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鹰嘴豆分离蛋白对减盐辽宁庄河大骨鸡鸡肉丸凝胶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颜瑞池 金娜 +2 位作者 苏玉虹 邵彩梅 尚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探究添加不同比例(1%、2%、4%)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对减盐大骨鸡鸡肉丸凝胶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处理组减盐大骨鸡鸡肉丸的质构特性、色泽、水分分布、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4%NaCl、4%CPI)处理组... 探究添加不同比例(1%、2%、4%)鹰嘴豆分离蛋白(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对减盐大骨鸡鸡肉丸凝胶品质的影响。测定不同处理组减盐大骨鸡鸡肉丸的质构特性、色泽、水分分布、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4%NaCl、4%CPI)处理组的减盐大骨鸡鸡肉丸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显示,CPI添加量为4%的减盐大骨鸡鸡肉丸具有最高的P21和最低的P22,证明该条件下的减盐大骨鸡鸡肉丸持水性最佳。流变学特性显示,(1.4%NaCl、4%CPI)处理组的减盐大骨鸡鸡肉丸的储能模量最大,弹性最佳。扫描电镜显示,(1.4%NaCl、4%CPI)处理组的减盐大骨鸡鸡肉丸凝胶与其他处理组相比,结构更紧实,连续性更好。综上所述,添加1.4%NaCl、4%CPI有利于提高CPI减盐大骨鸡鸡肉丸的凝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鸡 鹰嘴豆分离蛋白 鸡肉丸 凝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米和糯米混合发酵酸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尚宏丽 付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40-842,共3页
[目的]开发结合薏米和糯米本身营养特点、具有独特口味及营养丰富的一款新型功能健康发酵酸奶。[方法]以薏米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发酵,得到一款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酸奶。[结果]薏米和糯米的最佳配比为:薏米乳(料水比1∶6)和糯米浆(... [目的]开发结合薏米和糯米本身营养特点、具有独特口味及营养丰富的一款新型功能健康发酵酸奶。[方法]以薏米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合发酵,得到一款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酸奶。[结果]薏米和糯米的最佳配比为:薏米乳(料水比1∶6)和糯米浆(料水比1∶7)之比为1∶2,蔗糖6.00%,柠檬酸0.25%,黄原胶0.10%,CMC-Na 0.12%,蔗糖酯0.08%。[结论]该研究可为薏米和糯米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糯米 发酵 乳酸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海藻糖合成酶SH-110号菌的培养特性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尚宏丽 顾英 +1 位作者 付丽 张力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76,共4页
在筛选出产海藻糖合酶菌株SH-110基础上研究其培养特性和最佳的发酵条件。优化培养基组成为:1%麦芽糖、0.5%蛋白胨、0.2%牛肉膏、0.1%K2HPO4、0.12%NaH2PO4。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最佳发酵温度为36℃,最佳发酵pH值为7.2,选取最佳装液量为... 在筛选出产海藻糖合酶菌株SH-110基础上研究其培养特性和最佳的发酵条件。优化培养基组成为:1%麦芽糖、0.5%蛋白胨、0.2%牛肉膏、0.1%K2HPO4、0.12%NaH2PO4。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最佳发酵温度为36℃,最佳发酵pH值为7.2,选取最佳装液量为15 mL,发酵终点确定为4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海藻糖合酶 培养特性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藻糖合成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尚宏丽 陈红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215,共4页
由长白山温泉附近土壤筛选得到菌株编号SH-110菌,分别利用TLC方法、HPLC法来确定该菌株所产的胞内酶能够利用麦芽糖作为底物来合成海藻糖,确定该酶为海藻糖合成酶,通过对该菌生物学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于芽孢杆菌... 由长白山温泉附近土壤筛选得到菌株编号SH-110菌,分别利用TLC方法、HPLC法来确定该菌株所产的胞内酶能够利用麦芽糖作为底物来合成海藻糖,确定该酶为海藻糖合成酶,通过对该菌生物学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合成酶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海藻糖合成酶嗜中温芽孢杆菌的鉴定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5
5
作者 尚宏丽 陈红漫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6,41,共4页
由长白山温泉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海藻糖舍酶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芽孢和鞭毛,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5℃,对这一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进一步对该菌株所产海藻糖合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酶反应最适作用pH值为7.0,在pH6.6... 由长白山温泉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海藻糖舍酶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芽孢和鞭毛,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5℃,对这一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进一步对该菌株所产海藻糖合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酶反应最适作用pH值为7.0,在pH6.6~7.4时该酶稳定,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25-45℃时该酶可稳定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芽孢杆菌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尚宏丽 顾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6173-6176,共4页
[目的]对介孔分子筛固定化海藻糖合酶进行研究。[方法]以基因工程菌所产海藻糖合成酶为材料,利用介孔分子筛MCM-41作为载体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并对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前后的海藻糖合酶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海藻糖合成酶可通过物理... [目的]对介孔分子筛固定化海藻糖合酶进行研究。[方法]以基因工程菌所产海藻糖合成酶为材料,利用介孔分子筛MCM-41作为载体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并对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前后的海藻糖合酶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海藻糖合成酶可通过物理吸附法固定于介孔分子筛MCM-41孔道中,在pH为3,给酶量为62.5 mg/g的条件下,固定12 h时可得到最佳固定化效果;与游离海藻糖合酶相比,固定化后的海藻糖合酶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明显改善,并具可重复操作性,有利于酶的使用和储放。[结论]该研究为开发新的固定化海藻糖合成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海藻糖合成酶 介孔分子筛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莓品种冻藏品质变化及适宜冻藏品种筛选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畅 孟宪军 +4 位作者 孙希云 李斌 尚宏丽 李玉翠 宋建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54-357,共4页
针对8个树莓品种冻藏后贮藏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并筛选出适宜冻藏的品种。结果表明:树莓鲜果细胞膜紧贴细胞壁,速冻后胞内失水,细胞膜萎缩,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在-18℃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细胞膜渗透率、汁液流失率升高;硬度下降;... 针对8个树莓品种冻藏后贮藏品质变化进行研究,并筛选出适宜冻藏的品种。结果表明:树莓鲜果细胞膜紧贴细胞壁,速冻后胞内失水,细胞膜萎缩,细胞膜与细胞壁分离;在-18℃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细胞膜渗透率、汁液流失率升高;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在整个贮藏期中变化都不大;贮藏前30d,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下降较快,贮藏30-120d,总酚和花色苷含量下降缓慢。其中米克、美国22号、胜利在冻藏后能保持较高的细胞完整性,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和总酚的保持率均有较好表现,汁液流失率变化较小,为适宜加工速冻树莓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冻藏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法分析不同品种树莓的加工特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宋建新 孟宪军 +2 位作者 颜廷才 李斌 尚宏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5,共6页
以15个不同品种的树莓鲜果为实验材料,对果实的组成分、理化指标、VC、粗蛋白、总酚和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合不同树莓产品加工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树莓的硬度值、果实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 以15个不同品种的树莓鲜果为实验材料,对果实的组成分、理化指标、VC、粗蛋白、总酚和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合不同树莓产品加工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树莓的硬度值、果实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差异较大,硬度值在18.20~49.50 g之间,‘Cuthbert’硬度值最小(18.20 g),硬度值最大的为‘米克2号’(49.50 g),出汁率分布变幅为58.27%~79.80%,其中‘Cuthbert’出汁率最低(58.27%),出汁率最高的为‘Creston’(79.8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86%~10.60%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为‘Cuthbert’(10.60%),最低的为‘菲尔杜德’(6.86%)。糖酸比最大的为‘Sunrise’(7.42),‘Willamette’糖酸比值最小(1.75)。15个树莓品种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色泽稳定性差异较大。VC含量在6.86~10.60 mg/100 g之间;粗蛋白含量分布变幅为0.70~1.49 g/100 g;总酚含量在1.41~3.44 g/100 g之间。花色苷含量介于72.35~393.88 mg/100 g之间。初步评价:第1类的‘Rideau’、‘米克1号’和‘米克2号’,适合于果汁、果酒类产品的加工;‘Zeva Remontant’、‘Nova’适合树莓罐头类产品加工;适合加工果脯类产品的‘Willamette’、‘Omet’、‘Festival’和‘Sunrise’为第2类。‘Rideau’、‘米克1号’、‘米克2号’、‘Willamette’、‘Sunrise’和‘Nova’这6个品种果实综合品质比较好,是适合于进一步树莓栽培品种选育和深加工的良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品种 理化指标 加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鼻检测内源性脂肪酶作用猪肉风味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孟鑫 姚晓蕾 +2 位作者 尚宏丽 孙晶 王玉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2-297,共6页
为考察内源性脂肪酶对肉品风味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建立最佳作用条件,并结合感官评定和电子鼻检测酶处理前后肉品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作用时间为40 min,加酶量为30%,作用温度为37℃时,感官评定分析肉品风味评分... 为考察内源性脂肪酶对肉品风味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建立最佳作用条件,并结合感官评定和电子鼻检测酶处理前后肉品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作用时间为40 min,加酶量为30%,作用温度为37℃时,感官评定分析肉品风味评分达到最高值;酶解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在硫化物、有机硫化物、芳香类及含乙醇类等成分含量变化明显;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式分析法(LDA)进一步说明添加内源性脂肪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了肉品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脂肪酶 电子鼻 风味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表达苹果酸酶对E.coli脂肪酸合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鑫 尚宏丽 郑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7-209,228,共4页
为了考察苹果酸酶对原核生物脂肪酸合成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从E.coliK-12中克隆了苹果酸酶基因(NADPME,EC1.1.1.40)MaeB,并插入质粒pET30a-T,构建了重组质粒pMX20,经IPTG诱导在E.coli BL2(IDE3)获得了大量表达。摇瓶发酵结果表明,过量表... 为了考察苹果酸酶对原核生物脂肪酸合成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从E.coliK-12中克隆了苹果酸酶基因(NADPME,EC1.1.1.40)MaeB,并插入质粒pET30a-T,构建了重组质粒pMX20,经IPTG诱导在E.coli BL2(IDE3)获得了大量表达。摇瓶发酵结果表明,过量表达苹果酸酶基因会改变大肠杆菌脂肪酸合成能力,并在添加适宜底物苹果酸(15mmol/L)时,胞内总酯含量比受体菌提高了4倍,约197.74mg/g,产率为1.89%。本研究为脂肪酸生产提供了优良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苹果酸酶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基的优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崔琰 陈红漫 +2 位作者 尚宏丽 孟鑫 王晓丹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从造纸厂排水处附近采集土样,筛选得到1株产中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通过超声波破碎的方法确定其为胞外酶,最适碳源为麸皮,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麸皮1.5%,蛋白胨1%,NaCl 0.25%,MgSO40.04%,K... 从造纸厂排水处附近采集土样,筛选得到1株产中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通过超声波破碎的方法确定其为胞外酶,最适碳源为麸皮,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麸皮1.5%,蛋白胨1%,NaCl 0.25%,MgSO40.04%,KH2PO41%。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胞外酶 液体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牛乳业商业模式的分析及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忆新 尚宏丽 《北方经济》 2008年第6期32-33,共2页
商业模式可以分为:融资模式、扩张模式、营销模式、生产模式、盈利模式和管理模式六部分。本文通过对蒙牛乳业商业模式的分析,得出商业模式创新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民营企业的启示。
关键词 蒙牛 商业模式 民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树莓果实品质综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宏丽 崔珊珊 +2 位作者 宁诗文 吴杰 王雅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3-248,254,共7页
本研究以15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基于树莓品质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了树莓不同品种间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系统分析数据,全面检测和对比了不同品种树莓果实品质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分析得到,Heri... 本研究以15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基于树莓品质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了树莓不同品种间品质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系统分析数据,全面检测和对比了不同品种树莓果实品质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合分析得到,Heritage树莓品种,具有果实品质指标优良、抗氧化能力强的特点,在辽宁地区本品种属于秋季果,可以作为该地区树莓栽种、保鲜和长期贮藏优选品种,为该地区树莓设施栽培和品种选育以及保鲜贮藏提供一定数据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树莓鞣花酸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3
14
作者 崔珊珊 毕凯媛 +1 位作者 吴杰 尚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9-155,161,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确定树莓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红树莓为实验原料,使用乙醇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红树莓中鞣花酸,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树莓中鞣花酸提取工艺,利用高... 本研究旨在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法确定树莓鞣花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红树莓为实验原料,使用乙醇提取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红树莓中鞣花酸,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树莓中鞣花酸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鞣花酸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响应面试验优化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8 min、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50%、液料比19∶1、微波功率411 W,此条件下测得鞣花酸提取量为(82.75±1.05) mg/100 g,高于传统盐酸水解法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所测树莓鞣花酸提取量。实际结果与理论预测高度吻合,因此本实验得到的最优条件准确可靠有参考应用价值。微波辅助溶剂法所得鞣花酸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都显著高于传统盐酸水解法所得鞣花酸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说明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不但提取时间短暂,提取溶剂用量少,而且更好的保护了树莓鞣花酸的抗氧化活性,可为树莓鞣花酸工业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鞣花酸 微波 响应面优化法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果胶酶法提取红树莓花色苷及其成分测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毕凯媛 崔珊珊 +3 位作者 高阳 孙晓宇 成天乐 尚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98-205,共8页
本研究利用超声辅助果胶酶法来提取制备红树莓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花色苷提取工艺中果胶酶浓度、料液比、酶解p H、酶解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合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对比超声辅助... 本研究利用超声辅助果胶酶法来提取制备红树莓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花色苷提取工艺中果胶酶浓度、料液比、酶解p H、酶解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合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对比超声辅助果胶酶法和单一提取法所得的花色苷含量,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对树莓花色苷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红树莓花色苷最佳提取条件为:果胶酶浓度5 mg/g、料液比1∶15(g/m L)、酶解p H3、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0 min、超声时间20 min和超声功率450 W,此时所得花色苷含量为127.51 mg/100 g。超声辅助酶法所得到花色苷含量较酶法提高了24.58 mg/100 g,较超声法提高40.40 mg/100 g,较单一提取法,超声辅助酶法具有更好的提取效果。经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飞行质谱分离中主要花色苷为:芍药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莓 花色苷 超声辅助酶法 提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黄花鱼肉蛋白水解工艺及多肽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宁诗文 崔珊珊 尚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19-226,共8页
以大黄花鱼为实验材料,利用酶法水解大黄花鱼肉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还原力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对中性蛋白酶酶解大黄花鱼肉蛋白的酶用量、酶解温度、底物浓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种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的... 以大黄花鱼为实验材料,利用酶法水解大黄花鱼肉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还原力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对中性蛋白酶酶解大黄花鱼肉蛋白的酶用量、酶解温度、底物浓度以及酶解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四种酶中,中性蛋白酶酶解的酶解液水解度(DH)和还原能力最高。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0.4%、酶解温度45℃、底物浓度25.0%、酶解时间7 h、体系pH7.0时,还原力为0.951。酶解液DH为37.51%,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力(O2^-·)为82.42%。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解7 h大黄花鱼肉蛋白肌动蛋白完全消失,水解形成肌球蛋白轻链分子量为27、15和6 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花鱼 酶解 响应面法 SDS-PAGE 电泳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山梨糖醇、柠檬酸钠对大黄花鱼肌原蛋白抗冷冻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宁 李亮 +2 位作者 李敏 齐文 尚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32-236,246,共6页
以大黄花鱼为实验材料,将海藻糖、山梨糖醇、柠檬酸钠组成不同的混合抗冻剂,比较添加不同抗冻剂时冻藏各阶段的大黄花鱼肉的硬度和持水性以及大黄花鱼肌原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巯基含量、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的变化规律... 以大黄花鱼为实验材料,将海藻糖、山梨糖醇、柠檬酸钠组成不同的混合抗冻剂,比较添加不同抗冻剂时冻藏各阶段的大黄花鱼肉的硬度和持水性以及大黄花鱼肌原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巯基含量、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的变化规律,并在冻藏35 d后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不同抗冻剂下鱼糜蛋白的变性程度。结果表明,不同抗冻剂均能抑制大黄花鱼蛋白的冷冻变性,海藻糖、山梨糖醇、柠檬酸钠三者的混合对大黄花鱼肌原蛋白抗冷冻变性效果优于山梨糖醇、柠檬酸钠混合抗冻剂和海藻糖的单独使用。加入海藻糖、山梨糖醇、柠檬酸钠混合抗冻剂的鱼肉品质下降较慢,肌原蛋白理化特性较稳定且其鱼肉蛋白结构变化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山梨糖醇 柠檬酸钠 抗冷冻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氧化对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亮 柏韵 +3 位作者 尚宏丽 王宁 成天乐 李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75-78,83,共5页
本实验研究经自由基氧化体系处理过的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由于蛋白质氧化而引起的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以及性质的变化,包括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巯基含量以及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并通过SDSPAGE来观察蛋白质氧化后的降... 本实验研究经自由基氧化体系处理过的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由于蛋白质氧化而引起的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以及性质的变化,包括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巯基含量以及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并通过SDSPAGE来观察蛋白质氧化后的降解情况。其中,模拟氧化采用自由基氧化体系(包含FeCl_3和抗坏血酸浓度为0.1 mmol/L,过氧化氢浓度为0、1、5、10 mmol/L)分别氧化1、3和5 h。实验结果显示,经自由基氧化体系氧化后的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和表面的疏水性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增加以及氧化时间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5),并且自由巯基含量显著下降(p<0.05)。由SDS-PAGE凝胶可以看出,不同氧化剂浓度处理后的蛋白质降解情况也有显著差异。由此可以得出,自由基氧化可以影响中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二聚酪氨酸含量、巯基含量、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以及蛋白质的降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质氧化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鲜牛肉复合涂膜配方优化及质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齐文 高阳 +4 位作者 林颖 李一澍 温玉宁 付昱东 尚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2-57,共6页
本研究采用海藻糖、葡萄籽精油、茶多酚、八角茴香精油配制成可食用性膜溶液,对冷鲜牛肉进行涂膜保鲜。以冷鲜牛肉挥发性盐基氮值(TNB-N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涂膜最佳配比,同时对最优配方涂膜后冷鲜牛肉... 本研究采用海藻糖、葡萄籽精油、茶多酚、八角茴香精油配制成可食用性膜溶液,对冷鲜牛肉进行涂膜保鲜。以冷鲜牛肉挥发性盐基氮值(TNB-N值)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涂膜最佳配比,同时对最优配方涂膜后冷鲜牛肉进行质构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因素对TNB-N值的影响顺序是:海藻糖>葡萄籽精油>茶多酚>八角茴香精油。最佳复合涂膜配方为:海藻糖4.5%、葡萄籽精油0.2%、茶多酚0.2%和八角茴香精油0.2%,所得的TVB-N值为6.809 mg/100 g。通过质构分析表明,冷鲜牛肉经过最优配方涂膜并贮藏16 d后,其硬度均比鲜牛肉组略微降低,但粘附性上升了13.4%,而咀嚼性和弹性出现轻微下降,同时,有效抑制冷鲜牛肉p H的上升和冷鲜牛肉菌落总数增加,从而保质期延长了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牛肉 海藻糖 涂膜保鲜 质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物对鲢鱼-鳕鱼复合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一鸣 李思仪 +2 位作者 沈晓溪 石晨晖 尚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97-203,共7页
以鲢鱼与鳕鱼为主要原料,选择外源添加物马铃薯淀粉、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ase)以及蛋清蛋白的添加量为单因素,以复合鱼糜凝胶强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鱼糜凝胶性能,并用质构性能分析和扫... 以鲢鱼与鳕鱼为主要原料,选择外源添加物马铃薯淀粉、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ase)以及蛋清蛋白的添加量为单因素,以复合鱼糜凝胶强度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鱼糜凝胶性能,并用质构性能分析和扫描电镜对最优复合鱼糜凝胶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鲢鱼-鳕鱼复合鱼糜在马铃薯淀粉添加量为16%,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添加量为0.4%,蛋清蛋白添加量为6.0%,复合鱼糜凝胶强度最大。根据此配方(优化工艺组)所得复合鱼糜质构特性参数中的咀嚼性、粘结性、破断力与破断距离均显著高于未添加外源物普通工艺组(P<0.05),同时优化工艺组的复合鱼糜的扫描电镜图显示其凝胶结构网状结构较为致密,凝胶孔洞较小,证明了外源添加物有助于改善复合鱼糜凝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鱼糜 响应面法 凝胶性能 外源添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