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史意义的地震灾难讲述——以村上春树的《神的孩子都跳舞》为中心 被引量:9
1
作者 尚一鸥 孟庆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8-182,共5页
村上春树的地震题材小说,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同一题材作品中卓尔不群。作品通过灾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纹理展示,关注了地震所引发的种种现存人类精神危机。通过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讲述方式、特别是象征艺术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在六个短篇... 村上春树的地震题材小说,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同一题材作品中卓尔不群。作品通过灾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纹理展示,关注了地震所引发的种种现存人类精神危机。通过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讲述方式、特别是象征艺术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在六个短篇故事中塑造了善也等几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地震题材小说 精神危机 象征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的红萝卜》与《且听风吟》的文学起点——莫言与村上春树的小说艺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尚一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2,共5页
《透明的红萝卜》与《且听风吟》分别是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成名作。两位作家文学起点上的某些规律性存在,反映出两位大师成功的某些侧面。处女作一鸣惊人以后,莫言以故事讲述、村上以语言革命为艺术追求特色,并最终形成... 《透明的红萝卜》与《且听风吟》分别是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成名作。两位作家文学起点上的某些规律性存在,反映出两位大师成功的某些侧面。处女作一鸣惊人以后,莫言以故事讲述、村上以语言革命为艺术追求特色,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小说风格。两位作家在自己的文学起点上笔耕不辍,农村生活积累和都市题材创作是佳作陆续产生的源泉。对蒲松龄志怪小说的发掘与"以译养文"的持之以恒,分别是莫言与村上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村上春树 《透明的红罗卜》 《且听风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上春树的文学创作与灾难讲述——新作《刺伤骑士团长》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尚一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3,共6页
村上春树的第14部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于2017年2月在日本问世,被出版界誉为"村上阔别7年的、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新作中村上一如既往地持续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记载了关于战争的思考,再现了苦难,并呈现出了反省的姿... 村上春树的第14部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于2017年2月在日本问世,被出版界誉为"村上阔别7年的、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新作中村上一如既往地持续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记载了关于战争的思考,再现了苦难,并呈现出了反省的姿态和为历史作证的价值。《刺杀骑士团长》清晰地显示出了"村上要素",仿佛是一部村上春树小说的"二次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刺杀骑士团长》 文学创作 战争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上春树小说的电影空间 被引量:2
4
作者 尚一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村上春树并不是一位创作准备丰足的作家。解读村上与电影的因缘,可以感知后现代文学背景下的作家素养同作品因素一样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异。完全依靠学习美国现代小说打造自我的村上,事实上也曾经借助现代电影特别是美国影片的艺术介质,... 村上春树并不是一位创作准备丰足的作家。解读村上与电影的因缘,可以感知后现代文学背景下的作家素养同作品因素一样出现了许多重大变异。完全依靠学习美国现代小说打造自我的村上,事实上也曾经借助现代电影特别是美国影片的艺术介质,滋养了自己的作家人生。这既是村上小说建构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理论研究需及时做出调整、加以关注的全新领域和作家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文学经典 电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