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败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尉捷
王丹
王育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026-2030,共5页
目的:优化败酱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败酱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
目的:优化败酱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败酱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5,多糖提取率为(3.42±0.27)%。多糖对1,1-二苯基-2-吡啶酰肼(DPPH)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相对不明显。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具有较强抗DPPH活性的败酱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
多糖
提取条件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丙酮丁醇梭菌ATCC824不同产物阶段膜蛋白质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雪
尉捷
+1 位作者
张亚兰
王雪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22-26,共5页
建立丙酮丁醇梭菌在产酸阶段和产有机溶剂阶段的膜蛋白质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了该菌在产酸阶段和产有机溶剂阶段的膜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后,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不同生长阶段膜蛋白质组存在明显差异,经质...
建立丙酮丁醇梭菌在产酸阶段和产有机溶剂阶段的膜蛋白质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了该菌在产酸阶段和产有机溶剂阶段的膜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后,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不同生长阶段膜蛋白质组存在明显差异,经质谱鉴定发现9个差异蛋白质,其中3个在产酸阶段高表达,6个在产有机溶剂阶段高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大部分蛋白含有明确的膜定位信息。产酸阶段高表达蛋白多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而产有机溶剂阶段高表达蛋白功能分布相对复杂。丙酮丁醇梭菌在不同产物阶段的差异膜蛋白被成功鉴定,它们可能在不同产物阶段的转换和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丁醇梭菌
双向电泳
膜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败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尉捷
王丹
王育林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城市学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026-203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3292)——五味子乙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
文摘
目的:优化败酱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败酱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100℃,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5,多糖提取率为(3.42±0.27)%。多糖对1,1-二苯基-2-吡啶酰肼(DPPH)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相对不明显。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具有较强抗DPPH活性的败酱多糖。
关键词
败酱
多糖
提取条件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Patrinia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condi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丙酮丁醇梭菌ATCC824不同产物阶段膜蛋白质组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白雪
尉捷
张亚兰
王雪涵
机构
北京城市学院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22-26,共5页
基金
2015北京市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资助
文摘
建立丙酮丁醇梭菌在产酸阶段和产有机溶剂阶段的膜蛋白质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了该菌在产酸阶段和产有机溶剂阶段的膜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后,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不同生长阶段膜蛋白质组存在明显差异,经质谱鉴定发现9个差异蛋白质,其中3个在产酸阶段高表达,6个在产有机溶剂阶段高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大部分蛋白含有明确的膜定位信息。产酸阶段高表达蛋白多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而产有机溶剂阶段高表达蛋白功能分布相对复杂。丙酮丁醇梭菌在不同产物阶段的差异膜蛋白被成功鉴定,它们可能在不同产物阶段的转换和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
关键词
丙酮丁醇梭菌
双向电泳
膜蛋白质组学
Keywords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2-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membrane proteomics
分类号
Q9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Q939.97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败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尉捷
王丹
王育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丙酮丁醇梭菌ATCC824不同产物阶段膜蛋白质组比较
白雪
尉捷
张亚兰
王雪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