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盖作物对土壤物理特性及旋耕作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辜松 刘立意 +1 位作者 小松崎将一 森泉昭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4,56,共5页
覆盖作物可改善土壤持水能力,但是对土壤硬度的影响与土壤含水率有关。对覆盖作物进行耕前割倒作业可解决旋耕作业时在旋耕刀辊上产生的缠绕问题。大量作物残茬置于土壤表层会影响后续作物的播种质量和出芽率,所以对于干物质量大的覆盖... 覆盖作物可改善土壤持水能力,但是对土壤硬度的影响与土壤含水率有关。对覆盖作物进行耕前割倒作业可解决旋耕作业时在旋耕刀辊上产生的缠绕问题。大量作物残茬置于土壤表层会影响后续作物的播种质量和出芽率,所以对于干物质量大的覆盖作物不宜直接采用旋耕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作物 土壤物理特性 旋耕作业 土壤持水能力 土壤硬度 土壤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作物与耕作法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辜松 小松崎将一 +1 位作者 森泉昭治 牟英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40,共4页
冬季种植覆盖作物结合免耕法构成的保护性耕作法,在冬春季土壤休闲时期可提高土壤含水率,抑制土壤风蚀,回收土壤残留氮素;在夏季作物栽培时期仍可提高土壤的含水率,抑制土壤有机质下降,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起到土壤保护... 冬季种植覆盖作物结合免耕法构成的保护性耕作法,在冬春季土壤休闲时期可提高土壤含水率,抑制土壤风蚀,回收土壤残留氮素;在夏季作物栽培时期仍可提高土壤的含水率,抑制土壤有机质下降,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团粒结构,起到土壤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作物 免耕法 土壤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丝状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昭日格图 陆洪省 +2 位作者 李桂江 小松崎将一 太田宽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87-2293,共7页
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茨城大学农学部田间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农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2004年5月、10月和2005年5月、10月)对农田采取旋耕、梨耕和免耕处理,并在每一耕作处理区分别种植黑麦(Secale cereale L.)、毛野豌豆(Vicia ... 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茨城大学农学部田间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农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2004年5月、10月和2005年5月、10月)对农田采取旋耕、梨耕和免耕处理,并在每一耕作处理区分别种植黑麦(Secale cereale L.)、毛野豌豆(Vicia villosa Roth)和杂草(休闲处理对照区),来研究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中真菌生物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免耕处理区,覆盖黑麦、毛野豌豆和杂草的土壤表层(0-10cm)中,其真菌的生物量均分别高于相应覆盖物的深层土壤(10-30cm)中真菌的生物量,并且覆盖黑麦的土壤表层中真菌的生物量比覆盖毛野豌豆的高很多,在2004年5月和10月测得的土壤表层中,覆盖黑麦的真菌生物量分别是覆盖毛野豌豆的1.2和1.8倍,在2005年5月和10月,分别是1.6和1.2倍。对旋耕和梨耕处理区,在不同深度的土层和覆盖物的条件下,真菌生物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从上述结果,不同的耕作方式和覆盖不同的作物都会影响土壤中真菌的生物量,并且,免耕和覆盖黑麦相结合,对土壤表层中的真菌生物量影响最为显著。另外,在不同的土壤层之间,表层中的真菌生物量要高于深层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作物 耕作方法 真菌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驾驶员作业强度对其生理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金武 小松崎将一 森泉昭治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51,共4页
驾驶拖拉机作业时,驾驶员的作业强度与生理负荷随着拖拉机的转向机构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该研究基于拖拉机两种不同的转向机构,对被测试人员实际作业时的心率和氧气的消耗量等指标进行测试,获得了不同的转向机构下被测试人员的心理... 驾驶拖拉机作业时,驾驶员的作业强度与生理负荷随着拖拉机的转向机构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该研究基于拖拉机两种不同的转向机构,对被测试人员实际作业时的心率和氧气的消耗量等指标进行测试,获得了不同的转向机构下被测试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被测人员随着不同转向机构其作业的强度也发生了变化。试验结果为设计新型的拖拉机的各系统提供了驾驶人员自身的数据,同时为改进现有的拖拉机的各系统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负荷 拖拉机 转向机构 作业强度 心率 氧气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