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掺杂对Li_(1.167)Ni_(0.4)Mn_(0.383)Co_(0.05)O_2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寇艳娟 韩恩山 +1 位作者 朱令之 刘丽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结合固相反应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167)Ni_(0.4-x)Mn_(0.383)Co_(0.05)Ti_xO_2(x=0、0.02、0.04、0.06和0.08)。通过XRD、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Ti... 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结合固相反应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167)Ni_(0.4-x)Mn_(0.383)Co_(0.05)Ti_xO_2(x=0、0.02、0.04、0.06和0.08)。通过XRD、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Ti掺杂量x对产物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Ti掺杂可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Li_(1.167)Ni_(0.36)Mn_(0.383)Co_(0.05)Ti_(0.04)O_2材料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以0.1 C在2.0~4.8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6.6 m Ah/g,循环1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锂材料 Ti掺杂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钒锂复合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忠爱 朱令之 +1 位作者 韩恩山 寇艳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6-279,共4页
以Li2CO3、NH4H2PO4、Fe2O3、V2O5和C12H22O11为原料,用碳热还原法合成x Li Fe PO4·y Li3V2(PO4)3/C正极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XRD和SEM分析考察复合材料配比和煅烧温度对性能的影响。x∶y=5∶1,在700℃下煅烧... 以Li2CO3、NH4H2PO4、Fe2O3、V2O5和C12H22O11为原料,用碳热还原法合成x Li Fe PO4·y Li3V2(PO4)3/C正极复合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XRD和SEM分析考察复合材料配比和煅烧温度对性能的影响。x∶y=5∶1,在700℃下煅烧10 h所得复合材料,XRD衍射峰强度大、特征峰明显,结晶度高;以0.1 C在2.0~4.9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25.8 m Ah/g,以1.0 C循环10次,容量保持率为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iFePO4·yLi3V2(PO4)3/C 碳热还原法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合成条件对LiNi0.5MnO3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丽丽 韩恩山 +1 位作者 朱令之 寇艳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5-308,共4页
以氨水为络合剂、NaOH为沉淀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O_3。研究前驱体合成时过渡金属离子浓度和反应溶液pH值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过渡金属离子浓度为1.5 mol/L、反应溶液pH值为1... 以氨水为络合剂、NaOH为沉淀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O_3。研究前驱体合成时过渡金属离子浓度和反应溶液pH值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过渡金属离子浓度为1.5 mol/L、反应溶液pH值为11.0。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在2.2~5.0 V充放电,0.1 C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8.6 mAh/g,库仑效率为85.3%,以0.2 C循环20次,容量保持率为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0.5MnO_3 共沉淀法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