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杭州市发热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汤佳明 尚世强 +2 位作者 李伟 李琳 高慧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分析2022年杭州市门诊发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22年1月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样本并收集患儿基本信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核酸... 目的分析2022年杭州市门诊发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22年1月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样本并收集患儿基本信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核酸。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儿之间的感染情况。结果在1880例发热患儿样本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529例(28.14%),其中单病毒感染512例(27.23%),合并感染17例(0.9%)。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型(PIV1)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病毒总检出率分别为5.7%、5.6%、4.8%、5.2%、1.4%和6.4%。在合并感染的患儿中,RSV+ADV最常见(23.5%)。男女患儿的感染率以及合并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月龄儿童感染率最低,其他年龄段感染率相近。结论2022年杭州市门诊发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式复杂且呈现季节性,需加强防护,做好儿童呼吸道病毒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流行病学 合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流产和死胎组织的巨细胞病毒与弓形虫 被引量:4
2
作者 尚世强 洪文澜 +6 位作者 余钟声 潘存娒 俞锡林 郑兴宝 石一复 顾佩宝 严宝瑾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00-103,共4页
作者通过人巨细胞病毒(HCMV)分离、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酶切分析、弓形虫分离及一次性PCR,对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组织进行HCMV与弓形虫检测。结果发现,28份流产、死胎组织中,1例死胎肺组织HCMVD... 作者通过人巨细胞病毒(HCMV)分离、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酶切分析、弓形虫分离及一次性PCR,对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组织进行HCMV与弓形虫检测。结果发现,28份流产、死胎组织中,1例死胎肺组织HCMVDNA阳性,但病毒分离阴性;1例胎儿心、肺、脑、肝、肾、眼组织弓形虫DNA阳性,其脑、肺、眼、肝组织经动物接种后,在小白鼠腹水中找到弓形虫滋养体,但心、肾结果阴性。结果提示:临床上有些不明原因的流产、死胎可能是由于胎儿感染HCMV或弓形虫所致。PCR技术较常规病原体分离敏感、快速,适合于HCMV/弓形虫感染所致流产、死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流产 胎死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23S rRNA基因区间细菌鉴定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傅君芬 卢美萍 +3 位作者 尚世强 洪文澜 陆淼泉 李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 :探讨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对细菌鉴定的应用。方法 :以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为靶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 DNA。结果 :对 2 7株代表 2 7个菌种的标准菌株进行 PCR扩增 ,分别出现不同的 DN... 目的 :探讨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对细菌鉴定的应用。方法 :以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为靶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 DNA。结果 :对 2 7株代表 2 7个菌种的标准菌株进行 PCR扩增 ,分别出现不同的 DNA图谱 ,该图谱能直接或经核酸内切酶处理后用于细菌分类 ,敏感性可达 2 .5 CFU/ml的细菌 ,与人外周血白细胞 DNA和真菌及病毒无交叉。 32株临床细菌标本均扩增出与相应标准菌株一致的图谱。结论 :16 S- 2 3S r RNA基因区间 PCR扩增技术检测细菌 ,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准确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遗传学 基因rRNA 聚合酶链反应 16S-23S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理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方可欣 尚世强 +4 位作者 杨建滨 张婷 胡真真 汤薇薇 吴鼎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干滤纸血片(dried blood spots)制备环境中显著影响实验结果的理化因素。方法研究组1:收集正常标本60例、阳性标本120例,于对照条件及10种特定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研究组2:另收集正常标本30例、阳性标本80例,...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干滤纸血片(dried blood spots)制备环境中显著影响实验结果的理化因素。方法研究组1:收集正常标本60例、阳性标本120例,于对照条件及10种特定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研究组2:另收集正常标本30例、阳性标本80例,于对照条件及7种甲醛浓度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用荧光法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标本中苯丙氨酸(Ph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促甲状腺激素(TSH)、17α-羟孕酮(17α-OHP)水平。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种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Phe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敏感阈为4.62~6.95 ppm/18 h;37℃烘箱、潮湿、紫外线照射、新装修环境、乙醇、冰醋酸、甲醛等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G6PD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0.30~0.38 ppm/4 h及0.21~0.24 ppm/18 h;潮湿、紫外线照射、甲醛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TSH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0.32~0.52 ppm/4 h及0.38~0.45 ppm/18 h;潮湿、紫外线照射、甲醛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17α-OHP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4.37~4.62 ppm/4 h及0.38~0.45 ppm/18 h。冷风快速吹干与2~8℃冷库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4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理化因素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性密切相关,甲醛、乙醇、冰醋酸、紫外线照射、高温、潮湿及装修污染等是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必要管控因素;冷风快速吹干与2~8℃冷库过夜可作为新生儿筛查干滤纸血片制备的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干滤纸血片 环境 因素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儿白血病巨细胞病毒感染 被引量:4
5
作者 傅君芬 尚世强 +2 位作者 洪文澜 戴宇文 洪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白血病患儿、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输血的免疫抑制患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和正常小儿行晨尿中CMV的检测。结果:白血病患儿CM...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白血病患儿、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输血的免疫抑制患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和正常小儿行晨尿中CMV的检测。结果:白血病患儿CMV的感染率为52.7% ,明显高于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或)输血的免疫抑制患儿(30% )、呼吸道感染患儿(8% )及正常小儿(5% )。结论:白血病患者CMV感染率增高可能与其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至于与白血病发生是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病因学 巨细胞病毒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在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志敏 汪天林 +1 位作者 尚世强 李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在流感嗜血杆菌 (Hi)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Hi种特异性PCR和 b型 Hi(Hib)特异性 PCR及选择性 Hi培养基 ,对 83例婴幼儿肺炎急性期鼻咽深部分泌物 (NPA)和 5 1份血标本 ,及 37份健康婴幼儿咽拭...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在流感嗜血杆菌 (Hi)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Hi种特异性PCR和 b型 Hi(Hib)特异性 PCR及选择性 Hi培养基 ,对 83例婴幼儿肺炎急性期鼻咽深部分泌物 (NPA)和 5 1份血标本 ,及 37份健康婴幼儿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83份 NPA标本培养阳性 2 0份 (2 4 .1% ) ,Hi- PCR阳性 36份 (43.4 % ) ,其中 Hib- PCR阳性 19份 (2 2 .9% ) ,Hi- PCR阳性而 Hib- PCR阴性 17份 (2 0 .5 % ) ;5 1份血标本培养均阴性 ,Hi- PCR和 Hib- PCR均阳性 6份 ;37份对照咽拭子培养阳性 3份 (8.1% ) ,Hi- PCR阳性 6份 (16 .2 % ) ,Hib-PCR均阴性。结论 :健康婴幼儿咽部不定型 Hi携带率较高 ,肺炎 NPA标本以 Hib- PCR检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性肺炎 诊断 流感嗜血菌 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及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俞锡林 尚世强 +2 位作者 洪文澜 余钟声 潘存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目的 :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 n 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 HCMV)。方法 :建立套式 PCR检测 HCMV DNA,同时结合病毒分离检测临床标本。结果 :在 2 3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 ,10例病毒分离及套式 PCR均阳性 ;1例病毒分离阴性 ,但套式 PC... 目的 :建立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 n 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 ( HCMV)。方法 :建立套式 PCR检测 HCMV DNA,同时结合病毒分离检测临床标本。结果 :在 2 3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中 ,10例病毒分离及套式 PCR均阳性 ;1例病毒分离阴性 ,但套式 PCR阳性。对 58例妊娠早期孕妇血标本进行检测 ,套式 PCR阳性率为 9% ,病毒分离阳性率则为 7%。结论 :套式 PCR是一种临床检测HCMV的快速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孕妇 新生儿 nPCR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 被引量:2
8
作者 余钟声 汪天林 +2 位作者 尚世强 陈志敏 俞锡林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08-308,共1页
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余钟声汪天林尚世强陈志敏俞锡林(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杭州310003)关键词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理形态可呈各种类型,但其肺部体征轻,无实验室依据时常易... PCR检测肺炎支原体DNA余钟声汪天林尚世强陈志敏俞锡林(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杭州310003)关键词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理形态可呈各种类型,但其肺部体征轻,无实验室依据时常易漏诊。1989年Bernet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引物检测儿童血和脑脊液的6种疱疹类病毒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关萍 尚世强 +2 位作者 余钟声 梁黎 俞锡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 :通过 PCR- RFLP、DNA克隆和测序分析来检测和区分 6种疱疹类病毒 ,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疱疹类病毒高度同源序列 DNA多聚酶基因中设计两对通用引物 ,一对扩增单纯疱疹病毒 1型和 2型、爱泼斯坦 -马尔病毒、人巨细... 目的 :通过 PCR- RFLP、DNA克隆和测序分析来检测和区分 6种疱疹类病毒 ,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疱疹类病毒高度同源序列 DNA多聚酶基因中设计两对通用引物 ,一对扩增单纯疱疹病毒 1型和 2型、爱泼斯坦 -马尔病毒、人巨细胞病毒 4种病毒 ,另一对扩增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 6型 2种病毒 ,经DNA PCR扩增 ,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子克隆、序列分析后 ,选择 Bam H 或 Bst U 酶切扩增产物进行鉴别。最后 ,对临床 38份脑脊液 (CSF,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例 )和 4 9份血标本 (其中 2 7份为确诊病例 ,2 2份为临床诊断病例 )进行疱疹病毒的检测。结果 :38份 CSF标本中 13份阳性 (34.2 % ) ,2 7份确诊病例标本均阳性 (10 0 % ) ,2 2份临床诊断病例标本 16份阳性 (72 .7% )。这些阳性标本通过 Bam H 或 Bst U 两种酶切后能明确系何种疱疹类病毒。 6 8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和 9份非病毒感染的脑脊液标本 6种疱疹类病毒 DNA均为阴性。结论 :聚合酶链反应加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为疱疹类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感染/诊断 碱基序列 分子 克隆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 SrRNA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滕懿群 孙眉月 +3 位作者 尚世强 洪文澜 朱方远 于钟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索快速可靠的检测细菌感染的新方法。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合成的细菌16SrRNA基因高度保守区引物,对20 种标准菌株、12 种27 株临床分离的细菌株、人基因组DNA及巨细胞病毒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 目的:探索快速可靠的检测细菌感染的新方法。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合成的细菌16SrRNA基因高度保守区引物,对20 种标准菌株、12 种27 株临床分离的细菌株、人基因组DNA及巨细胞病毒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果:对所测细菌株均获得371 bp 扩增产物,而与人基因组DNA、巨细胞病毒无交叉阳性反应,PCR最低能检测lpg 大肠杆菌DNA。结论:建立了用共同引物PCR扩增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方法,该方法检测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RNA基因 细菌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感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抑制甘露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开宇 尚世强 +1 位作者 戴晓娜 叶志弘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甘露醇引起血管损伤及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将健康大白兔随机分4组,A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预处理后再静脉推注甘露醇...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甘露醇引起血管损伤及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将健康大白兔随机分4组,A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预处理后再静脉推注甘露醇,电镜、光镜下观察局部血管的损伤。(2)利用Biostar H-40s型芯片,检测甘露醇分别在应用三种保护剂前后对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动物实验: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D组为轻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基因芯片检测:330条凋亡基因中,生理盐水组芯片无改变;维生素C组中45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34条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维生素E组3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维生素C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起到抑制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凋亡 血管内皮细胞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急性感染性脑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
12
作者 李玲 水泉祥 +3 位作者 俞锡林 尚世强 顾伟忠 汤宏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性脑损伤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表达。方法 :建立 3周龄大鼠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脑损伤模型和正常对照模型 ,分别在大鼠脑池中注入肺炎链球菌菌悬液 5 0 μl和生理盐水 5 0 μl,于接种后 2 4 h进行免疫组...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性脑损伤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表达。方法 :建立 3周龄大鼠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脑损伤模型和正常对照模型 ,分别在大鼠脑池中注入肺炎链球菌菌悬液 5 0 μl和生理盐水 5 0 μl,于接种后 2 4 h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 ,观察皮层、海马 BDNF的表达。结果 :感染后 2 4 h,皮层和海马神经元损失 ;原位杂交显示脑组织中 BDNF m RNA表达明显增加。皮层和海马阳性杂交信号试验组均强于对照组 ,分别为 (0 .1194± 0 .0 2 94 vs0 .0 6 6 2± 0 .0 118) A,(0 .16 0 8± 0 .0 185 vs0 .0 6 80± 0 .0 0 95 ) A(P<0 .0 1)。免疫组化皮层和海马 BDNF阳性染色颗粒试验组多于对照组 ,分别为 (177.0 4± 4 3.6 6 vs79.79± 7.2 3) mm2 ,(81.78± 37.4 7vs4 2 .98± 2 0 .4 4) mm2 (P<0 .0 1)。试验组在软脑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室及脑实质炎性病灶内 ,渗出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有高表达 BDNF m RNA和 BDNF蛋白 ,对照组未见炎性渗出。结论 :急性炎症性脑损伤后 ,BDNF m RNA和BDNF表达增强 ,提示 BDNF可能构成内源性的神经保护机制 ,炎性细胞表达 BDNF m RNA和 BDNF,可能是炎症反应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球菌脑膜炎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动物疾病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
13
作者 周柏林 余钟声 +1 位作者 水泉祥 尚世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目的 :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的特异性基因诊断。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 P)技术 ,对 1 1例临床诊断为 SMA的患儿及 2 1例正常儿童的运动神经元存活 (SMN)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 :1 1例 SMA患儿... 目的 :建立儿童型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的特异性基因诊断。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 P)技术 ,对 1 1例临床诊断为 SMA的患儿及 2 1例正常儿童的运动神经元存活 (SMN)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 :1 1例 SMA患儿的 SMN基因外显子 7均有缺失。 2 1例正常对照儿童均无 SMN基因外显子 7缺失。结论 :应用 PCR-RFL P技术对儿童型 SMA患儿进行基因诊断 ,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脊髓性 基因诊断 基因缺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767491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14
作者 李伟 尚世强 +3 位作者 楼金吐 陈黎勤 李仲杰 魏旭斌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64-366,共3页
利用不同浓度的PHA-767491对多种肝癌细胞株进行杀伤研究,探讨PHA-767491对肝癌细胞的抑杀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PHA-767491能显著抑制多种肝癌细胞株的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也表明PHA-767491可以诱导肝癌细胞进入凋亡。表明PHA... 利用不同浓度的PHA-767491对多种肝癌细胞株进行杀伤研究,探讨PHA-767491对肝癌细胞的抑杀作用。MTT实验结果表明,PHA-767491能显著抑制多种肝癌细胞株的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也表明PHA-767491可以诱导肝癌细胞进入凋亡。表明PHA-767491对肝癌细胞具有较高的杀伤作用,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767491 肝癌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子水平研究小儿细菌感染
15
作者 吴仕孝 沈犁 +5 位作者 唐军 刘友学 唐毅 彭若奇 尚世强 张万明 《中国小儿血液》 2002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关键词 细菌感染 DNA序列分析 裂解酶 儿童 分子生物学 质粒 限制酶 外膜蛋白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生物样本保藏生物安全防护原则及建议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小燕 孙伟 +4 位作者 尚世强 毛建华 傅君芬 舒强 江克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0-177,共8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乙类传染病。随着COVID-19疫情蔓延,生物样本库样本保藏的生物安全风险增加,其生物安全防护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华医学会相关指南,本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是乙类传染病。随着COVID-19疫情蔓延,生物样本库样本保藏的生物安全风险增加,其生物安全防护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中华医学会相关指南,本文基于SARS-CoV-2病原学和COVID-19流行病学资料,提出了生物样本采集、转运、处理、保藏、检测、检测后处置、突发事件等过程中个人和生物样本保藏场所的生物安全防护原则及若干建议。强调依据有无病毒载量信息、传染力大小、标本类型(可能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途径传播)对样本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以指导疫情期间生物样本保藏、确保生物样本库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生物标本库 安全管理 保存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H基因分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小乐 刘玉洁 +2 位作者 李伟 张晓 尚世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15-416,433,共3页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灵敏而特异的检测巨细胞病毒(HCMV)糖蛋白H基因(gH)分型的方法。方法针对HCMV gH基因的保守区域和分型区域,设计一对保守引物及其相应gH分型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CMV标准株AD169(...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灵敏而特异的检测巨细胞病毒(HCMV)糖蛋白H基因(gH)分型的方法。方法针对HCMV gH基因的保守区域和分型区域,设计一对保守引物及其相应gH分型的Taq 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CMV标准株AD169(gH1型)与TOWNE(gH2型),进行特异性及灵敏度评价。另对112例确诊HCMV感染患儿的尿液标本DNA进行检测,再随机选取gH1、gH2基因型PCR扩增阳性产物各4例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建立的实时荧光PCR可以特异识别HCMV标准株的gH分型,且检测灵敏度达102CFU/m L。112例尿液标本中86例为gH1型HCMV感染,25例gH2型HCMV感染,1例为HCMV gH基因两种型别混合感染。8株临床分离样本测序结果显示,gH基因和标准株相比保守性>9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特异,适用于HCMV gH基因分型的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gH基因型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7种疱疹病毒的基因芯片法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艳敏 吴亦栋 尚世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分型检测临床常见的7种疱疹病毒的新方法。方法以7种人疱疹病毒的DNA多聚酶基因区为靶序列,设计多重引物及寡核苷酸分型探针,点样制成基因芯片。用所建基因芯片检测282份疑似病毒感染患儿血标本,以荧光定量PCR法作对照...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分型检测临床常见的7种疱疹病毒的新方法。方法以7种人疱疹病毒的DNA多聚酶基因区为靶序列,设计多重引物及寡核苷酸分型探针,点样制成基因芯片。用所建基因芯片检测282份疑似病毒感染患儿血标本,以荧光定量PCR法作对照,评价该芯片的诊断价值。结果基因芯片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0拷贝/μl,HBV、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及人基因组DNA等无杂交信号。282份血标本共检出阳性59份,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为标准,其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9.5%,Youden指数为0.962;两法总符合率98.9%。结论研制的基因芯片可同时检测7种人疱疹病毒,且特异敏感、快速简便,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疱疹病毒 寡核苷酸探针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感染多系统损害──附42例报告
19
作者 郑义杨 尚世强 洪文澜 《中国乡村医生》 1997年第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感染 多系统损害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