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静脉球瘤的CT诊断
1
作者 宦怡 荆自芳 叶广平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5年第1期12-15,共4页
笔者报告了4例颈静脉球瘤的CT表现.1例病变位于颈静脉窝内,1例位于鼓室腔内,另2倒位于颈静脉窝及鼓室内。4例中3例侵及外耳道,3倒侵及颅内,2例下行至颈部。上述CT所见均由手术证实。文中结合文献复习就本病的起源、命名、肿瘤扩展... 笔者报告了4例颈静脉球瘤的CT表现.1例病变位于颈静脉窝内,1例位于鼓室腔内,另2倒位于颈静脉窝及鼓室内。4例中3例侵及外耳道,3倒侵及颅内,2例下行至颈部。上述CT所见均由手术证实。文中结合文献复习就本病的起源、命名、肿瘤扩展、临床表现、CT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球瘤 CT诊断 颈静脉窝 CT表现 手术证实 文献复习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鼓室内 外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结节性硬化合并脑肿瘤1例报告
2
作者 宦怡 叶广平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5年第4期28-28,共1页
患者女,11岁。反复抽搐8年。1岁时面部出现皮疹,体检智能尚可,面颊部有散在的皮脂腺瘤。眼底检查有视乳头水肿。CT扫描可见典型的室管膜下钙化结节,结节沿脑室壁分布,并向脑室内突出,共约7个。分布于双侧侧脑室体外侧壁,右侧侧... 患者女,11岁。反复抽搐8年。1岁时面部出现皮疹,体检智能尚可,面颊部有散在的皮脂腺瘤。眼底检查有视乳头水肿。CT扫描可见典型的室管膜下钙化结节,结节沿脑室壁分布,并向脑室内突出,共约7个。分布于双侧侧脑室体外侧壁,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及三脑室室管膜下,并于室间孔附近可见-2.2cm大小的肿块,肿块内存钙化,两侧侧脑室有轻~中度非对称性扩大积水(图)。CT诊断脑结节性硬化合并脑肿瘤。手术病理证实肿瘤为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结节性硬化 并发症 脑肿瘤 CT扫描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兴趣区设置方法的不同对肝癌ADC值测量及观察者间变异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潘奇 侯炜寰 +6 位作者 李娜 张振华 芦军涛 赵娓娓 刘会佳 任静 宦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目的评估感兴趣区(ROI)不同设置方法对肝癌(HCC)患者TACE术治疗前后ADC值测量及观察者之间变异的影响。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中晚期肝癌患者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前、术后1个月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1 000)。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 目的评估感兴趣区(ROI)不同设置方法对肝癌(HCC)患者TACE术治疗前后ADC值测量及观察者之间变异的影响。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中晚期肝癌患者于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前、术后1个月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b=1 000)。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通过三种不同ROI设置方法对肝癌病灶行ADC值测量,这三种方法分别为:整体容积法、最大层面法、多个小样本法,最后对不同ROI设置方法测量的平均ADC±SD值及观察者之间变异的差异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ROI设置方法在不同观察者间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P>0.05,ICC=0.99)。整体容积法ROI的ICC在TACE术前非常好(0.91),在TACE术后良好(0.79),单层最大层面法在TACE术前、后的ICC分别为0.77和0.63,多个小样本法的ICC分别为0.76和0.37。多个小样本法TACE术前ADC值低于整体容积法或最大层面法。TACE术后的ADC值在整体容积、最大层面或多个小样本RO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体容积和最大层面ROI的SD显著大于多个小样本ROI。结论 ROI设置大小和位置对肿瘤的ADC值测量和观察者间变异有相当大的影响。TACE术后观察者间变异性更大。整体容积法获得的肿瘤ADC值最具可重复性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感兴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小肠Meckel’s憩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峰 赵宏亮 +5 位作者 李剑 鄂蓓 魏梦绮 宦怡 石明国 郑敏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Meckel’s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小肠Meckel’s憩室患者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检查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术前均做了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3例做了肠道准备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Meckel’s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小肠Meckel’s憩室患者的临床与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检查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术前均做了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3例做了肠道准备并行三维重建者,明确诊断为Meckel’s憩室2例,其中1例表现为回肠壁上的不规则盲管状含气突起,其壁较厚,增强扫描时显著强化,另1例表现为肠壁局限性向下突起的含液指状憩室,其内可见小结节状软组织影,增强扫描憩室壁及憩室内小结节均明显强化。3例未做肠道准备也未行三维重建者及1例未做肠道准备但行三维重建者均未发现憩室。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后处理可全面、直观地显示Meckel’s憩室的位置、形态及其与邻近肠管的关系,对该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CT扫描前充分的肠道准备则是其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美克尔憩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评估胰腺癌的分化程度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婉玲 魏梦绮 +3 位作者 任静 潘奇 文娣娣 宦怡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58-661,共4页
目的胰腺癌早期诊断缺乏有效的筛查工具,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病理级别胰腺癌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表现,探讨IVIM-DWI定量参数在胰腺癌病理分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16例(高-中分化1... 目的胰腺癌早期诊断缺乏有效的筛查工具,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病理级别胰腺癌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表现,探讨IVIM-DWI定量参数在胰腺癌病理分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16例(高-中分化10例,低分化6例),采用3.0T MR扫描仪行胰腺多b值DWI。应用IVIM双指数模型分析多b值DWI测量参数,测量并比较高-中分化胰腺癌和低分化胰腺癌的慢表观扩散系数(ADC_(slow))、快表观扩散系数(ADC_(fast))和灌注分数(f)。结果高-中分化胰腺癌的ADC_(slow)值低于低分化胰腺癌的ADC_(slow)值[(0.546±0.041)×10^(-3) mm^2/s比(0.677±0.120)×10^(-3) mm^2/s,P<0.05]。高-中分化胰腺癌的f值高于低分化胰腺癌的f值[(59.3±8.8)%比(41.7±22.4)%,P<0.05]。鉴别高-中分化胰腺癌和低分化胰腺癌时,ADC_(slow)的曲线下面积大于f的曲线下面积(0.850>0.750)。当ADC_(slow)值≤0.599×10^(-3) mm^2/s,鉴别高-中分化胰腺癌和低分化胰腺癌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83.33%。当f值>44.7%时,鉴别高-中分化胰腺癌和低分化胰腺癌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66.67%。结论 IVIM-DWI定量参数ADC_(slow)值和f值能够鉴别高-中分化胰腺癌和低分化胰腺癌,能够术前预测胰腺癌病理分级。鉴别高-中分化胰腺癌和低分化胰腺癌时,ADC_(slow)值和f值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面重建在旋转型脊柱侧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劲松 葛雅丽 +6 位作者 宦怡 彭勇 徐树金 赵黎 郑敏文 李长宏 粟向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曲面重建 旋转型 应用 脊柱侧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重建功能在复杂性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劲松 宦怡 +4 位作者 赵黎 彭勇 葛雅丽 李长宏 栗向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重建功能在复杂性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4例不同的髋关节疾病行PQ6 0 0 0螺旋CT扫描及重建 (包括MPR、SSD、MIP等 ) ,观察并比较影像效果。结果 :重建技术使相关影像更加清晰和直观 ,特别是对髋关... 目的 :评价螺旋CT重建功能在复杂性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 14例不同的髋关节疾病行PQ6 0 0 0螺旋CT扫描及重建 (包括MPR、SSD、MIP等 ) ,观察并比较影像效果。结果 :重建技术使相关影像更加清晰和直观 ,特别是对髋关节间隙和髋臼的显示更加清晰。结论 :重建增加了影像信息 ,为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髋关节 髋关节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头颈部创伤性血管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罗中华 秦勉 +4 位作者 张学昕 何华 贺洪德 孙立军 宦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613-1616,共4页
目的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颈部外伤性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或椎动脉损伤16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血管内介入治疗(栓塞或支架植入)和预后。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17~46岁。血管损... 目的评估血管内介入治疗颈部外伤性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血管内介入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或椎动脉损伤16例,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表现,血管内介入治疗(栓塞或支架植入)和预后。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17~46岁。血管损伤的原因有车祸,摔伤,刀伤和斗殴。2例(12.5%)有多处损伤;12例假性动脉瘤,5例动静脉瘘,2例动脉破裂有活动性出血。共20处病变中,行栓塞治疗14处,支架植入6处。随访一年内,临床改善或稳定14例,1例支架完全闭塞,1例动静瘘复通。结论合理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头颈部创伤性血管损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外伤 血管内治疗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 栓塞治疗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瑜 刘会佳 +4 位作者 侯炜寰 张广文 文娣娣 宦怡 唐永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8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阑尾黏液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按照低度恶性、良性分为两组,统计分析两组的CT特征。结果低度恶性组包括25例LAMN,良性组包括3例...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32例阑尾黏液性囊性病变的CT表现、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按照低度恶性、良性分为两组,统计分析两组的CT特征。结果低度恶性组包括25例LAMN,良性组包括3例单纯黏液囊肿和4例黏液性囊腺瘤。两组病变的平均长径、短径、长/短、腔内密度和囊壁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LAMN与良性组比较,联合7种CT征象中的任何3个,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71. 4%;7种CT征象包括:囊壁不均匀增厚,囊壁毛糙,囊壁下"双边征"或"假晶状体征",囊壁钙化,囊壁连续性中断,腹盆腔积液和腹膜假黏液瘤(PMP)。结论 LAMN的CT表现多样,可以显示一定的病理特征,联合应用上述7种征象,有助于提高LAM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囊性病变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郏潜新 宦怡 +5 位作者 徐俊卿 欧阳林 陈懿 岳翠 肖玉辉 何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6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经保乳手术切除肿瘤患者26例,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ve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常规S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经穿刺活...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经保乳手术切除肿瘤患者26例,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ve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常规S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将磁共振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的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瘢痕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病灶边缘欠光整。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4±0.29)×10-3mm2/s。肿瘤复发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其与周围腺体信号比随b值增大而增大,ADC值为(1.02±0.31)×10-3mm2/s,与手术瘢痕的AD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在磁共振常规序列上与瘢痕组织难以鉴别,但扩散加权成像能有效的将两者区分开来,可成为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患者随访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敏文 孙立军 +5 位作者 宦怡 葛雅丽 石明国 赵宏亮 白桂琴 李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T)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 5 6例经EBT血管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的资料 ,将冠状动脉各支分成 13个节段与相应CAG结果逐一对照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79个≥ 2mm的冠...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T)血管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 5 6例经EBT血管造影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的资料 ,将冠状动脉各支分成 13个节段与相应CAG结果逐一对照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79个≥ 2mm的冠状动脉节段中 ,EBT可评价 5 62个 ,无法评价 117个。EBT对各支冠状动脉的评价准确性依次为左主干、前降支和右冠 ;对各节段的评价以近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 ;对不同程度狭窄的评价以 >75 %狭窄的诊断最为可靠。此外对正常冠状动脉的诊断准确性也较高 ,为 88.5 %。结论 :EBT血管造影对评价冠状动脉近段狭窄、重度狭窄和正常血管有很高的价值 ,可作为CAG术前筛选的常规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 EBT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类型主动脉夹层的电子束CT表现及诊断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敏文 宦怡 +5 位作者 葛雅丽 石明国 赵宏亮 左健 白桂琴 李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50-251,254,共3页
目的 :探讨表现特殊的主动脉夹层的电子束CT(EBCT)影像特征及诊断。材料和方法 :2 0例表现特殊的主动脉夹层 ,其中不典型夹层 13例 ,三腔以上夹层动脉瘤 3例 ,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血肿的StanfordB型夹层 2例 ,动脉瘤样夹层 1例 ,外伤性主... 目的 :探讨表现特殊的主动脉夹层的电子束CT(EBCT)影像特征及诊断。材料和方法 :2 0例表现特殊的主动脉夹层 ,其中不典型夹层 13例 ,三腔以上夹层动脉瘤 3例 ,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血肿的StanfordB型夹层 2例 ,动脉瘤样夹层 1例 ,外伤性主动脉夹层 1例。结果 :主动脉不典型夹层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的低密度血肿包绕 ,常可见穿透性溃疡或钙化内移等征象 ;三腔以上夹层动脉瘤有 2~ 3个内膜片 ,3~ 4个腔 ,瘤体管径较大 ;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血肿的B型夹层见升主动脉管壁低密度新月形或环形增厚 ,降主动脉则见内膜片及真假两腔形成 ;动脉瘤样主动脉夹层见降主动脉局限性瘤样扩张 ,破口大 ,内膜片不易发现。 1例外伤性夹层于主动脉弓峡部及降部起始见破裂内膜片。结论 :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表现各具特征 ,EBCT可清晰显示 ,是极适用于胸部急症的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不典型夹层 电子束CT 影像学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仿真结肠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渭清 宦怡 +1 位作者 彭勇 李昌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CT仿真结肠镜 (CTVC)诊断结肠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螺旋CT对 3 3例结肠疾病患者进行CTVC检查 ,并与纤维结肠镜、钡灌肠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VC能显示正常或异常粘膜纹 ,显示病变形态和范围与纤维结肠... 目的 :探讨CT仿真结肠镜 (CTVC)诊断结肠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用螺旋CT对 3 3例结肠疾病患者进行CTVC检查 ,并与纤维结肠镜、钡灌肠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VC能显示正常或异常粘膜纹 ,显示病变形态和范围与纤维结肠镜、钡灌肠所见类似 ,并能从梗阻远端观察病变情况。结论 :CTVC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可作为纤维结肠镜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结肠镜检 结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学位论文与SCI投稿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郑敏文 宦怡 +2 位作者 徐健 杨勇 葛雅丽 《西北医学教育》 2006年第6期671-671,709,共2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规定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至少1篇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方可获得学位授予资格,医学博士研究生的课题水平和英文写作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是对SCI及其收录杂志的全面了解成为每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规定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至少1篇与自己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方可获得学位授予资格,医学博士研究生的课题水平和英文写作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是对SCI及其收录杂志的全面了解成为每一位博士学位申请者必须掌握的知识。本文在介绍SCI和影响因子的基本知识基础上,结合我校要求博士毕业论文SCI化的背景,探讨了如何正确看待SCI和影响因子,并结合自身经验对SCI投稿知识和医学论文的英文写作等进行了具体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论文 SCI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放射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梦绮 王胜朝 +4 位作者 宦怡 赵海涛 葛雅丽 韩月东 彭勇 《西北医学教育》 2003年第4期328-329,共2页
先后在1996级~1999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学生的放射诊断学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并以学生阅片测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知识面的扩... 先后在1996级~1999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学生的放射诊断学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并以学生阅片测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知识面的扩大,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对培养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效果显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放射诊断学教学 应用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大动脉瘤中的应用
16
作者 龚雪鹏 宦怡 +3 位作者 蔡东顺 徐朝霞 贾朝阳 李惠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214-214,共1页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大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76例临床疑为大动脉瘤的患者作了SCTA检查,47例经手术证实,49例同时作了MRA及超声检查,18例行血管造影(XRA)(包括DSA8例)。全部病例均在VQ工作站进行各种...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大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76例临床疑为大动脉瘤的患者作了SCTA检查,47例经手术证实,49例同时作了MRA及超声检查,18例行血管造影(XRA)(包括DSA8例)。全部病例均在VQ工作站进行各种重建。结果:76例中主动脉夹层48例,主动脉瘤23例,外伤后假性动脉瘤2例,3例正常。结论:SCTA作为一种微创性影像诊断方法,能可靠显示大动脉病变,对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已基本替代传统血管造影,并在术前提供精确的解剖信息和术后随访评估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造影 主动脉病变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三维重建血管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旁路桥的开通
17
作者 郑敏文 宦怡 +5 位作者 葛雅丽 张卫达 左健 赵宏亮 白桂琴 李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开通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1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行EB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血流扫描及曲线分析 ,其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所有 5 3支桥血管均重建成功 ...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开通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1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行EB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血流扫描及曲线分析 ,其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所有 5 3支桥血管均重建成功 ,其中乳内动脉桥 12支 ,大隐静脉桥 40支 ,桡动脉桥 1支。通畅的桥血管 3 8支 (67.9%) ,不同程度狭窄 6支 (11.3 %) ,完全闭塞 9支 (17.0 %)。 12支乳内动脉桥支 11支通畅 (91.7%) ,40支大隐静脉桥支 2 7支通畅(67.5 %)。1支桡动脉桥闭塞。EBT桥血管血流曲线及定量参数可辅助判断开通情况。结论 :EBT三维血管重建成像及血流扫描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开通的极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 三维重建血管成像 EBT 冠状动脉旁路桥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孤立肾伴巨大肾积水——附2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18
作者 王禾 宦怡 王健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6年第2期9-11,共3页
本文报告2例先天性孤立肾伴巨大肾积水病例,2例均表现为急性肾衰之症状。例1为由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先天性狭窄引起的超巨大肾积水。例2为异常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交界而致巨大肾积水.并伴有残角子宫畸形。结合文献讨论了先天性孤立肾的... 本文报告2例先天性孤立肾伴巨大肾积水病例,2例均表现为急性肾衰之症状。例1为由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先天性狭窄引起的超巨大肾积水。例2为异常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交界而致巨大肾积水.并伴有残角子宫畸形。结合文献讨论了先天性孤立肾的发病率,并发畸形.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强调了术前正确诊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孤立肾 肾积水 诊断 治疗 临床表现
全文增补中
肾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19
作者 王禾 宦怡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6年第4期47-47,共1页
患者女,21岁,因发现左腹肿块半个月入院,患病以来肿块进行性增大,伴腹胀、纳差、体重下降。查体:左腹膨隆,左上腹可触及20×15cm大小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轻触痛。IVP示左肾不显影,CT及MR均示腹膜后巨大肿块(图13),不... 患者女,21岁,因发现左腹肿块半个月入院,患病以来肿块进行性增大,伴腹胀、纳差、体重下降。查体:左腹膨隆,左上腹可触及20×15cm大小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轻触痛。IVP示左肾不显影,CT及MR均示腹膜后巨大肿块(图13),不除外来自左肾的可能,手术见左上腹巨大包块位于腹膜后,起源于左肾,肿块大小约15×16×18cm,质硬,略有动度,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平滑肌肉瘤 腹膜后巨大肿块 周围组织粘连 进行性增大 体重下降 肾不显影 肿块大小 左上腹 腹肿块 活动度 IVP 左肾
全文增补中
正常成人视神经管解剖径线影像学测量
20
作者 彭东 宦怡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期128-129,共2页
目的:通过在影像图像上对视神经管各解剖径线的测量,加深对视神经管解剖的认识,对视神经管及视神经的各类病变起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正常无眼部及相关疾病成人50例(年龄18~60岁,男女各25例)行眼眶CT扫描,图像传入Vitrea后处理工作站... 目的:通过在影像图像上对视神经管各解剖径线的测量,加深对视神经管解剖的认识,对视神经管及视神经的各类病变起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正常无眼部及相关疾病成人50例(年龄18~60岁,男女各25例)行眼眶CT扫描,图像传入Vitrea后处理工作站,行MPR和3D重建,测量其径线长度。结果:内壁右(12.69±2.10)mm、左(12.43±2.40mm),外壁右(10.23±1.74)mm、左(10.15±1.72)mm,上壁右(10.08±1.89)mm、左(10.17±1.71mm),下壁右(7.42±1.71)mm、左(6.86±1.59)mm;右眶口上下径(5.96±1.21)mm、左右径(4.83±1.08)mm,左眶口上下径(6.16±0.88)mm、左右径(4.93±1.25)mm,右中部上下径(4.22±0.54)mm、左右径(3.74±0.41)mm,左中部上下径(4.08±0.38)mm、左右径(4.15±0.28)mm,右颅口上下径(4.28±0.77)mm、左右径(5.36±1.04)mm,左颅口上下径(4.16±0.75)mm、左右径(5.27±1.07)mm。结论:视神经管测量必须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并用骨算法重建,数据才准确;测量中必须左右分开测量,并结合斜冠状位和斜矢状测量才准确;视神经管四壁中,内侧壁最长也最薄,也是经常发生骨质缺损的部位;视神经管眶口呈竖椭圆形,中部呈圆形,颅口呈横椭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管 MPR 解剖径线 四壁 颅口 眶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