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氏七鳃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晓光 于伟君 +7 位作者 李军 石俊艳 魏宏祥 宣明春 寇凌霄 齐鹤 刘勇 吴瑞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采用流水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雷氏七鳃鳗变态前后及以规格为标准分类的大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成鳗大)、小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成鳗小)、大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幼鳗大)和小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采用流水和静水呼吸室法,测定雷氏七鳃鳗变态前后及以规格为标准分类的大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Lampetra reissneri(成鳗大)、小规格成年雷氏七鳃鳗(成鳗小)、大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幼鳗大)和小规格幼年雷氏七鳃鳗(幼鳗小)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成鳗大(8.59g±0.20 g)、成鳗小(5.42 g±0.10 g)和幼鳗小(5.27 g±0.17 g)的耗氧率存在昼夜变化;其中成鳗大的最高耗氧率(0.167 mg/g.h±0.022 mg/g.h)、最低耗氧率(0.035 mg/g.h±0.003 mg/g.h)与成鳗小的最高耗氧率(0.192 mg/g.h±0.036 mg/g.h)、最低耗氧率(0.051 mg/g.h±0.016 mg/g.h)均出现在8:00和16:00;幼鳗小的最高耗氧率(0.119 mg/g.h±0.027 mg/g.h)和最低耗氧率(0.038mg/g.h±0.013 mg/g.h)分别出现在18:00和14:00。在1~20℃时,雷氏七鳃鳗的耗氧率与水温呈正相关,成鳗大(10.45 g±0.13 g)的关系式为Y大=0.0254X0.9115(R2=0.8516),成鳗小(4.65 g±0.07 g)的关系式为Y小=0.0272X0.9406(R2=0.8840);而幼鳗小(5.92 g±0.05 g)的耗氧量、耗氧率随着水温的升高,呈波浪式上升。在1~15℃时,成鳗大(10.67 g±0.18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降低,其关系式为Y大=0.2224X-0.3945(R2=0.9710),在15~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上移,窒息点曲线呈"V"字型;在1~10℃时,成鳗小(5.46 g±0.12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上升而降低,关系式为Y小=0.4427X-0.6561(R2=0.8866),在10~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1~15℃时,幼鳗小(5.74±0.83 g)的窒息点随着水温的上升而降低,在15~20℃时,其窒息点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关系式为Y幼=0.3008X-0.4003(R2=0.8581)(P〈0.05)。体质量不同的成鳗大(10.10 g±0.13 g)与成鳗小(4.79 g±0.08 g)的耗氧量差异显著(P〈0.05),而耗氧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不同的幼鳗大(7.60 g±0.15 g)与幼鳗小(4.79 g±0.09 g)的耗氧量和耗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氏七鳃鳗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双台子河渔业水质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光 于伟君 +3 位作者 石俊艳 宣明春 寇凌霄 齐鹤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31,共5页
双台子河是辽宁省重要渔业水域之一。2002~2008年对该河段进行了7年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双台子河各段面均超渔业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钾指数、非离子氨、石油类、挥发酚等。依据《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及《地表水环境质... 双台子河是辽宁省重要渔业水域之一。2002~2008年对该河段进行了7年的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双台子河各段面均超渔业水质标准,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钾指数、非离子氨、石油类、挥发酚等。依据《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高锰酸钾指数、非离子氨、石油类、挥发酚均值分别超标1.3、3.3、1.6、4.8倍;而重金属污染较轻,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双台子河 渔业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葠窝水库水质现状与渔业性能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齐鹤 于伟君 +5 位作者 石俊艳 王晓光 寇凌霄 魏洪祥 宣明春 刘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3,共5页
近年来,葠窝水库流域综合管理提高了水库水质状况,为了给下一步的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2008-2009年对葠窝水库6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葠窝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水质状况总... 近年来,葠窝水库流域综合管理提高了水库水质状况,为了给下一步的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在2008-2009年对葠窝水库6个代表性断面进行了4次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并采用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对葠窝水库水质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水质状况总体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为非离子氨和重金属铜,其他指标正常。采用流域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水库总体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水库水质指数为4.33,为Ⅳ类水质;综合考虑水库理化特征、库龄和形态等,评价葠窝水库属中营养类型。通过对葠窝水库进行渔业水质分析发现,库区大部分地区符合水产养殖基本要求,建议在局部科学发展渔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葠窝水库 水质 综合评价 渔业水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鳜的人繁及养殖试验(上)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大明 吴瑞兰 +2 位作者 赵晓临 寇凌霄 骆小年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0-31,共2页
我院于2004年接受了辽宁省科技厅下达的北方淡水优质野生经济鱼类高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对鸭绿江流域野生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及栖息繁殖的自然环境做了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斑鳜(图见彩中插2)的习性及栖息的自然条件。模拟其自然条件进... 我院于2004年接受了辽宁省科技厅下达的北方淡水优质野生经济鱼类高效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对鸭绿江流域野生斑鳜的生物学特性及栖息繁殖的自然环境做了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了斑鳜(图见彩中插2)的习性及栖息的自然条件。模拟其自然条件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初获成功。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试验 斑鳜 高效养殖技术 自然环境 人工繁殖 生物学特性 鸭绿江流域 经济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洪祥 王兴兵 +4 位作者 寇凌霄 张涛 蒋湘辉 徐浩然 刘勇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5期320-326,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水丰水库浮游动物资源现状,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于2015—2019年对该水库进行了5年的采样调查。调查结果:共检测到浮游动物32种,隶属于3门4纲21属;种类数最多的为轮虫类,共18种,占种类总数的56.3%,其次为桡足类,共6种... 为进一步了解水丰水库浮游动物资源现状,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于2015—2019年对该水库进行了5年的采样调查。调查结果:共检测到浮游动物32种,隶属于3门4纲21属;种类数最多的为轮虫类,共18种,占种类总数的56.3%,其次为桡足类,共6种,占18.8%,枝角类5种,占15.6%,原生动物3种,占9.4%;各季节浮游动物丰度平均值为秋季(82 ind./L)>夏季(29 ind./L)>初冬(15 ind./L)>春季(13 ind./L),各监测站位丰度平均值为大坝(65 ind./L)>振江镇(37 ind./L)>碑碣子村(36 ind./L)>沿江村(32 ind./L)>浑江口(7 ind./L);各季节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值为秋季(0.60 mg/L)>夏季(0.30 mg/L)>初冬(0.26 mg/L)>春季(0.06 mg/L),各监测站位生物量平均值为振江镇(0.72 mg/L)>碑碣子村(0.29 mg/L)>大坝(0.27 mg/L)>沿江村(0.24 mg/L)>浑江口(0.07 mg/L);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秋季(2.01)>夏季(1.57)>初冬(1.53)>春季(1.15)。调查结果显示,水丰水库水体处于贫营养~中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丰水库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鳜的人繁及养殖试验(下)
6
作者 夏大明 吴瑞兰 +2 位作者 赵晓临 寇凌霄 骆小年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29,共1页
(1)池塘主养:选择面积2.6公顷,池深3米,底泥不超过20厘米,保水性能好,进排水方便的池塘为主养塘。配套2倍面积的饵料鱼培育池,每池配一台3千瓦增氧机。4月初彻底清塘后,先注水1米深,7天后先放入4万尾25-35克/尾的鲤、鲫鱼苗,
关键词 养殖试验 斑鳜 池塘主养 保水性能 培育池 饵料鱼 增氧机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