究了在生产厚大顶部活塞毛坯时所遇到的缩孔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造成厚大项部活塞毛坯燃烧室缩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模具本身的弊端和水冷系统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进水冷底模的设计等方法以... 以195t活塞模具为例,研究了在生产厚大顶部活塞毛坯时所遇到的缩孔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造成厚大项部活塞毛坯燃烧室缩孔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模具本身的弊端和水冷系统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进水冷底模的设计等方法以加强活塞顶部的冷却效果,促使活塞实现顺序凝固。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为厚大顶部活塞模具的设计提供了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模具 缩孔 水冷底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玛(王帝)脂碎石SMA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7
作者 尤占平 陈旸 王燕文 《市政技术》 1999年第4期19-20,25,共3页
文中介绍了澳大利亚在利用沥青玛(王帝)脂碎石SMA的概况,为SMA的发展和应用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沥青玛Di脂碎石 SMA 沥青混合料 道路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R试验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俊锋 汪海年 +2 位作者 尤占平 陈曦 姜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0,共7页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 通过高温分级试验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及温度下生物沥青的PG高温分级、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蠕变恢复率和应力敏感性,对比分析了基于AASHTO MP 19标准的生物沥青高温性能分级,并采用车辙试验验证了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综合等车辙因子临界温度对生物沥青的原样沥青的等级划分效果明显;生物沥青的恢复率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大,蠕变柔量较基质沥青和S100沥青小;生物沥青的不可恢复蠕变柔量和蠕变恢复率应力敏感性随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变化不呈现明显规律,但应力敏感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4℃可作为低掺量生物沥青高温分级的基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沥青 高温性能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应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用生物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俊锋 汪海年 +1 位作者 尤占平 雷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6-51,共6页
选择以木屑为原材料生产出的生物质重油,将其加入50号基质沥青,并掺入外掺剂,制备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的生物沥青,对RTFO老化前后生物沥青样品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10℃)、质量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结合料试验优选出符合规范要求的生物... 选择以木屑为原材料生产出的生物质重油,将其加入50号基质沥青,并掺入外掺剂,制备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的生物沥青,对RTFO老化前后生物沥青样品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10℃)、质量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结合料试验优选出符合规范要求的生物沥青结合料,然后制备生物沥青混合料并对其进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低温黏结性试验等,考察生物质重油掺量变化对生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增加,生物沥青的针入度增加、软化点降低、延度增加,高温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低温抗裂性能得到提高;与50号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生物质重油掺量(w)为10%的生物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变比提高20.90%,低温性能有所提高,冻融循环后的劈裂抗拉强度提高12.56%,水稳定性有所提高,黏附性能大幅提高,高温性能有所降低;生物质重油掺量(w)为10%的生物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生物沥青 试验研究 路用性能 生物质重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格室加筋碎石基层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海年 张然 +2 位作者 周俊 刘玉 尤占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40-4646,共7页
为了研究土工格室加筋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机理,采用离散-连续耦合的方法对粒径为10~20 mm和20~30 mm的2档碎石和带有级配的碎石填料,以及3种最大粒径(NMAS)分别为37.500,31.500和26.500 mm的连续级配的集料碎石结构层... 为了研究土工格室加筋碎石柔性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变形机理,采用离散-连续耦合的方法对粒径为10~20 mm和20~30 mm的2档碎石和带有级配的碎石填料,以及3种最大粒径(NMAS)分别为37.500,31.500和26.500 mm的连续级配的集料碎石结构层在加载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同时对800 mm/200 mm(格室焊距/格室高度),600 mm/200 mm和400 mm/150 mm这3种类型的土工格室加筋结构层进行力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型号的土工格室下,不同填料结构层承载能力大小排序为:级配碎石;粒径为20~30 mm的碎石;粒径为10~20 mm的碎石。当连续级配碎石的公称最大粒径为31.500 mm时,土工格室加筋碎石结构层的承载能力最好。碎石结构层加筋后,加载板正下方区域的平均应力较未加筋时的应力增大38.4~49.5 k Pa,同时传递到下承层中心区域的荷载减小25.9~40.0 k Pa,强力链分布明显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强力链主要分布在土工格室范围内,弱力链主要分布在土工格室范围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土工格室 级配碎石 力链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S改性生物沥青结合料高温流变特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高俊锋 汪海年 +1 位作者 尤占平 雷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目的分析以木屑为原材料获取的生物质重油与基质沥青混溶制备的改性生物沥青的高温流变特性,寻求可替代石油沥青的再生材料.方法采用布氏黏度仪(RV)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探究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不同温度下,SBS改性生物沥青的黏度、... 目的分析以木屑为原材料获取的生物质重油与基质沥青混溶制备的改性生物沥青的高温流变特性,寻求可替代石油沥青的再生材料.方法采用布氏黏度仪(RV)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探究不同生物质重油掺量、不同温度下,SBS改性生物沥青的黏度、车辙因子、相位角和复数模量的变化情况,分析SBS改性生物沥青S110的拌和与压实温度的确定问题.通过重复蠕变恢复试验(RCRT),研究应力水平、作用次数对蠕变劲度的黏性成分和累积应变的影响.结果生物质重油掺量不大于10%时,随着生物质重油掺量的增加,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有所降低;掺量大于10%时,老化作用使得其高温性能增加.生物质重油的加入使得改性生物沥青的黏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在生物质重油掺量不大于10%时,其黏度较基质沥青的黏度有所提高,对其黏附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应力水平对生物沥青的黏性性能影响较小,但对其累积应变的影响显著.结论通过试验得到了改性生物沥青结合料高温流变特性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生物质重油 结合料 流变特性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中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芳 尤占平 +1 位作者 汪海年 盛燕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682-689,共8页
硫酸盐侵蚀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热点之一。矿物掺合料的掺入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组成,细化了混凝土的孔结构,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起着重要作用。掺合料的化学组成、细度、掺量等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均有很大的影响。外界腐蚀环境的不同... 硫酸盐侵蚀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热点之一。矿物掺合料的掺入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组成,细化了混凝土的孔结构,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起着重要作用。掺合料的化学组成、细度、掺量等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均有很大的影响。外界腐蚀环境的不同,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也有显著的差别。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连续浸泡的硫酸盐溶液中,矿物掺合料只要掺量适当能够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在干湿循环与硫酸盐溶液共同作用下,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有所争议,有些研究表明矿物掺合料能够提高干湿循环条件下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然而有些研究结果却呈现相反的结论,这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连续浸泡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催化重整焦油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旭 由世俊 +2 位作者 张欢 尤占平 郑万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954,共6页
对焦油催化重整反应和生物质炭气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求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反应频率因子,得到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的焦油催化重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用该模型对不同条... 对焦油催化重整反应和生物质炭气化反应的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求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反应频率因子,得到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的焦油催化重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用该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焦油和生物质炭的催化重整过程进行模拟,得出结论:在同一温度下,焦油转化率随反应器长度的增长和气相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生物质炭的水蒸气气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和气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此模拟结果对焦油催化重整过程的深入分析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焦油 催化重整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连续耦合方法的土工格室加筋碎石承载能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海年 张然 +2 位作者 周俊 刘玉 尤占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土工格室加筋碎石基层材料具有较强的适应路基变形能力,然而其承栽能力与变形机理并不明确.通过采用离散-连续耦合的算法分别对格室高度为100、150、200mm;格室焊炬为400、600、800mm的9种土工格室加筋碎石基层复合结构与无格室碎石... 土工格室加筋碎石基层材料具有较强的适应路基变形能力,然而其承栽能力与变形机理并不明确.通过采用离散-连续耦合的算法分别对格室高度为100、150、200mm;格室焊炬为400、600、800mm的9种土工格室加筋碎石基层复合结构与无格室碎石基层复合结构在加栽过程中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并对土工格室结构弹性模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碎石采用土工格室加筋处理后,路基承载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土工格室结构层弹性模量提高比例最大为38.61%;格室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土工格室结构层的承栽能力随着格室焊距的减小而增强;在格室焊距一定的情况下,土工格室结构层的承栽能力随着格室高度的增大相应提高;型号为400—200mm的土工格室结构层,竖向变形大的区域占整个下承层顶面面积的17.36%,且分布较均匀,加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土工格室 加筋结构 承载能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宇级冷热电联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勇 尤占平 胡定科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49,共3页
分析了楼宇级冷热电联产(BCHP)方案的经济性,并与目前常用的几种空调机房方案进行了比较。对不同电价下不同方案空调机房的运行成本和总成本作出了预测。
关键词 楼宇级冷热电联产 技术经济分析 空调机房 电力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玛(王帝)脂碎石SMA技术综述
16
作者 尤占平 焦永达 《市政技术》 1999年第2期15-19,共5页
沥青玛(王帝)脂碎石SMA是由碎石骨架、添加剂、沥青和矿粉形成的玛(王帝)脂组成的一种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现已在欧洲得到推广和普及。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及我国SMA混合料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沥青玛脂碎石 SMA 沥青混合料 道路建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第安纳州“A+B+C”投标新方法
17
作者 尤占平 《市政技术》 1999年第1期63-64,共2页
印第安纳州采用了一种称为“A+B+C”的投标方法。这种投标方法已在印第安纳州境内一条州际公路1-70的改建中得到应用。这使得该项工程提前竣工通车,并且使该路面有5年的耐用性能保证期。 这种投标方法是在1994年美国运输研究所(TRB)的... 印第安纳州采用了一种称为“A+B+C”的投标方法。这种投标方法已在印第安纳州境内一条州际公路1-70的改建中得到应用。这使得该项工程提前竣工通车,并且使该路面有5年的耐用性能保证期。 这种投标方法是在1994年美国运输研究所(TRB)的一次投标革新会议上提出的,也是印第安纳州首次采用的投标方法。“A+B+C”投标法中,“A”部分代表人工及材料费用,“B”代表由于施工引起的交通不畅所延误时间费用(包括承包商完成工程所用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标方法 公路 印第安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SBZ132型掘进机液压系统和供水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进志 尤占平 杜以昌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介绍了JSBZ13 2型臂式掘进机液压系统和供水系统的设计 ,并对其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论述。实践证明 :该系统性能稳定 ,安全可靠 ,为掘进机的长期无故障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
关键词 掘进机 液压系统 供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基站用热管换热器试验研究和节能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长生 尤占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79,70,共6页
在模拟通信基站内试验研究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得到了热管换热器排热量和排热能效比随室内外温差及风机功率的变化特性。在DeST平台上建立了通信基站的典型模型,计算了空调单独排热工况和热管换热器-空调联合排热工况的运行参数,... 在模拟通信基站内试验研究了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得到了热管换热器排热量和排热能效比随室内外温差及风机功率的变化特性。在DeST平台上建立了通信基站的典型模型,计算了空调单独排热工况和热管换热器-空调联合排热工况的运行参数,分析了联合运行工况的节能率、节电量和静态回收期,结果表明,通信基站采用热管换热器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通信基站 排热量 排热能效比 模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冷热源方案优化系统开发 被引量:2
20
作者 焦永刚 尤占平 郝长生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5期68-70,共3页
提出了6种代表性冷热源组合方案,收集其技术经济数据,研制方案优化的专家系统平台。目的是针对不同地区的能源价格,结合各冷热源设备的技术参数和价格,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得出最优方案,为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和用户的冷热源方案选型提供参... 提出了6种代表性冷热源组合方案,收集其技术经济数据,研制方案优化的专家系统平台。目的是针对不同地区的能源价格,结合各冷热源设备的技术参数和价格,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得出最优方案,为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和用户的冷热源方案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源 经济分析 优化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