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细乳液液滴界面聚合法制备酚醛树脂多孔微球 被引量:1
1
作者 宫理想 吴文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1-43,共3页
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基体,Span-80为乳化剂,通过两步反应法——反相细乳液液滴界面聚合和热固化反应制得多孔酚醛树脂微球材料。研究了实验参数对微球粒径及形貌的影响。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微球的平均粒径减小,在乳化剂用量大于1%(质量... 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基体,Span-80为乳化剂,通过两步反应法——反相细乳液液滴界面聚合和热固化反应制得多孔酚醛树脂微球材料。研究了实验参数对微球粒径及形貌的影响。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微球的平均粒径减小,在乳化剂用量大于1%(质量分数)后,粒径变化并不明显。采用滴加固化法可有效避免直接固化法制得的微球粒子间粘连严重、球形度不好的缺点,随着滴加时间的延长,制得的微球粒径分布变宽;使用油溶性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可使致孔模板单体丙烯酸(AA)在连续相和反相细乳液液滴界面间发生聚合;通过调控AA的用量,能得到表面多孔结构的酚醛树脂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细乳液 界面聚合 多孔 酚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聚合法合成大粒径羧基丁苯胶乳 被引量:1
2
作者 宫理想 吴文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采用新型的细乳液聚合技术,制备大粒径羧基丁苯胶乳。考察了制备工艺参数对反应动力学及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乳化剂浓度对细乳液稳定性及聚合动力学有较大影响。以HS作为乳化剂,能得到稳定的细乳液体系。随HS浓度增大,聚合体系的... 采用新型的细乳液聚合技术,制备大粒径羧基丁苯胶乳。考察了制备工艺参数对反应动力学及产物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乳化剂浓度对细乳液稳定性及聚合动力学有较大影响。以HS作为乳化剂,能得到稳定的细乳液体系。随HS浓度增大,聚合体系的反应速率增大,胶乳粒子粒径减小。助稳定剂十六烷(HD)的加入对细乳液体系影响较大。随着HD浓度增大,转化率先降低后升高,乳胶粒径先升高后降低;功能单体衣康酸(IA)的加入使细乳液体系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大粒径 羧基丁苯胶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P(AM/DiC_8AM)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瑞英 吴文辉 +1 位作者 史学峰 宫理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79,共4页
采用二元单体胶束共聚,合成了孪尾疏水改性丙烯酰胺/N,N-二辛基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简称P(AM/DiC8AM)],成功引入了疏水单体。用FTIR分析了各基团峰的归属,证明了共聚物为带有疏水基团的二元共聚物。特性粘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分子量M、疏... 采用二元单体胶束共聚,合成了孪尾疏水改性丙烯酰胺/N,N-二辛基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简称P(AM/DiC8AM)],成功引入了疏水单体。用FTIR分析了各基团峰的归属,证明了共聚物为带有疏水基团的二元共聚物。特性粘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分子量M、疏水单体含量[H]增加,特性粘数[η]]增大,Huggins常数KH减少,平均线团密度ρequ减少;但随疏水链嵌段长度NH的增加,[η]增大,KH同样增大。随疏水单体含量[H]、分子量M、疏水链的嵌段长度NH增加,各聚合物溶液临界缔合浓度cac降低,疏水缔合的机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共聚 疏水改性 疏水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乳液聚合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包祥俊 吴文辉 +1 位作者 宫理想 王建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146-150,共5页
介绍了细乳液聚合体系的制备及聚合机理,分析了细乳液聚合在高固含量聚合物细乳液制备、复合纳米材料制备及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细乳液聚合用于开发新型材料及细乳液聚合实施方法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乳液 聚合 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