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电胶热分解特性与水汽试验研究
1
作者 尚承伟 杨仙柱 龙成 《印制电路信息》 2025年第5期54-58,共5页
对比和分析2种不同类型导电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分解特性,旨在确保管壳封盖后,其密封完整性符合标准。受热条件下,评估并确定2种导电胶的分解性能及最佳温度。采用热失重分析(TGA)和水汽测试法进行实验,定量评估导电胶在受热过程中的质... 对比和分析2种不同类型导电胶在高温环境下的热分解特性,旨在确保管壳封盖后,其密封完整性符合标准。受热条件下,评估并确定2种导电胶的分解性能及最佳温度。采用热失重分析(TGA)和水汽测试法进行实验,定量评估导电胶在受热过程中的质量变化,以推断其热分解能力;观察导电胶分解过程中水汽产生状况,从而为掌握导电胶在实际应用中的热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导电胶 管壳封盖 热失重分析 水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改性MF气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尚承伟 任洪波 +1 位作者 张林 胡文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15-1818,共4页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备MF气凝胶,在凝胶化过程中加入酚类化合物对MF体系进行改性,获得相应的湿凝胶,湿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制备出密度为最低可达50 kg.m-3的酚改性MF气凝胶。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和热...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备MF气凝胶,在凝胶化过程中加入酚类化合物对MF体系进行改性,获得相应的湿凝胶,湿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制备出密度为最低可达50 kg.m-3的酚改性MF气凝胶。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了酚改性MF气凝胶的组成、结构以及热性能。结果表明:酚类的引入,MF气凝胶体系由堆积型结构变成链球状多孔纳米结构,同时在较低的温度下(<300℃),体系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气凝胶 酚改性 超临界干燥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催化法制备低密度三聚氰胺-甲醛气凝胶 被引量:1
3
作者 尚承伟 胡文成 +1 位作者 任洪波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01-2904,共4页
以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制备三聚氰胺-甲醛(MF)气凝胶,湿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制备出密度最低可达70 kg/m3的MF气凝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N2吸附-脱吸附分析和热失重分析表征了MF气凝胶的组成、微... 以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制备三聚氰胺-甲醛(MF)气凝胶,湿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制备出密度最低可达70 kg/m3的MF气凝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N2吸附-脱吸附分析和热失重分析表征了MF气凝胶的组成、微结构以及热性能。结果表明: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制备的MF气凝胶,虽然其微观结构较以水为溶剂的气凝胶差,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均一性均降低,但是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法制备 低密度 三聚氰胺 多聚甲醛 气凝胶 二甲基亚砜 溶剂制备 场发射扫描电镜 红外吸收光谱 超临界干燥 吸附分析 微观结构 热稳定性 孔径分布 分析表征 比表面积 微结构 热性能 热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SiO_2透明块体材料的制备及其热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毕于铁 任洪波 +2 位作者 张林 王鲜 尚承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44-1246,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无溶剂水解技术,制备出了均一、稳定、透明的SiO2溶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粒径在100nm左右;在溶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采用热固化制备了透明的块体PMMA/SiO2杂化材料,通过差...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无溶剂水解技术,制备出了均一、稳定、透明的SiO2溶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粒径在100nm左右;在溶胶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采用热固化制备了透明的块体PMMA/SiO2杂化材料,通过差热(DSC)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杂化材料的热性能。DSC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的SiO2质量分数超过20%时,杂化材料无明显的玻璃化转变现象。TGA结果表明,杂化材料的分解温度提高约11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无机相均匀分散在有机相中,两相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SIO2溶胶 甲基丙烯酸甲酯 正硅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聚丙烯酰/SiO_2有机/无机杂化气凝胶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任洪波 毕于铁 +2 位作者 秦元成 尚承伟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酰多羟基倍半硅氧烷制备了UV固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湿凝胶。湿凝胶经CO2超临界干燥后即得到相应的杂化气凝胶,气凝胶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构成气凝胶3维珍珠链结构的骨架的颗粒尺寸为20-...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酰多羟基倍半硅氧烷制备了UV固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湿凝胶。湿凝胶经CO2超临界干燥后即得到相应的杂化气凝胶,气凝胶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构成气凝胶3维珍珠链结构的骨架的颗粒尺寸为20-30nm,骨架上具有5~10nm的孔洞结构,骨架颗粒有机、无机组分间没有明显的相界面。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吸附特性和微观孔结构采用经典的N2吸附法获得,结果表明气凝胶比表面积为520.9m^2/g,孔洞结构主要由50nm以下的介孔所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靶 杂化 气凝胶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水解法制备GeO_2/SiO_2复合气凝胶初步研究
6
作者 任洪波 毕于铁 +2 位作者 秦元成 尚承伟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5-1038,共4页
采用先共水解正硅酸乙酯和乙醇锗混合溶液、后以胺类化合物作为凝胶催化剂的方法制备了GeO2/SiO2复合氧化物湿凝胶,再将湿凝胶经超临界流体干燥获得了相应的复合氧化物气凝胶。对气凝胶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气凝... 采用先共水解正硅酸乙酯和乙醇锗混合溶液、后以胺类化合物作为凝胶催化剂的方法制备了GeO2/SiO2复合氧化物湿凝胶,再将湿凝胶经超临界流体干燥获得了相应的复合氧化物气凝胶。对气凝胶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气凝胶为存在致密纳米团簇的网络结构。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致密的纳米颗粒由富含GeO2的溶胶颗粒堆积而成,网络结构则主要以SiO2为主,这说明在"一锅法"制备复合气凝胶的过程中,GeO2将优先形成nm量级的颗粒而掺杂到SiO2气凝胶网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气凝胶 惯性约束聚变 背光靶 橄榄形纳米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灵敏度超导接收前端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海建 陈宇鹏 +1 位作者 左涛 尚承伟 《电子机械工程》 2013年第4期18-21,共4页
空间用超导接收前端必须经受热真空和振动、冲击等环境适应性测试的考验,需要可靠的集成设计来控制制冷机冷指的变形量,而可靠的结构设计是关键。文中介绍了一种空间用高灵敏度超导接收前端的小型化、低漏热和高可靠性的结构设计方案。... 空间用超导接收前端必须经受热真空和振动、冲击等环境适应性测试的考验,需要可靠的集成设计来控制制冷机冷指的变形量,而可靠的结构设计是关键。文中介绍了一种空间用高灵敏度超导接收前端的小型化、低漏热和高可靠性的结构设计方案。该接收前端采用自制的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2.8 W@77 K)。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铝板底座有效地将制冷机产生的热量传送到安装平台,满足了热真空指标。采用冷焊制成的异种形状的柔性导热带大大减小了制冷机冷指受应力冲击所造成的变形。采用隔热支撑结构连接超导滤波器和低温放大器等器件,既满足了机械强度要求,又有效地减小了漏热。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实物测试,并采用Pro/E和ANSYS对整机进行仿真,验证了这种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接收 结构设计 建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