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被引量:7
1
作者 尤世界 崔崇威 +1 位作者 赵庆良 李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1-484,525,共5页
有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已经成为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POPs的定义、性质、对生物的影响、来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富集作用以及目前的处理技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总... 有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已经成为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POPs的定义、性质、对生物的影响、来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迁移转化和生物富集作用以及目前的处理技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部分地区POPs污染现状;对当前POPs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做了简单地探讨,提出POPs给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带来的挑战,针对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分析方法 迁移转化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不同阴极材料产电特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金娜 赵庆良 +1 位作者 尤世界 张国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66,共5页
以葡萄糖(COD初始浓度为2000mg/L,COD为化学需氧量)为阳极燃料底物,考察了碳纤维刷和柱状活性碳颗粒作为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阴极材料的产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刷MFC的启动时间比碳颗粒MFC的长,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恒负载(30... 以葡萄糖(COD初始浓度为2000mg/L,COD为化学需氧量)为阳极燃料底物,考察了碳纤维刷和柱状活性碳颗粒作为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阴极材料的产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刷MFC的启动时间比碳颗粒MFC的长,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恒负载(300Ω)电压(0.324V)比碳颗粒阴极MFC的(0.581V)低.极化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刷MFC和碳颗粒MFC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24.7W/m3(117.2A/m3)和50.3W/m3(167.2A/m3).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测定结果表明,由于电极材料对微生物生长和分布状态存在不同的影响,使得碳纤维刷阴极MFC的极化内阻大于碳颗粒阴极MFC的极化内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阴极 电极材料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测定生活污水BOD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金娜 赵庆良 +3 位作者 袁一星 尤世界 张国栋 孙靖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88-1792,共5页
为缩短生化需氧量(BOD)检测时间,研究了一种基于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快速测定生活污水中BOD的方法.利用葡萄糖作为单一底物,研究电池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关系,发现二者遵循Monod方程式.在葡萄糖质量浓度小于100mg/L时,电... 为缩短生化需氧量(BOD)检测时间,研究了一种基于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快速测定生活污水中BOD的方法.利用葡萄糖作为单一底物,研究电池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关系,发现二者遵循Monod方程式.在葡萄糖质量浓度小于100mg/L时,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空气生物燃料电池测定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初沉池和曝气池出水的BOD仅需10h,有效缩短了BOD的检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 有机废水 生化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不同浓度TiO_2纳米颗粒混凝工艺去除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秀蘅 龚小娟 尤世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3,共6页
为了探究水环境中不同质量浓度TiO2纳米颗粒(NPs)混凝工艺去除影响因素及与浊度去除规律的区别,研究了在超声预处理后投加表面活性剂(LAS)对TiO2NPs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烧杯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及pH对不同质... 为了探究水环境中不同质量浓度TiO2纳米颗粒(NPs)混凝工艺去除影响因素及与浊度去除规律的区别,研究了在超声预处理后投加表面活性剂(LAS)对TiO2NPs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烧杯实验分别考察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及pH对不同质量浓度TiO2NPs和浊度去除的影响,及pH对TiO2NPs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250 W超声处理10 min后加入20 mg/L的LAS获得的纳米悬浮液稳定性最好;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TiO2NPs和浊度的去除规律呈相近趋势,TiO2NPs初始质量浓度为0.5,1和2 mg/L时,PAC最优投加量为3 mg/L,对应TiO2NPs和浊度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6.2%、60.2%、68.8%和23.2%、43.6%、47.6%.TiO2NPs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PAC最优投量为4 mg/L,TiO2NPs和浊度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7.64%和54.08%.pH对TiO2NPs表面Zeta电位有明显影响,进而影响TiO2NPs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颗粒 混凝实验 浊度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生物监测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魏民 尤世界 +4 位作者 郑国臣 周绪申 李环 刘巍 张蕾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第5期35-37,共3页
水生生物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直接反映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危害程度,有效实现水环境监测目的,文章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关于水生生物方面的研究及其进展。
关键词 河湖健康 水生生物 指示物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限域催化剂在高级氧化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郭东丽 赵志远 +1 位作者 尤世界 刘艳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3-19,共7页
近年来,纳米限域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望通过其解决传统催化氧化水处理过程所面临的催化剂活性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对纳米限域催化的认识,本文回顾了纳米限域催化剂在不同高级氧化水处理过... 近年来,纳米限域催化剂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望通过其解决传统催化氧化水处理过程所面临的催化剂活性低和稳定性差等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对纳米限域催化的认识,本文回顾了纳米限域催化剂在不同高级氧化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归纳了水处理过程中独特的“纳米限域效应”和载体材料的理化特性,总结了纳米限域催化剂在不同高级氧化体系中的催化氧化新机理。最后,提出了纳米限域催化剂在高级氧化水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限域催化 高级氧化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化槽工艺水冲厕系统处理寒区乡村黑灰水效能
7
作者 武继文 单潇清 +3 位作者 尤世界 刘冰峰 林生强 马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6期43-50,共8页
针对黑龙江寒冷地区农村分散式水冲厕所粪污处理效率低及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投加提高运行稳定性及粪污处理效果。对黑龙江地区农村家庭实地运行的水冲厕系统进行长期监测,分析“黑水”和“灰水”处理过程中出水水质... 针对黑龙江寒冷地区农村分散式水冲厕所粪污处理效率低及运行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微生物复合菌剂的投加提高运行稳定性及粪污处理效果。对黑龙江地区农村家庭实地运行的水冲厕系统进行长期监测,分析“黑水”和“灰水”处理过程中出水水质的变化,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总氮(TN)、总磷(TP)质量浓度及粪大肠杆菌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处理“黑水”过程中,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1.53%,氨氮去除率保持在80%以上,总磷去除率在63.85%~82.00%波动;处理“灰水”过程中,COD去除率达81.95%~90.08%,氨氮去除率最高达91.11%;复合菌剂显著降低了出水中的粪大肠菌群数,去除率达90%以上。细菌群落结构分析显示,复合菌剂的应用优化了微生物结构,有效富集了Acinetobacter和Psychrobacter等耐冷微生物。复合菌剂在寒区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率及运行稳定性,还为寒区农村厕所改造和粪污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剂 净化槽水冲厕 黑水 灰水 寒区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