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魏氏梭菌α毒素Asp-56基因定点突变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宫语晨 许崇利 +1 位作者 钱爱东 许崇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6期1-7,共7页
为探索A型魏氏梭菌α毒素第56位天冬氨酸(Asp-56)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将α毒素Asp-56密码子(GAT)定点突变成甘氨酸(Gly-56)密码子(GGT),构建了含α毒素D56G突变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1(DE3)(pM-D56G),该突变体蛋白表达量约为22.48... 为探索A型魏氏梭菌α毒素第56位天冬氨酸(Asp-56)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将α毒素Asp-56密码子(GAT)定点突变成甘氨酸(Gly-56)密码子(GGT),构建了含α毒素D56G突变基因表达质粒的重组菌株BL21(DE3)(pM-D56G),该突变体蛋白表达量约为22.48%。α毒素和α毒素D56G突变体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两者的圆二色(CD)光谱检测有微小变化。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α毒素D56G突变体蛋白失去了α毒素的磷脂酶C活性,且α毒素D56G突变体蛋白免疫的小鼠能够保护1MLD的A型魏氏梭菌标准株C57-1毒素攻击。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α毒素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魏氏梭菌 Α毒素 基因定点突变 磷脂酶C活性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PLC结构分析与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宫语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的PLC1-250基因,构建含PLC1-250基因表达质粒的BL21(DE3)(p N-PLC1-250)重组菌株,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 N-PLC1-250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序列与阅读框架均正确。SDS-PAGE分... 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的PLC1-250基因,构建含PLC1-250基因表达质粒的BL21(DE3)(p N-PLC1-250)重组菌株,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 N-PLC1-250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序列与阅读框架均正确。SDS-PAGE分析表明,PLC1-250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相对含量的18.76%。利用SOPMA法预测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且同源模建了其3D结构,结果表明,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与α毒素相类似。此外,还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可为进一步探索α毒素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魏氏梭菌 α毒素PLC基因 生物学活性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氏梭菌α毒素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宫语晨 许崇利 +1 位作者 钱爱东 许崇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7期62-65,共4页
对魏氏梭菌α毒素的生物学特性、基因克隆、对细胞和生物膜的作用、表达调控和疾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α毒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魏氏梭菌 Α毒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网络特征的立体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预后预测
4
作者 杨淑窈 谢宇海 +2 位作者 宫语晨 刘强强 张溥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1-658,共8页
射频热凝毁损术(RFTC)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本课题旨在研究术前脑网络图论指标,建立预测RFTC预后的模型。基于4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的立体脑电图数据,建立时变多变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计算频谱加权的时变部分指向性相干... 射频热凝毁损术(RFTC)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本课题旨在研究术前脑网络图论指标,建立预测RFTC预后的模型。基于4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的立体脑电图数据,建立时变多变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计算频谱加权的时变部分指向性相干,构建时变效应连接网络,计算图论指标。根据RFTC后至少3个月的Engel分级,将患者分为RFTC有效组(EngelⅠ和Ⅱ级)与RFTC无效组(EngelⅢ级),进行组间图论指标的统计学分析,并基于图论指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建模进行预后预测。结果表明,RFTC有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P=0.000)、小世界性(P=0.022)显著高于RFTC无效组,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显著低于RFTC无效组(P=0.032)(RFTC有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小世界性和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分别为0.9953±0.0002、0.8530±0.0062和1.1688±0.0085;RFTC无效组的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小世界性和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分别为0.9940±0.0002、0.8335±0.0056和1.1944±0.0080);应用以上3个指标,通过SVM进行RFTC疗效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1.97%。应用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的脑效应连接网络图论指标标准化的平均聚类系数、标准化的特征路径长度和小世界性建立的预后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RFTC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立体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 效应连接网络 图论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过表达hNPC1L1促进脂质过氧化
5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1 位作者 宫语晨 欧阳红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54-1660,共7页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构建的肝过表达h NPC1L1的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构建了肝过表达h NPC1L1转基因巴马小型猪,PCR和RT-PCR鉴定表明h NPC1L1特异性地表达于肝组织。对转基因巴马小型猪进行了初步研究,脂质过氧化标记...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构建的肝过表达h NPC1L1的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构建了肝过表达h NPC1L1转基因巴马小型猪,PCR和RT-PCR鉴定表明h NPC1L1特异性地表达于肝组织。对转基因巴马小型猪进行了初步研究,脂质过氧化标记物丙二醛(MDA)检测表明:转基因猪MDA含量(7.51±0.09)nmol·m L-1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猪(3.56±0.16)nmol·m L-1(P<0.001),说明肝组织发生了严重的脂质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表明:SOD活性为(131±4.61)U·mg-1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猪[(229.2±4.39)U·mg-1](P<0.001),说明肝脏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大大下降。试验揭示出在肝脏过表达h NPC1L1导致严重的脂质过氧化,表明NPC1L1在脂代谢紊乱和肝脏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望成为肝脏疾病治疗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PC1L1 过表达 体细胞核移植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