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干旱内陆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分析——以新疆自治区台兰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栋元
赵成义
+2 位作者
魏恒
寇思勇
彭冬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8,共7页
从干旱区台兰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在确定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台兰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定量模型,估算了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的规模。计算结果表明,台兰河平原区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为4.146×108m3,...
从干旱区台兰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在确定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台兰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定量模型,估算了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的规模。计算结果表明,台兰河平原区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为4.146×108m3,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372×108m3,最适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983×108m3,分别占台兰河平原区水资源总量(8.121×108m3)的51.05%,29.21%和36.73%。在不考虑河流输沙需水量的情况下,台兰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平均为1.440×108m3。在考虑输沙需水量的情况下,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平均为2.604×108m3。明确了在确定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时,必须考虑研究区环境状况和生态保护目标,从而在不同区域和用水部门间进行调配,并针对流域不同的生态系统状况和对应生态系统类型确定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内陆河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
台兰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内陆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分析——以新疆自治区台兰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栋元
赵成义
魏恒
寇思勇
彭冬梅
机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河北省冶金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准噶尔荒漠梭梭植物构型及其对水分的响应与适应研究"(30900180)
国家重点基金项目"胡杨林生态格局与过程对洪水漫溢
+5 种基金
人工灌溉的响应与调控"(40830640)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973)发展计划项目"绿洲化的水
土
气
生过程及其相互作用机制"(2009CB421302)
水利部公益性项目(201001060)
文摘
从干旱区台兰河流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出发,在确定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台兰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定量模型,估算了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的规模。计算结果表明,台兰河平原区最大生态环境需水量为4.146×108m3,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372×108m3,最适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983×108m3,分别占台兰河平原区水资源总量(8.121×108m3)的51.05%,29.21%和36.73%。在不考虑河流输沙需水量的情况下,台兰河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平均为1.440×108m3。在考虑输沙需水量的情况下,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平均为2.604×108m3。明确了在确定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时,必须考虑研究区环境状况和生态保护目标,从而在不同区域和用水部门间进行调配,并针对流域不同的生态系统状况和对应生态系统类型确定了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关键词
干旱区
内陆河流域
生态环境需水
台兰河流域
Keywords
arid regions
inland river basin
eco-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
Tailan River Basi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干旱内陆河流域平原区生态环境需水分析——以新疆自治区台兰河流域为例
孙栋元
赵成义
魏恒
寇思勇
彭冬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