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脑卒中与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宿英英
车林海
+1 位作者
王海燕
毛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 了解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 (ALI)的发生、发展过程 ,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1999年 2~ 9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脑卒中并发ALI组 31例 ,男 2 3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7± 8)岁 ;脑卒中未并发ALI...
目的 了解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 (ALI)的发生、发展过程 ,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1999年 2~ 9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脑卒中并发ALI组 31例 ,男 2 3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7± 8)岁 ;脑卒中未并发ALI组 33例 ,男 2 1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2± 10 )岁。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以及急性期脑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高龄、意识障碍、哥拉斯格 匹斯堡昏迷评分 (GCS P)降低、咳嗽反射减弱、吞咽困难、鼻胃管饲、下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等是ALI的重要危险因素 ;性别、脑卒中类型、病前呼吸道疾病史和有无呕吐无统计学意义。ALI组入院第 1天 (脑卒中发病第 1~ 3天 ) ,ALI的发生率为 19% ,入院第 3天增至 81% ,第 5天高达95 %。给氧治疗前 ,动脉血氧分压是判断ALI的重要指标 ;给氧治疗后 ,用氧合指数 (PaO2 /FiO2 )反映ALI状况更为准确合理。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脑功能损伤严重或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 ,ALI发生率明显增高 ,尤其是老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呼吸功能试验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低白蛋白血症30例分析
2
作者
宿英英
高淑凤
+1 位作者
车林海
魏岗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0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发生低白蛋白血症的特点 ,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分析 1998年 12月至1999年 11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 30例脑部疾病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蛋白、血脂、红细胞和血色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发生低白蛋白血症的特点 ,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分析 1998年 12月至1999年 11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 30例脑部疾病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蛋白、血脂、红细胞和血色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入院后第 1、2周并发低白蛋白血症 2 9例 ,白蛋白最低值为 2 3g/L ;(2 )血清总蛋白受到影响 ,16例发生低总蛋白血症 ;(3)血清脂蛋白 (HDL、LDL、apoAl)、血清总胆固醇、血红细胞和血色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4 )部分患者入院当天某些指标已经低于正常界值。结论 低白蛋白血症集中发生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后第 1、2周 ,其他与蛋白代谢相关的指标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低白蛋白血症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症脑损伤后脑功能的评估
3
作者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脑损伤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急性脑缺血时肺脏病理改变及内皮素-1含量变化
被引量:
14
4
作者
卢岩
宿英英
+1 位作者
冯景阳
卢德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缺血早期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内皮素 1(ET 1)含量变化。方法 用栓线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 ,结扎对侧颈总动脉 2 4h ,观察脑与肺病理改变 ,以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T 1含量。结果 ...
目的 探讨脑缺血早期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内皮素 1(ET 1)含量变化。方法 用栓线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 ,结扎对侧颈总动脉 2 4h ,观察脑与肺病理改变 ,以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T 1含量。结果 脑缺血组光镜下观察可见右侧脑缺血区皮质神经元缺氧变性 ;肺泡隔增宽及中性粒细胞渗出。电镜下观察脑缺血组肺泡II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 ,线粒体嵴断裂、消失 ,板层体数量相对减少 ,结构破坏。脑缺血组血浆ET 1(185 .87± 32 .16pg ml)明显增高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T 1含量呈增高趋势 (38.11± 10 .0pg ml)。结论 大鼠急性脑缺血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肺脏病理改变 ,血浆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脑缺血
肺脏
病理改变
内皮素-1
内皮缩血管肽类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钠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张运周
高岱佺
+1 位作者
陈卫碧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ICU重症患者274例,死亡52例,存活222例。将血清钠〉150mmol/L定义为高钠血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ICU重症患者274例,死亡52例,存活222例。将血清钠〉150mmol/L定义为高钠血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患者中高钠血症26例,存活患者2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vs 10.4%,P=0.000)。高钠血症是神经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OR=5.08,95%CI:2.21-11.63,P=0.000)。高钠血症患者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23,P=0.756);高钠血症患者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94,P=0.200)。结论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发生率,而且是神经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且与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血症
危重病
医院死亡率
神经系统疾病
住院时间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电图反应性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
11
6
作者
王琳
宿英英
+1 位作者
李宁
李淑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 应用床边动态脑电图观察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电图反应性 ,建立一种评价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损伤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或格拉斯哥 匹斯堡昏迷评分(GCS P) <2 7分的急性重...
目的 应用床边动态脑电图观察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电图反应性 ,建立一种评价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损伤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或格拉斯哥 匹斯堡昏迷评分(GCS P) <2 7分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床边记录动态脑电图 ,判定刺激后脑电图 (EEG)反应性 ,同时记录GCS和GCS P。结果 双盲法判定EEG反应性的相符性 ,Kappa值 0 .82 3,GCS P评分与EEG反应性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EEG反应性生存预测准确率 88.89% ,死亡预测准确率 72 .73%。GCS P评分生存预测准确率 6 6 .6 7% ,死亡预测准确率 72 .73%。EEG反应性和GCS P评分联合预测比单纯EEG反应性预测准确率没有明显提高。结论 EEG反应性判定标准临床可行。EEG反应性是急性重症脑血管病预后非常好的客观预测指标。EEG反应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GCS P评分 ,尤其是生存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反应性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脑电描记术
脑损伤
脑功能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感诱发电位对脑功能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
16
7
作者
赵红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运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比较SEP与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脑功能损伤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66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SEP动态监测,根据Judson分级标准进行SEP评价。分为重症组和非重...
目的运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比较SEP与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脑功能损伤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66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SEP动态监测,根据Judson分级标准进行SEP评价。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各33例。结果SEP分级和GCS均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SEP级别越高,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经logistic回归分析,SEP分级预测准确率高于GCS。结论分级量化的SEP较临床观察指标敏感、特异,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脑梗塞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重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_(62)P、PAC-1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春梅
张建
+7 位作者
李建新
徐娟
万岁桂
孙雪静
宿英英
沈煜
武欣
卢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4,共2页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的变化。方法 68例患者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SIRS组、SIRS组和MODS组。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的变化。方法 68例患者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SIRS组、SIRS组和MODS组。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别评分;应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阻抗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组CD62P、PAC-1。结果无SIRS组、SIRS组、MODS组患者CD62P、PAC-1随病情加重,绝对值逐渐增加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动态监测危重患者CD62 P、PAC-1水平均可反映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不全
CD62P
PA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量脑电图与脑卒中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经纬
张运周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4-777,共4页
近几十年来,由于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E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的EEG,无论缺血性亦或出血性均缺乏特异性表现,与神经影像检查比较,其在反映病变性质、部位以及大小等方面的劣势明显,特别是...
近几十年来,由于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E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的EEG,无论缺血性亦或出血性均缺乏特异性表现,与神经影像检查比较,其在反映病变性质、部位以及大小等方面的劣势明显,特别是对于幕下梗死的患者。尽管如此,EEG作为能够有效反映脑功能的监测工具,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对于脑血流的变化表现的高度敏感,能够监测脑卒中后继发的癫痫发作,特别是非惊厥性发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脑电描记术
傅里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级标准
被引量:
10
10
作者
赵红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3-284,共2页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1947年由Dawson对遗传性肌阵挛性癫癎的周围神经进行单次刺激时偶然发现的.常规检测的上肢和下肢SEP都是瞬态SEP,瞬态SEP由慢速(1~10次/s)的单个电脉冲重复刺激检出.按检出成分的峰潜伏期长短分为短潜伏期体感诱发...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1947年由Dawson对遗传性肌阵挛性癫癎的周围神经进行单次刺激时偶然发现的.常规检测的上肢和下肢SEP都是瞬态SEP,瞬态SEP由慢速(1~10次/s)的单个电脉冲重复刺激检出.按检出成分的峰潜伏期长短分为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LSEP)和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LLS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参考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
被引量:
7
11
作者
张艳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58-360,共3页
关键词
降血压治疗
急性脑卒中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面积脑梗死的脑电图无δ波的区域性减弱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杨庆林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脑电图(EEG)
大面积脑梗死
区域性
减弱
病变严重程度
δ波
脑血管疾病
影像学检查
DELTA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鼠全脑缺血后脑内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时空表达特点的研究
13
作者
张运周
陈卫碧
+2 位作者
高岱全
刘刚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68-97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损伤前后脑内是否存在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LSD1)及其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26只,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各63只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按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处死时间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损伤前后脑内是否存在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LSD1)及其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26只,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各63只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按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处死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56只(1、6、12h,1、3、7、14、30d),每个时间点7只,对照组7只。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观察大鼠LSD1在各脑区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显示,LSD1在缺血前散在分布各脑区,主要分布于海马及前额区皮质。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后1hLSD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于6h达到小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至缺血再灌注后12h达低点,但齿状回区及CA1区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12h后,不同脑区表现出各自的时间分布特点:齿状回区1d、海马CA1区3d及前额区7dLSD1第2高峰分别为[(13492.7±639.6)个vs(614.1±126.6)个,(2371.1±403.2)个vs(119.3±22.6)个,(1874.7±78.1)个vs(97.4±15.8)个,P<0.01],随后缓慢下降,直至30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正常状态下,LSD1即存在于大鼠海马齿状回区、CA1区及前额区,并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点。从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点推测,LSD1可能在脑损伤后诸多调节通路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免疫组织化学
海马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调节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运周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l, LSD1)是最早发现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对特异性甲基化组蛋白进行去甲基化修饰,逆转组蛋白氨酸甲基化修饰。它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也和其他修饰过程一样...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l, LSD1)是最早发现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对特异性甲基化组蛋白进行去甲基化修饰,逆转组蛋白氨酸甲基化修饰。它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也和其他修饰过程一样,是动态、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细胞凋亡
基因
P53
E2F1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卒中与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24
1
作者
宿英英
车林海
王海燕
毛薇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科委资助!项目 ( 95 3 3 0 40 0 3 )
文摘
目的 了解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 (ALI)的发生、发展过程 ,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1999年 2~ 9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6 4例 ,随机分为脑卒中并发ALI组 31例 ,男 2 3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6 7± 8)岁 ;脑卒中未并发ALI组 33例 ,男 2 1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2± 10 )岁。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以及急性期脑功能指标和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高龄、意识障碍、哥拉斯格 匹斯堡昏迷评分 (GCS P)降低、咳嗽反射减弱、吞咽困难、鼻胃管饲、下呼吸道感染和发热等是ALI的重要危险因素 ;性别、脑卒中类型、病前呼吸道疾病史和有无呕吐无统计学意义。ALI组入院第 1天 (脑卒中发病第 1~ 3天 ) ,ALI的发生率为 19% ,入院第 3天增至 81% ,第 5天高达95 %。给氧治疗前 ,动脉血氧分压是判断ALI的重要指标 ;给氧治疗后 ,用氧合指数 (PaO2 /FiO2 )反映ALI状况更为准确合理。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脑功能损伤严重或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 ,ALI发生率明显增高 ,尤其是老年人。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呼吸功能试验
监护
Keywords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
respiratory function tests
custodial care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低白蛋白血症30例分析
2
作者
宿英英
高淑凤
车林海
魏岗之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河北省迁安首钢矿山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科技项目(953304003)
文摘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发生低白蛋白血症的特点 ,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分析 1998年 12月至1999年 11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 30例脑部疾病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蛋白、血脂、红细胞和血色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入院后第 1、2周并发低白蛋白血症 2 9例 ,白蛋白最低值为 2 3g/L ;(2 )血清总蛋白受到影响 ,16例发生低总蛋白血症 ;(3)血清脂蛋白 (HDL、LDL、apoAl)、血清总胆固醇、血红细胞和血色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4 )部分患者入院当天某些指标已经低于正常界值。结论 低白蛋白血症集中发生在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后第 1、2周 ,其他与蛋白代谢相关的指标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关键词
脑疾病
低白蛋白血症
监护
Keywords
brain disease
hypoalbuminemia
custodial care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症脑损伤后脑功能的评估
3
作者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脑损伤
危险性评估
分类号
R651.1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急性脑缺血时肺脏病理改变及内皮素-1含量变化
被引量:
14
4
作者
卢岩
宿英英
冯景阳
卢德宏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37-340,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脑缺血早期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内皮素 1(ET 1)含量变化。方法 用栓线法阻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 ,结扎对侧颈总动脉 2 4h ,观察脑与肺病理改变 ,以及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T 1含量。结果 脑缺血组光镜下观察可见右侧脑缺血区皮质神经元缺氧变性 ;肺泡隔增宽及中性粒细胞渗出。电镜下观察脑缺血组肺泡II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 ,线粒体嵴断裂、消失 ,板层体数量相对减少 ,结构破坏。脑缺血组血浆ET 1(185 .87± 32 .16pg ml)明显增高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ET 1含量呈增高趋势 (38.11± 10 .0pg ml)。结论 大鼠急性脑缺血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肺脏病理改变 ,血浆ET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脑缺血
肺脏
病理改变
内皮素-1
内皮缩血管肽类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Keywords
cerebral ischemia
endothelins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分类号
R743.3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钠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
10
5
作者
张运周
高岱佺
陈卫碧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1-95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对住院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神经ICU重症患者274例,死亡52例,存活222例。将血清钠〉150mmol/L定义为高钠血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患者中高钠血症26例,存活患者2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vs 10.4%,P=0.000)。高钠血症是神经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OR=5.08,95%CI:2.21-11.63,P=0.000)。高钠血症患者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23,P=0.756);高钠血症患者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94,P=0.200)。结论高钠血症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发生率,而且是神经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且与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呈正相关。
关键词
高钠血症
危重病
医院死亡率
神经系统疾病
住院时间
重症监护病房
Keywords
hypernatremia
critical illness
hospital mortality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length of stay
intensive care units
分类号
R589.4 [医药卫生—内分泌]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电图反应性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
11
6
作者
王琳
宿英英
李宁
李淑娟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53-255,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资助 (95 3 3 0 40 0 3 )
文摘
目的 应用床边动态脑电图观察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脑电图反应性 ,建立一种评价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损伤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或格拉斯哥 匹斯堡昏迷评分(GCS P) <2 7分的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 ,床边记录动态脑电图 ,判定刺激后脑电图 (EEG)反应性 ,同时记录GCS和GCS P。结果 双盲法判定EEG反应性的相符性 ,Kappa值 0 .82 3,GCS P评分与EEG反应性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EEG反应性生存预测准确率 88.89% ,死亡预测准确率 72 .73%。GCS P评分生存预测准确率 6 6 .6 7% ,死亡预测准确率 72 .73%。EEG反应性和GCS P评分联合预测比单纯EEG反应性预测准确率没有明显提高。结论 EEG反应性判定标准临床可行。EEG反应性是急性重症脑血管病预后非常好的客观预测指标。EEG反应性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GCS P评分 ,尤其是生存预测准确率。
关键词
脑电图反应性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脑电描记术
脑损伤
脑功能损伤
预后
Keywords
glasgow coma scal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brain injurie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感诱发电位对脑功能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
16
7
作者
赵红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ICU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基金
北京市科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53304003)
文摘
目的运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评价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比较SEP与临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脑功能损伤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66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SEP动态监测,根据Judson分级标准进行SEP评价。分为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各33例。结果SEP分级和GCS均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SEP级别越高,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经logistic回归分析,SEP分级预测准确率高于GCS。结论分级量化的SEP较临床观察指标敏感、特异,能客观、准确地反映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后。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脑梗塞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分级
预后
Keywords
evoked potentials, somatosensory
brain infarction
Glasgow coma scale
fractionation
prognosi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重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_(62)P、PAC-1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
8
作者
王春梅
张建
李建新
徐娟
万岁桂
孙雪静
宿英英
沈煜
武欣
卢光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4,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的变化。方法 68例患者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SIRS组、SIRS组和MODS组。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分别评分;应用HEMACELL 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阻抗法进行血小板的计数;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组CD62P、PAC-1。结果无SIRS组、SIRS组、MODS组患者CD62P、PAC-1随病情加重,绝对值逐渐增加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动态监测危重患者CD62 P、PAC-1水平均可反映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不全
CD62P
PAC-1
分类号
R473.5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量脑电图与脑卒中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经纬
张运周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4-777,共4页
文摘
近几十年来,由于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EEG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病的EEG,无论缺血性亦或出血性均缺乏特异性表现,与神经影像检查比较,其在反映病变性质、部位以及大小等方面的劣势明显,特别是对于幕下梗死的患者。尽管如此,EEG作为能够有效反映脑功能的监测工具,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对于脑血流的变化表现的高度敏感,能够监测脑卒中后继发的癫痫发作,特别是非惊厥性发作等,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脑电描记术
傅里叶分析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级标准
被引量:
10
10
作者
赵红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CU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83-284,共2页
文摘
体感诱发电位(SEP)是1947年由Dawson对遗传性肌阵挛性癫癎的周围神经进行单次刺激时偶然发现的.常规检测的上肢和下肢SEP都是瞬态SEP,瞬态SEP由慢速(1~10次/s)的单个电脉冲重复刺激检出.按检出成分的峰潜伏期长短分为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MLSEP)和长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LLSEP).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参考标准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
被引量:
7
11
作者
张艳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58-360,共3页
关键词
降血压治疗
急性脑卒中
高血压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面积脑梗死的脑电图无δ波的区域性减弱模式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杨庆林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脑电图(EEG)
大面积脑梗死
区域性
减弱
病变严重程度
δ波
脑血管疾病
影像学检查
DELTA
监测技术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鼠全脑缺血后脑内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时空表达特点的研究
13
作者
张运周
陈卫碧
高岱全
刘刚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病房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68-971,共4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22081)
文摘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损伤前后脑内是否存在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LSD1)及其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26只,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各63只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按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处死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56只(1、6、12h,1、3、7、14、30d),每个时间点7只,对照组7只。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观察大鼠LSD1在各脑区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显示,LSD1在缺血前散在分布各脑区,主要分布于海马及前额区皮质。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后1hLSD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于6h达到小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至缺血再灌注后12h达低点,但齿状回区及CA1区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12h后,不同脑区表现出各自的时间分布特点:齿状回区1d、海马CA1区3d及前额区7dLSD1第2高峰分别为[(13492.7±639.6)个vs(614.1±126.6)个,(2371.1±403.2)个vs(119.3±22.6)个,(1874.7±78.1)个vs(97.4±15.8)个,P<0.01],随后缓慢下降,直至30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正常状态下,LSD1即存在于大鼠海马齿状回区、CA1区及前额区,并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点。从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点推测,LSD1可能在脑损伤后诸多调节通路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脑缺血
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免疫组织化学
海马
再灌注损伤
Keywords
brain ischemia
histone-lysine N-methyhransferase
ischemic attack, transient
immunohistochemistry
hippocampus
reperfusion injury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调节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运周
宿英英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8-1050,共3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089)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7-1043)
文摘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l, LSD1)是最早发现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它对特异性甲基化组蛋白进行去甲基化修饰,逆转组蛋白氨酸甲基化修饰。它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也和其他修饰过程一样,是动态、可逆的;
关键词
赖氨酸
细胞凋亡
基因
P53
E2F1转录因子
分类号
R363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脑卒中与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宿英英
车林海
王海燕
毛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并发低白蛋白血症30例分析
宿英英
高淑凤
车林海
魏岗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症脑损伤后脑功能的评估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鼠急性脑缺血时肺脏病理改变及内皮素-1含量变化
卢岩
宿英英
冯景阳
卢德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钠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响
张运周
高岱佺
陈卫碧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脑电图反应性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预测意义
王琳
宿英英
李宁
李淑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体感诱发电位对脑功能损伤的评估
赵红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危重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_(62)P、PAC-1的临床观察
王春梅
张建
李建新
徐娟
万岁桂
孙雪静
宿英英
沈煜
武欣
卢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定量脑电图与脑卒中
赵经纬
张运周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体感诱发电位的分级标准
赵红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
张艳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面积脑梗死的脑电图无δ波的区域性减弱模式研究
杨庆林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大鼠全脑缺血后脑内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时空表达特点的研究
张运周
陈卫碧
高岱全
刘刚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调节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张运周
宿英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