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轮作体系不同施氮量甲烷排放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宿敏敏 况福虹 +8 位作者 吕阳 赵亚南 傅先友 李群英 雷云飞 张福锁 石孝均 申建波 刘学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3-920,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重庆市江津区进行单季稻转换为不同轮作体系的田间试验,测量CH4排放通量,探讨不同轮作体系CH4的排放规律。【方法】试验以玉米-小麦(MW)、水稻-小麦(RW)、水稻-冬水休闲(RF)三种轮作体系为主处理,每种轮作体系设不...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重庆市江津区进行单季稻转换为不同轮作体系的田间试验,测量CH4排放通量,探讨不同轮作体系CH4的排放规律。【方法】试验以玉米-小麦(MW)、水稻-小麦(RW)、水稻-冬水休闲(RF)三种轮作体系为主处理,每种轮作体系设不施氮对照(N0)、优化施氮(Nopt,即小麦季N 96 kg/hm^2、玉米季或水稻季N 150 kg/hm^2)、传统施氮(Ncon,即小麦季N 180 kg/hm^2、玉米季或水稻季N 225 kg/hm^2)3个副处理。温室气体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田间原位测量,每周1 3次,周年监测。【结果】MW、RW、RF体系第一年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13.5、26.7和89.8 kg/hm^2,第二年为第一年相应体系的6.2%、85.1%和263.1%。第一年MW、RW、RF系统N0处理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17.7、30.5、85.7 kg/hm^2,Nopt处理分别为其对照的87.5%、111.3%、111.9%,Ncon处理为对照的41.5%、51.1%、94.8%;第二年MW、RW、RF系统N0处理甲烷排放量分别为CH4-C 0.4、26.0、227.4 kg/hm^2,Nopt为其对照的240.4%、103.9%、104.9%,Ncon为其对照的229.6%、58.6%、100.1%。MW、RW、RF三个轮作体系两年均为甲烷净排放,MW体系以玉米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87.4%、87.2%、76.2%;RW体系以水稻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91.4%、95.7、94.9%;RF体系中以水稻季为主,N0、Nopt、Ncon处理分别占总体系的84.2%、84.9%、84.8%。MW第一年玉米季施肥期甲烷排放累积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6%11%,第二年占30%45%;RW水稻季施肥期甲烷排放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37%50%,RF水稻季施肥期甲烷排放量占该季总排放量的21%28%,淹水休闲季约占总体系16%,也不可忽略。【结论】水稻-冬水休闲系统甲烷排放最高,水稻-小麦轮作次之,玉米-小麦轮作最低。单季稻改小麦-玉米轮作后第一年,玉米季有明显甲烷排放,第二年则未出现,两年甲烷排放总量无差异;水稻-冬水田轮作,甲烷排放在第二年明显增加。玉米-小麦轮作、水稻-小麦轮作和水稻-冬水休闲系统两年平均值均表现出甲烷的净排放,并以水稻或玉米季为主。大量施氮后,抑制水稻-小麦轮作和玉米-小麦轮作系统甲烷排放,对水稻-冬水休闲系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轮作 氮肥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农户水稻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宿敏敏 黄珊瑜 +3 位作者 赵光明 赵全英 姚银坤 苗宇新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2期28-33,共6页
利用七星农场2009年的农户调查,分析黑龙江垦区水稻单产增加缓慢、养分利用效率较低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表明:育秧过程中,农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播量过大,80%农户干籽播量超过115 g/盘;插秧密度过小,50%农户平米穴数不足26,难以获... 利用七星农场2009年的农户调查,分析黑龙江垦区水稻单产增加缓慢、养分利用效率较低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表明:育秧过程中,农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播量过大,80%农户干籽播量超过115 g/盘;插秧密度过小,50%农户平米穴数不足26,难以获得足够的穗数,限制产量提高;化肥施用量变幅大,施肥过量与不足并存,氮肥施用量在48~209 kg/hm2,20%超过120 kg/hm2、20%不足80 kg/hm2;磷肥施用量在30~200 kg/hm2,80%超过40 kg/hm2;钾肥施用量在7~132kg/hm2,30%超过60 kg/hm2、30%不足40 kg/hm2。穗肥施用不合理,仅50%施穗肥。水分管理不合理,36%农户无晒田意识。提高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主要技术对策是调密保穗,氮素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控水防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生产问题 高产高效 对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平衡 被引量:142
3
作者 赵亚南 宿敏敏 +4 位作者 吕阳 况福虹 陈轩敬 张跃强 石孝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4-873,共10页
【目的】我国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生产。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小麦产量、籽粒灌浆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四川盆地进行了两个大田试验,以习惯施... 【目的】我国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生产。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小麦产量、籽粒灌浆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四川盆地进行了两个大田试验,以习惯施肥(N、P_2O_5、K_2O分别为180、120、45 kg/hm^2)为对照,设置减量施肥(N、P_2O_5、K_2O分别为96、60、45 kg/hm^2)处理,测定了小麦产量及构成、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旗叶叶绿素含量、养分平衡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习惯施肥相比,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没有显著变化,小麦–玉米轮作田块小麦千粒重显著提高5.8%。根据Logistics方程拟合结果,减量施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玉米轮作田块小麦理论最大千粒重,渐增期、缓增期籽粒净增重,对其他灌浆参数影响不显著。减量施肥下小麦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率增加28.5%、17.5%和20.7%,但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加快。习惯施肥和减量施肥土壤氮素盈余分别为22.6和–30.2 kg/hm^2,土壤磷盈余分别为80.4和22.8kg/hm^2。减量施肥后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表观回收率比习惯施肥提高79.2%、69.1%和27.9%,磷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表观回收率提高91.1%、72.7%和68.5%。【结论】本试验的两年时间内,减量施肥可以维持小麦产量,促进小麦干物质转运及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但花后功能叶衰退加速。减量施肥下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磷素盈余降低,土壤氮素亏缺,需要在确保维持小麦产量、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减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籽粒灌浆 干物质转运 肥料利用率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措施与氮肥对黑土流失及氮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宿敏敏 王晓军 高洪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5,163,共9页
为解决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探索不同耕作措施和施氮策略对水土流失、氮素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置径流小区试验,共设9处理。处理1(T1)为裸地;处理2(T2)为荒地;处理3(T3)为优化施氮(180... 为解决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探索不同耕作措施和施氮策略对水土流失、氮素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于2015—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置径流小区试验,共设9处理。处理1(T1)为裸地;处理2(T2)为荒地;处理3(T3)为优化施氮(180kg N/hm^2),顺垄;处理4(T4)为优化施氮(180kg N/hm^2),横垄;处理5(T5)为增氮施肥(210kg N/hm^2),顺垄;处理6(T6)为减氮施肥(90kg N/hm^2),顺垄;处理7(T7)为替氮施肥((180kg N/hm^2,其中30kg N为有机肥,顺垄);处理8(T8)为优化施氮(180kg N/hm^2),横垄,苜蓿—玉米间作;处理9(T9)为减氮施肥(90kg N/hm^2),顺垄,秸秆覆盖。结果表明,T1的年均产流量为151.0m^3/hm^2,与T1相比,T2、T3、T4、T5、T6、T7、T8、T9分别拦截80.9%,64.4%,83.0%,65.2%,68.0%,60.4%,93.8%,88.1%;T1的年均土壤侵蚀量为9.5t/hm^2,与T1相比,T2、T3、T4、T5、T6、T7、T8、T9分别拦截98.8%,57.3%,88.4%,60.7%,50.6%,56.6%,99.2%,94.4%;T1的年均无机氮地表径流损失为207.6g N/hm^2,与T1相比,T2、T3、T4、T5、T6、T7、T8、T9分别减少无机氮损失43.0%,24.7%,35.5%,20.0%,36.8%,20.2%,75.6%,55.9%。雪水融化径流导致坡耕地的氮素损失不容忽视。坡耕地种植玉米时,单项耕作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以生物篱最好,秸秆覆盖少耕较好,横垄次之;多项综合耕作措施中,横垄耕作和生物篱结合,效果均较好。相同耕作模式不同施肥措施中,有机肥替代因地上部作物生长较差有较大的产流量;减氮处理由于较低的无机氮浓度可减少地表径流氮素损失,同时增加产沙量。地表产流量与日降雨量间存在正的线性相关性(R2为0.213 9~0.543 8),T2、T9除外;土壤侵蚀量、无机氮损失量与地表产流量有正的线性相关(R2为0.338 0~0.728 1,0.618 4~0.895 2),T1除外。年均地表产流中,硝态氮浓度与无机氮浓度之比越小,年均地表径流无机氮损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氮肥 黑土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氮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