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梁预应力波纹管压浆密实度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密士文 朱自强 +1 位作者 彭凌星 李广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78-2384,共7页
在室内模型和试验梁上进行大量的超声阵列检测试验,研究影响检测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添加高阻尼材料的方法,压制直达波和面波的干扰;通过透射波首波起跳时间和频谱分析,总结塑料和金属波纹管压浆存在缺陷时的透射波波场响应特征;利用... 在室内模型和试验梁上进行大量的超声阵列检测试验,研究影响检测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通过添加高阻尼材料的方法,压制直达波和面波的干扰;通过透射波首波起跳时间和频谱分析,总结塑料和金属波纹管压浆存在缺陷时的透射波波场响应特征;利用合成聚焦成像技术对反射波进行成像。通过这种反射和透射相结合的试验检测方法,在对压浆不密实区域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波纹管 压浆密实度 超声波 波场特征 合成聚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控震源的深部矿体微弱信号增强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密士文 朱自强 彭凌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88-2395,共8页
为有效探测深部矿体,研究地震波微弱信号增强技术至关重要。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不同震源激发方式产生的地震波场响应进行数值模拟。震源方向特征、单炮记录和单道反射波的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震源和组合震源,相控震源可以明显改变地震... 为有效探测深部矿体,研究地震波微弱信号增强技术至关重要。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不同震源激发方式产生的地震波场响应进行数值模拟。震源方向特征、单炮记录和单道反射波的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震源和组合震源,相控震源可以明显改变地震波场能量的分布,增强深部矿体微弱的反射信号。延迟参数不同,对微弱信号的增强能力也不同,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合适的延迟参数。总体来说,相控震源可以为深部矿体勘探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体 相控 地震波 数值模拟 微弱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衰减特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朱自强 喻波 +2 位作者 密士文 余涛 周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900-3907,共8页
为研究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和衰减特征,建立基于细观结构的数值混凝土模型,利用黏弹性声波方程模拟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通过对不同参数模型的模拟,研究骨料、孔隙和钢筋对超声波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的孔隙虽然很... 为研究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和衰减特征,建立基于细观结构的数值混凝土模型,利用黏弹性声波方程模拟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通过对不同参数模型的模拟,研究骨料、孔隙和钢筋对超声波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的孔隙虽然很小,但它们是引起超声波能量衰减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凝土的黏滞性是超声波能量衰减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它导致超声波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大呈指数衰减;钢筋和骨料对超声波能量衰减不大,但能引起复杂的反射和散射,增加空洞等异常波形识别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超声波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超声检测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自强 密士文 +2 位作者 鲁光银 王凡 周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88-4894,共7页
为了能够准确检测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管道的注浆质量,通过理论分析和超声波的数值模拟,对应用超声波方法进行金属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检测的可行性、测量频率、测线布置方式进行探讨;对采集到的信号,利用傅里叶变换和希尔伯特变换等数据处... 为了能够准确检测混凝土桥梁预应力管道的注浆质量,通过理论分析和超声波的数值模拟,对应用超声波方法进行金属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检测的可行性、测量频率、测线布置方式进行探讨;对采集到的信号,利用傅里叶变换和希尔伯特变换等数据处理方法,从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进行异常特征分析,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异常的位置和规模。证明应用多通道超声波透射法检测金属预应力管道注浆质量是可行的,且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金属预应力管道 注浆质量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的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自强 喻波 +2 位作者 密士文 余涛 肖嘉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521-3530,共10页
为提高预应力管道压浆缺陷的检测效果,利用相控阵进行超声波检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单震源对比,定量计算相控震源对信噪比的提升能力。在压浆缺陷的定量计算方面,利用虚拟动态聚焦成像法进行缺陷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相控阵... 为提高预应力管道压浆缺陷的检测效果,利用相控阵进行超声波检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单震源对比,定量计算相控震源对信噪比的提升能力。在压浆缺陷的定量计算方面,利用虚拟动态聚焦成像法进行缺陷可视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相控阵和波纹管的特征,利用相控震源发射定向超声波,使超声波能量集中在预应力管道附近,可以大大提高有效信号的信噪比,突出空洞等异常体的反射信号;利用本文提出的超声波相控阵法可以解决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的无损检测难题,检测方法易实现,效率较高,检测分辨率可以达到1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超声波 预应力管道 虚拟动态聚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函数对钻孔雷达层析成像的改进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自强 彭凌星 +1 位作者 鲁光银 密士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8-674,共7页
常用的旅行时提取方法在针对大收发角度数据进行提取时,因其低信噪比而显得较为艰难且不够准确。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方法对旅行时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并按角度对数据分类;然后对相同收发角度数据与该角度... 常用的旅行时提取方法在针对大收发角度数据进行提取时,因其低信噪比而显得较为艰难且不够准确。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方法对旅行时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并按角度对数据分类;然后对相同收发角度数据与该角度信噪比最大的数据进行互相关处理并叠加,从而得到该收发角度数据的参考波形;最后根据参考波形的初至波到达时间对该角度数据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每道数据的初至波旅行时。通过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和对RAMAC雷达采集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结果,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论证,与常规旅行时提取法得出的层析成像图相对比,该方法得到的层析成像图更为精确、清晰,能为判断地下异常提供更为有力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雷达 初至波旅行时 大收发角度 层析成像 互相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行时修正的钻孔雷达层析成像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自强 彭凌星 密士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58-2664,共7页
基于钻孔雷达的波幅采用速度层析成像时,大收发角度雷达波幅因其信噪比低,旅行时提取较困难等问题,钻孔雷达雷达波幅层析成像精度不高。通过计算证明电磁波能量是从发射天线中心点传播至末端,再由接收天线末端传播至其中心。依据此传播... 基于钻孔雷达的波幅采用速度层析成像时,大收发角度雷达波幅因其信噪比低,旅行时提取较困难等问题,钻孔雷达雷达波幅层析成像精度不高。通过计算证明电磁波能量是从发射天线中心点传播至末端,再由接收天线末端传播至其中心。依据此传播路径采用互相关函数对旅行时的提取进行优化,并得到相应的电磁波波速。利用优化后的旅行时与波速得到旅行时的修正值,并根据修正后的旅行时进行速度层析成像,将进行旅行时修正的层析成像图与未进行旅行时修正的层析成像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旅行时修正后得到的层析成像结果更加精确,证明对钻孔雷达层析成像的改进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雷达 初至波旅行时 互相关函数 旅行时修正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隧道岩体含水性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彭凌星 朱自强 密士文 《隧道建设》 2010年第3期257-261,共5页
为了综合利用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工程实例,从建立评判集、因素集、求取各因素的相对权重等方面介绍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通过工程实际应用,... 为了综合利用各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结论,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工程实例,从建立评判集、因素集、求取各因素的相对权重等方面介绍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通过工程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法 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岩体含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的可解释性缓丘岭谷地貌滑坡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德亮 陈丹璐 +3 位作者 长林 陈星宇 密士文 李晓琴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19,共18页
研究旨在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通过SHAP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与部分依赖图(Partial Dependence Plot,PDP)对缓丘岭谷地貌区域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内部机制解释,以期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供参考。利用优... 研究旨在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通过SHAP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与部分依赖图(Partial Dependence Plot,PDP)对缓丘岭谷地貌区域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与内部机制解释,以期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提供参考。利用优化随机森林算法对典型缓丘岭谷地区滑坡易发性进行研究,建立缓丘岭谷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特征递归消除算法剔除噪声因子,选取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条件、人类活动5个类型16个因子构建重庆合川区滑坡致灾因子数据库;结合合川区754个历史滑坡点,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因子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根据专家经验法对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进行划分,将研究区的滑坡易发性分为极低、低、中、高、极高5个等级;应用部分依赖图对合川区滑坡发生影响大的因子进行解释和SHAP算法对个体滑坡进行局部解释。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测试集AUC值提高了0.019,证明了特征递归消除算法的有效性;训练集以及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69、0.755,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缓丘缓坡地区在起伏较大地区滑坡密度较大,历史滑坡多集中于高易发地区;滑坡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与复杂性,各致灾因子对滑坡发生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异质性,在缓坡丘陵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高程、岩性3个因子对滑坡发生的影响最大;由SHAP算法对合川白塔坪上山公路滑坡事件进行解释,岩性与高程对滑坡起抑制作用,起伏度、坡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POI核密度促进滑坡发生。综上所述,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递归消除模型在缓丘岭谷区滑坡易发性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通过部分依赖图与SHAP算法对全局滑坡与个体滑坡发生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分析,有利于构建与完善不同地貌环境下滑坡易发性评价因子体系并探究滑坡内部决策机理,可为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估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发性区划 随机森林算法 缓丘岭谷区 特征递归消除算法 部分依赖图 SHA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rehole-GP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ull wave field based on 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ed layer boundary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自强 彭凌星 +1 位作者 鲁光银 密士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64-769,共6页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s the ke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orehole radar.Perfect match layer(PML) was chosen as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PR.But CPML(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 layer) appr...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s the ke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orehole radar.Perfect match layer(PML) was chosen as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PR.But CPML(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 layer) approach that we have chosen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media independent.Beginning with the Maxwell equations in a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numerical formulas of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 method with CPML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ransverse electric(TE) or transverse magnetic(TM) wave are presented in details.Also,there are three models for borehole-GPR simulation.By analyz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features of targets in GPR are obtained,which can provide a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real radar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CPML is well suit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borehole-G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ehole-GPR numerical simulation 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 layer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