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采煤塌陷裂缝对沙蒿吸水来源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尚京萱
陈实
刘骞文
郭旭锋
郭俊廷
李敏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104,共9页
-
基金
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GJNY-20-113-16,GJNY-18-73.15)。
-
文摘
采煤塌陷引起的地裂缝不仅造成地质灾害,还会影响矿区植被的生长发育,破坏矿区生态系统。为深入探讨采煤塌陷裂缝对沙蒿吸水来源的定量影响,在神东矿区活鸡兔井田22312工作面选取了受采煤塌陷裂缝影响程度不同的3个试验区进行同位素标记水模拟降水试验。3个试验区根据沙蒿与裂缝的距离不同划分,其采煤塌陷情况分别为未开采区(试验样地内沙蒿距离裂缝大于50 m)、受采煤塌陷影响但无明显裂缝区(简称无明显裂缝区,试验样地内沙蒿距离裂缝大于5 m)以及裂缝区(试验样地内分布有宽度15 cm左右的裂缝通过,且距离沙蒿0~20 cm)。本次试验选择6株沙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6个土壤剖面,采用液态水同位素分析仪LGR和Isoprime 100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RMS分别计算不同土层土壤水和植物样本木质部水的δ^(18)O和δ^(2)H同位素含量,并利用R脚本的MixSIAR贝叶斯混合模型量化降水后不同土层对沙蒿吸水的贡献,探讨土壤水分补给机制和植物水分来源。结果表明:(1)裂缝区的优先流比例为18.2%;(2)在未开采区,沙蒿吸收的59.7%的水分来自10~20 cm的土层;(3)在无裂缝区,沙蒿主要从40~60 cm土层(46.6%)和0~10 cm土层(39.4%)吸水;(4)在裂缝区,沙蒿吸收的85.9%的水分主要来自40~60 cm的土层。研究结果对揭示采煤塌陷裂缝区土壤水补给机制以及沙蒿吸水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采煤塌陷裂缝
植物水分来源
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分补给
降水试验
贝叶斯模型
-
Keywords
coal mining subsidence fracture
plant water source
stable isotope
soil water recharge
precipitation test
Bayesian model
-
分类号
S273.1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D8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