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凑式三室RTO系统处理乙酸乙酯废气性能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杨鹏 尤万里 +5 位作者 凌忠钱 曾宪阳 李允超 林佳一 王丽建 袁定琨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85-3595,共11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治理VOCs排放问题自行设计并搭建了进气风量为200m^(3)/h、尺寸为2915 mm×1150 mm×2200 mm的紧凑式三室RTO实验装置,以制药行业中排放量...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治理VOCs排放问题自行设计并搭建了进气风量为200m^(3)/h、尺寸为2915 mm×1150 mm×2200 mm的紧凑式三室RTO实验装置,以制药行业中排放量占比较大的乙酸乙酯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紧凑式RTO装置处理乙酸乙酯废气的去除效率,热效率以及蓄热室、氧化室和出口的温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室温度在750~850℃范围内,RTO系统对VOCs的去除效率大于97%。此外,进气风量降低可以提高乙酸乙酯的氧化分解效率,吹扫风量增加亦能提升乙酸乙酯的去除效果,阀门换向时间会影响蓄热室温度和氧化室内压力,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热效率。本设计开发的紧凑式三室RTO装置在处理乙酸乙酯废气方面表现出高效性能,去除率在97%~99%之间,热效率超过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三室RTO 反应器 氧化 污染 废物处理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HC-5的性能及驱油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任朝华 张先超 +6 位作者 尤万里 罗跃 汪庐山 靳彦欣 冯茜 张光华 李俊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4-558,563,共6页
针对国内老油田的开发现状,对设计的乳化剂配方体系进行了基本性能评价和乳化驱油效果研究,探讨了乳化驱油的可行性和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乳化剂配方体系HC-5(氨基磺酸型两性活性剂20%,OP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8%,稳定剂0.8%,... 针对国内老油田的开发现状,对设计的乳化剂配方体系进行了基本性能评价和乳化驱油效果研究,探讨了乳化驱油的可行性和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乳化剂配方体系HC-5(氨基磺酸型两性活性剂20%,OP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8%,稳定剂0.8%,助溶剂2.5%,其余为水)具有良好的耐盐抗盐性能,在室温数85℃范围内、盐度超过120 g/L的混合盐水中的溶解性良好;HC-5能在高、中和低盐度的盐水中有效乳化原油,并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HC-5乳化体系的乳状液类型与盐度和含水率有关,盐度增加时,发生W/O型乳状液向O/W型转变的临界含水率增大,矿化度为15350 mg/L、40650 mg/L和120670 mg/L的体系的临界含水率分别为48%、57%和68%。室内模拟乳化驱油试验表明,乳化驱对于低渗透驱替介质有明显增压和调剖作用,波及系数增大,原油采收率提高;而对于较高渗透率的驱替介质,乳液的调剖机理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共同作用实现了原油采收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乳状液 原油 稳定性 矿化度 含水率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凝胶体系LiNi_(0.8)Co_(0.1)Mn_(0.1)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胡瑶 贡建阳 +3 位作者 尤万里 刘洪江 陈国荣 施利毅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正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淀粉在水中高温形成溶液、低温凝结成凝胶的特性,将制备NCM811的原料以溶液形式均匀分散在高温的淀粉溶液中,通过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NCM811)正受到广泛关注.利用淀粉在水中高温形成溶液、低温凝结成凝胶的特性,将制备NCM811的原料以溶液形式均匀分散在高温的淀粉溶液中,通过降低温度得到金属离子分散均匀的凝胶,经过干燥、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即可制备出NCM811(常规制备方法为氧气气氛下煅烧).研究了淀粉质量比对电极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大小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淀粉凝胶体系下,合成材料的粒径较小,电化学性能较好.当淀粉质量比为10%时,合成出的材料粒径约为500 nm,首次库伦效率为82.88%,1.0 C下放电比容量为146.0 m A·h·g^(-1),1.0 C下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为80.14%.材料粒径的变小是由于淀粉凝胶的空间限域作用和在煅烧过程中颗粒的聚集增大得到了抑制,粒径小促进了电解液与电极的相互作用,缩短了锂离子的迁移距离;同时淀粉的存在使材料表面含有微量的碳,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提升了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原位凝胶 LiNi_(0.8)Co_(0.1)Mn_(0.1)O_(2)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