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加载速率下花岗岩声发射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1
作者 刘桂才 刘长江 +1 位作者 刘飞 尚明召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为研究不同加载速率对花岗岩试件强度、变形破坏特征以及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利用TAW-2000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PAC声发射采集系统,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振铃计数以及能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 为研究不同加载速率对花岗岩试件强度、变形破坏特征以及损伤演化规律的影响,利用TAW-2000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PAC声发射采集系统,分析了不同加载速率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振铃计数以及能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花岗岩的破坏形式由单斜面剪切破坏向多斜面剪切破坏过渡,最后发展为轴向劈裂破坏。加载速率对花岗岩的声发射特征也有显著影响:随着加载速率增加,花岗岩声发射能量释放形式由集中于峰值强度处的孤震型向持续于整个加载阶段的震群型转变。基于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建立了花岗岩在不同加载速率下单轴破坏过程的损伤模型,较好地反映了花岗岩的损伤破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 加载速率 声发射 花岗岩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后三种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耐磨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桂才 徐坤 +1 位作者 尚明召 曹雅恒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00,共11页
在TBM掘进过程中,TBM刀盘会与岩石剧烈摩擦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热,使TBM刀盘温度升高。【目的】为了研究高温处理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耐磨性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预测模型,利用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来预测岩石耐磨... 在TBM掘进过程中,TBM刀盘会与岩石剧烈摩擦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热,使TBM刀盘温度升高。【目的】为了研究高温处理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耐磨性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预测模型,利用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来预测岩石耐磨性,同时探究岩石CAI值随温度变化规律。【方法】以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三种岩性为例,对不同温度作用后的岩石分别开展Cerchar磨蚀试验和岩石物理力学测试,分别获得三种岩石的CAI值、密度、里氏硬度、波速、孔隙度、导热系数、抗拉强度和单轴抗压强度,然后,基于线性回归方法提出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预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1)高温处理后岩石物理性质方面,里氏硬度、纵波波速与CAI值之间相关性较好,花岗岩、砂岩、大理岩里氏硬度与CAI值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4、0.714、0.885,三种岩石纵波波速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25、0.835、0.891。岩石孔隙度与CAI值之间相关性很低,花岗岩和砂岩相关系数R~2分别只有0.171、0.657。(2)高温处理后岩石力学性质方面,岩石抗拉强度、单轴抗压强度与CAI值相关性很好,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抗拉强度与CAI值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4、0.888、0.950,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相关系数R~2可高达0.962、0.996、0.877。【结论】结果表明:(1)高温作用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与耐磨性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且下降幅度因岩石类型存在很大差异,原因在于导热系数存在明显不同,因而影响高温作用下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与耐磨性变化规律。(2)在高温作用后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CAI值之间相关性评价研究中,岩石力学指标与CAI值的相关性模型明显优于物理指标与CAI值的相关性模型。在物理指标与CAI值的相关性模型中,纵波波速最好,而孔隙度较差;力学指标模型中,抗压强度要略优于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岩石耐磨性 CAI 物理力学参数 线性回归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某场地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李锋 尚明召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徐州市某场地计划新建高层住宅楼。该场地位于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上方,通过对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地表变形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决定采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地表移动变形判别法、煤(岩)柱稳定性分析法对场地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 徐州市某场地计划新建高层住宅楼。该场地位于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上方,通过对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地表变形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决定采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地表移动变形判别法、煤(岩)柱稳定性分析法对场地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煤层 采空区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某人工边坡崩塌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飞 尚明召 +1 位作者 李锋 徐坤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2年第3期49-51,56,共4页
徐州市某小区由于切坡建房形成一长度约70m,最大高差24m的人工边坡,根据现场调查,边坡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规模等级为小型,威胁附近行人及建筑结构安全,在勘查范围内发现危岩体4处,按破坏类型划分为滑移式崩塌和倾倒式崩塌,分别进行稳... 徐州市某小区由于切坡建房形成一长度约70m,最大高差24m的人工边坡,根据现场调查,边坡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规模等级为小型,威胁附近行人及建筑结构安全,在勘查范围内发现危岩体4处,按破坏类型划分为滑移式崩塌和倾倒式崩塌,分别进行稳定性分析,其中1^(#)、2^(#)、4^(#)危岩体稳定性较差,按照边坡地质环境特征和地方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对类似的崩塌地质灾害调查、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边坡 危岩崩塌 稳定性分析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