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聚对1-辛烯Ziegler-Natta聚合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封麟先 邱永兴 +1 位作者 郑文 杨士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7,共7页
研究了络合Ⅱ型 TiCl_3经1-辛烯预聚处理后用于1-辛烯聚合的聚合动力学规律。通过改变预聚条件,得到了两种类型的动力学曲线。发现预聚过程中催化剂 TiCl_(?)颗粒逐渐破碎,而破碎程度又取决于预聚条件,解释了导致不同类型动力学曲线的... 研究了络合Ⅱ型 TiCl_3经1-辛烯预聚处理后用于1-辛烯聚合的聚合动力学规律。通过改变预聚条件,得到了两种类型的动力学曲线。发现预聚过程中催化剂 TiCl_(?)颗粒逐渐破碎,而破碎程度又取决于预聚条件,解释了导致不同类型动力学曲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 预聚 聚合 动力学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辛烯/戊烯-4-醇-1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封麟先 项茂良 +1 位作者 董为民 范志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609-1612,共4页
合成了极性单体4-戊烯氧基三甲基硅烷.在络合Ⅱ型TiCl_(3)/Al(i-Bu)_3催化体系下,该单体与1-辛烯共聚.进一步酸化水解,得到了不同羟基含量的1-辛烯、戊烯-4-醇-1共聚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聚合条件对... 合成了极性单体4-戊烯氧基三甲基硅烷.在络合Ⅱ型TiCl_(3)/Al(i-Bu)_3催化体系下,该单体与1-辛烯共聚.进一步酸化水解,得到了不同羟基含量的1-辛烯、戊烯-4-醇-1共聚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聚合条件对共聚反应的影响,测得竞聚率为r_1(辛)=2.28士0.15,r_2(极)=0.47土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性单体 辛烯 共聚物 戊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异丁基铝—水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研究
3
作者 封麟先 丁兴者 +1 位作者 林兆岚 杨士林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5期684-690,共7页
本文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烷基铝化合物和水组成的催化体系引发极性单体MA,MMA,VA聚合的不同结果。着重研究了三异丁基铝—水体系催化丙烯酸甲酯(MA)聚合的规律。并根据体系的紫外光谱及其它的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引发机理。
关键词 丙烯酸甲酯 聚合 催化 活性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聚合物溶液性质及其乳液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徐祖顺 封麟先 +2 位作者 易昌凤 陈永春 程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共4页
综述了两亲聚合物溶液性质以及作为乳化剂的乳液聚合研究进展和现状,介绍了两亲聚合物溶液的特殊性质,阐述了作为乳化剂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两亲聚合物 乳液聚合 高聚物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生物活性功能基聚醚氨酯的表面自由能与表面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宝林 b计剑 +2 位作者 季任天 邱永兴 封麟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4-388,共5页
利用 Captive bubble水相接触角技术对一系列负载生物活性功能基的聚醚氨酯溶液成膜后进行静态水相接触角研究 ,得到了材料 -水界面自由能γSW及其非极性部分γd SV和极性部分γpSV的贡献 .结果表明 ,对于负载不同生物功能基的聚醚氨酯 ... 利用 Captive bubble水相接触角技术对一系列负载生物活性功能基的聚醚氨酯溶液成膜后进行静态水相接触角研究 ,得到了材料 -水界面自由能γSW及其非极性部分γd SV和极性部分γpSV的贡献 .结果表明 ,对于负载不同生物功能基的聚醚氨酯 ,材料表面的水相静态接触角 θ以及 γSW、γd SV、γp SV与材料中 PEO含量有关 .对磺化 PEU,随材料本体和表面 PEO含量升高 ,γSW升高 .磺化 PEU的侧链末端分别接有 Lys或 Tyr可使γSW下降 .采用血小板粘附实验和凝血时间实验对合成的生物功能化抗凝血材料聚氨酯材料进行了初步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结果表明 ,材料抗凝血能力与改性表面的表面能密切相关 ,负载生物活性功能基的聚醚氨酯具有预期的优良血液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功能基 聚醚氨酯 水相接触角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能力 表面自由能 生物材料 抗凝血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氧乙烯-b-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建军 李英顺 +4 位作者 李小琴 张小红 程时远 江雷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1-373,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 In this paper, the self-assembly of PS 43-b-PEO 45-b-PS 43 triblcok copolymer was investigated. The colloids were made by firstly dissolving the copolymer in the common solvents, including THF, 1,4-dioxane, and DMF, then droping water into the corresponding copolymer solution to induce the self-assembly. The aggregates prepared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TEM and AFM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lf-assembled vesicles were formed when THF and 1,4-dioxane were used as the common solvents to dissolve the copolymer, comparatively, using DMF as the common solvent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spherical aggregates. The self-assembled aggregates observed, possessing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could be used as either the nanostructures themselves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s, separations, catalysts, and so on, or templates or building blocks for more complex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 三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囊泡 分子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BT结晶过程Avrami方程的探讨 被引量:38
7
作者 边界 叶胜荣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81-1484,共4页
用解偏振光法研究了 PET,PBT以及 PET-PBT,PBT-PBI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温结晶过程 .结果表明 ,Avrami指数 n值和结晶速度常数随条件不同呈明显规律变化 ,且 n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成整数 .由此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n值是一个与晶核中... 用解偏振光法研究了 PET,PBT以及 PET-PBT,PBT-PBI共聚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等温结晶过程 .结果表明 ,Avrami指数 n值和结晶速度常数随条件不同呈明显规律变化 ,且 n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成整数 .由此提出了这样的假设 :n值是一个与晶核中结晶生长点数目相关的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酯 结晶动力学 Avrami方程 PET P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原位复合生物医用功能材料的研究(Ⅰ)──材料的合成和表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计剑 封麟先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96-2201,共6页
采用大分子单体技术合成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链 ,聚氧乙烯链为侧链 ,末端为白蛋白诱导吸附基团的十八烷基功能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十八烷基聚氧乙烯 .采用变角 X光电子能谱和表面接触角研究了该功能聚合物在空气和水界面的... 采用大分子单体技术合成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链 ,聚氧乙烯链为侧链 ,末端为白蛋白诱导吸附基团的十八烷基功能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十八烷基聚氧乙烯 .采用变角 X光电子能谱和表面接触角研究了该功能聚合物在空气和水界面的性质 .结果表明 ,在聚合物 -空气界面 ,十八烷基聚氧乙烯( SPEO)的表面含量随表面层厚度的降低而升高 ,并在表面发生高度富集 .在聚合物 -水界面 ,聚合物表面重组行为较弱 ,形成了高 SPEO含量的疏水表面 ,该 SPEO尾形结构表面预期可发挥聚氧乙烯和十八烷基的协同作用 ,形成白蛋白原位复合的生物医用功能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原位复合 生物医用功能材料 合成 表面结构 血液相容性 两亲接枝共聚物 大单体技术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高分子微球 被引量:10
9
作者 闫翠娥 徐章煌 +1 位作者 程时远 封麟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综述了生物活性物质在功能高分子微球上的固定化研究进展,着重阐述共价结合法的最新进展———定向共价结合;功能高分子微球的制备、表征;以及生物活性高分子微球的性质、应用等。
关键词 高分子微球 生物活性物质 共价固定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相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多分散性(Ⅰ)——钛催化体系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范志强 封麟先 杨士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681-1685,共5页
对TiCl_3及TiCl_4/MgCl_2-Al(C_2H_5)_3(或Al(i-C_4H_9)_3、Al(C_2H_5)_2Cl)催化体系合成的聚辛烯的分子量分布用SchulzeFlory“最可几分布”函数作拟合处理,将各种聚合条件下的实测分布分成了3~5个“最可几分布”的叠加,催化剂结构及... 对TiCl_3及TiCl_4/MgCl_2-Al(C_2H_5)_3(或Al(i-C_4H_9)_3、Al(C_2H_5)_2Cl)催化体系合成的聚辛烯的分子量分布用SchulzeFlory“最可几分布”函数作拟合处理,将各种聚合条件下的实测分布分成了3~5个“最可几分布”的叠加,催化剂结构及聚合条件对这些“最可几分布”峰的位置、大小的影响较有规律,表明每个峰对应于一种活性中心。还测定了聚辛烯各级分的活性中心浓度。对各活性中心的差异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活性中心 多分散性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为主单体的烯烃共聚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青山 冯连芳 +3 位作者 张立锋 王凯 张玉清 封麟先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66-675,共10页
根据冷模研究结果,设计了一套研究半连续烯烃气相聚合的反应器,其温度、压力控制及反应速率的测定完全能够达到催化剂性能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的要求。通过试验发现,在烯烃共聚合金工艺气相聚合中,反应速率分为反应控制和扩散控制两个... 根据冷模研究结果,设计了一套研究半连续烯烃气相聚合的反应器,其温度、压力控制及反应速率的测定完全能够达到催化剂性能评价和动力学研究的要求。通过试验发现,在烯烃共聚合金工艺气相聚合中,反应速率分为反应控制和扩散控制两个阶段,其中反应控制阶段的撤热是气相聚合反应器设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聚合 反应器 丙烯 烯烃 共聚合金 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同少量丁烯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12
作者 徐君庭 封麟先 +1 位作者 谢涛 杨士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46,共3页
用负载型Ziegler-Nata催化剂合成了丙烯同少量丁烯的共聚物,考察了单体进料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此体系存在“共单体效应”。对所得聚合物用13C-NMR、IR和DSC等方法进行了表征。13C-NMR结果表明,... 用负载型Ziegler-Nata催化剂合成了丙烯同少量丁烯的共聚物,考察了单体进料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此体系存在“共单体效应”。对所得聚合物用13C-NMR、IR和DSC等方法进行了表征。13C-NMR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结构是单个丁烯单元孤立地分散在连续的聚丙烯链节中。通过DSC发现随着共聚物中丁烯含量的增加,γ-晶型增多,共聚物的熔融温度下降,熔融范围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丙烯 丁烯 共聚物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聚合高效负载型Ziegler-Nata催化剂 Ⅰ.内给电子化合物的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君庭 封麟先 杨士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对丙烯聚合负载型催化剂中内给电子化合物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内给电子化合物对催化剂形态、钛含量、活性和产物等规度的影响。催化剂的红外结果表明,内给电子化合物与镁原子和钛原子都发生作用。内给电子化合物使催化剂形态规整、... 对丙烯聚合负载型催化剂中内给电子化合物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内给电子化合物对催化剂形态、钛含量、活性和产物等规度的影响。催化剂的红外结果表明,内给电子化合物与镁原子和钛原子都发生作用。内给电子化合物使催化剂形态规整、颗粒变大。催化剂的钛含量随内给电子化合物的加入而降至一恒定值。同时,内给电子化合物使催化剂活性降低,但提高聚合产物的等规度。另外,发现芳香双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化合物时同外给电子化合物DPDMS有较好的搭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丙烯 内给电子化合物 聚合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氧乙烯功能基复合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Ⅰ)──聚氨酯-接枝-十八烷基聚氧乙烯 被引量:16
14
作者 计剑 季任天 +2 位作者 邱永兴 陈宝林 封麟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4-818,共5页
通过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和环氧氯丙烷的封端反应制备了α-环氧基-ω-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大单体.并采用BF3·Et2O引发THF和大单体共聚合,得到了梳状的十八烷基聚氧乙烯接枝共聚醚.以该共聚醚为软段合成了十八烷基和聚氧... 通过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和环氧氯丙烷的封端反应制备了α-环氧基-ω-十八烷基聚氧乙烯大单体.并采用BF3·Et2O引发THF和大单体共聚合,得到了梳状的十八烷基聚氧乙烯接枝共聚醚.以该共聚醚为软段合成了十八烷基和聚氧乙烯复合修饰的聚氨酯(PEU-g-PEO-C18).通过血小板粘附试验对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具有选择性吸附白蛋白功能的十八烷基和PEO复合修饰聚氨酯,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材料 抗感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分子量对PET-PEG共聚物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晓松 叶胜荣 +1 位作者 涂克华 封麟先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8-41,共4页
通过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不同PEG分子量的PET-PEG共聚物,其中PEG含量占7%(相对于DMT质量比),以DSC、解偏振光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结晶速度。结果表明PEG的引入能有效地增加分子链柔性,改善结晶性能,... 通过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不同PEG分子量的PET-PEG共聚物,其中PEG含量占7%(相对于DMT质量比),以DSC、解偏振光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结晶速度。结果表明PEG的引入能有效地增加分子链柔性,改善结晶性能,尤其PEG分子量为4000时,结晶速度得以大大提高,温度为110℃时,PET-PEG4000结晶速度仅1min,电镜分析表明共聚物中的PEG分子量提高有助于分子链的有序性提高,从而加速结晶,但同时也会引起分子链缠结,从X衍射图谱上,可以看出PEG在结晶过程中并不进入PET晶格中,它只起到诱导结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PEG 结晶速度 共聚酯 缩聚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本体自由基共聚合反应机理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宇平 封麟先 +1 位作者 杨士林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84-1887,共4页
应用络合-解离模型和络合参与模型,证明在70~140℃区间内苯乙烯-马来酸酐本体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属于络合-解离机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而络合-参与模型与实验数据偏差较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络合物分子的聚合反应... 应用络合-解离模型和络合参与模型,证明在70~140℃区间内苯乙烯-马来酸酐本体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属于络合-解离机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而络合-参与模型与实验数据偏差较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络合物分子的聚合反应活性提高,链端自由基对组成络合物分子的单体选择性增强,生成交替共聚物的程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共聚 苯乙烯 马来酸酐 共聚 自由聚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嵌段为亲水性的BAB型三嵌段共聚物水溶液中初级聚集体的二次聚集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建军 杨子刚 +3 位作者 程时远 江雷 封麟先 范志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6-169,共4页
采用 TEM和 AFM研究了 PS(聚苯乙烯 ) 4 3 - b- PEO (聚氧乙烯 ) 4 5 - b- PS43 和 PS39- b- P4 VP(聚 4 -乙烯基吡啶 ) 98- b- PS3 9三嵌段共聚物在水介质中的球形胶束、囊泡和蠕虫状胶束之间的二次聚集行为 .实验发现 ,初级聚集体的... 采用 TEM和 AFM研究了 PS(聚苯乙烯 ) 4 3 - b- PEO (聚氧乙烯 ) 4 5 - b- PS43 和 PS39- b- P4 VP(聚 4 -乙烯基吡啶 ) 98- b- PS3 9三嵌段共聚物在水介质中的球形胶束、囊泡和蠕虫状胶束之间的二次聚集行为 .实验发现 ,初级聚集体的二次聚集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 .对称性的初级聚集体 ,如球形胶束和囊泡 ,其二次聚集表现出球形对称性 ;而非对称性初级聚集体 (如蠕虫状胶束 )二次聚集开始倾向于非对称性 .BA B型的嵌段设计有利于初级聚集体的二次聚集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 BAB型三嵌段共聚物 初级聚集体 二次聚集 囊泡 自组装 胶体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鞣剂及鞣制机理综述 被引量:30
18
作者 王伟 马建中 +2 位作者 杨宗邃 胡耿源 封麟先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27-32,共6页
本文对皮革鞣剂与鞣制机理作了回顾,特别对铬鞣、植鞣和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的现状与发展作了综述,作者对发展和研究皮革鞣剂及鞣制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鞣剂 鞣制机理 皮革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的聚丙烯等规度分布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君庭 封麟先 杨士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734-1735,共2页
Polypropylene samples prepared with suppor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s were fractionated with temperature rising elution fractionation(TREF) technique and the tacticity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ypropylene samples prepared with suppor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s were fractionated with temperature rising elution fractionation(TREF) technique and the tacticity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polypropylene sample has a broad tacticity distribution when there exists no electron donor in the catalyst. the mutiple maximal wi(%)/At values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plural active sites in the catalyst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electron donors can narrow the tacticity distribution of PP.When external and internal electron donors are present in the catalysts, the obtained PP has the narrowest tacticity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聚丙烯 分级 等规度分布 负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纤新材料——PTT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叶胜荣 边界 封麟先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75-378,共4页
聚对苯二甲酸 1 ,3丙二醇酯 (PTT)是一种新型聚酯材料 ,因具有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纤维 (服用材料、地毯等 )、工程塑料等领域 ,是目前国际上合纤新品种开发的热点。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PTT的合成、结构。
关键词 PTT 合成 结构 物理化学物理 应用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