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宣言 万家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2,共6页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建立高速铁路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对曲线线路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时速300 km等级高速动车组作用下曲线线路安全与平稳性指标,曲线线路轨道结构各部分的振动响应、列车速度...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建立高速铁路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对曲线线路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时速300 km等级高速动车组作用下曲线线路安全与平稳性指标,曲线线路轨道结构各部分的振动响应、列车速度与曲线半径和超高的关系。结果表明:动车组以350 km.h-1的速度通过半径为5 500,7 000和9 000 m的曲线线路时,动车组的垂向和横向振动加速度以及平稳性能均满足舒适度要求,而且脱轨系数和轮轴横向力也能满足列车运行安全性要求;钢轨支点的横向力表现为过超高时内轨侧大、外轨侧小,欠超高时外轨侧大、内轨侧小;钢轨、轨枕的垂向和横向加速度随速度增加明显增大,而道床和路基的垂向加速度变化不大;钢轨和轨枕的横向动位移和动态轨距扩大量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速度下,曲线半径小的轨道振动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曲线线路 动力学性能 仿真研究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与无砟轨道结构振动响应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宣言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38,共3页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 on curved track and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of passe...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the system engineering theory,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 on curved track and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f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of passenger traffic railway are analyzed and are simulated research.The main searches are as follows:(1) Depending on the theory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the motion state of each part of the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 is analyzed in particular.The dynamic models of vehicle structure,curve ballasted track structure,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are built separately.The rail/wheel contact model adopting FEM to calculate the rolling contact progress is brought forward.LM worn profiled wheel tread is adopted.Each part of the track structure model is built by real size and relation,and is simplified appropriately.The calculation about rail/wheel contact interaction is close to real status.The wheel can roll on the track,or glide relative to track,or separate from track.Thus,the phenomena of the vehicle’ climb on rail and derail are simulated. Through applying the wheel rotate velocity,the forward rolling of the wheel is realized,and then it is true more than giving a vehicle velocity.(2) Adopting ABAQUS software,the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 of Passenger Traffic Railway is simulated research.Explicit method and the contact penalty function method are used for calculation.In the contact calculation,constraint enforcement methods is described the pressure-overclosure behavior,contact surface weighting method & tracking approach are used to judged contact state,contact tangent action is described by corresponding sliding formulation.The calculate results show that adopting FEM to calculated rolling contact progress is feasible and the results is more exact.(3) Taking example by the engineering of rail traffic in a city,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s of ballasted track and ballastless track are simulated respectively.By contrast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 with test data,the models of vehicle structure,curve ballasted track structure,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in the thesis can better reflec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s.Simulation results are close to actual data.(4)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 on curved track of passenger traffic railway are simulated systematically.The relation among the vehicle velocity,the least curve radius and designed elevation of curved track of passenger traffic railway is analyzed,and the simulation working condition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 on curved track of passenger traffic railwayis determined.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pling system between 300 km·h-1 motor train unit with diversified power supply and the curve track are analyzed.Vibration response of curve track coupling system is obtained.The safety and riding index of curved track and the relation curve between the vibration response parameters of each part about track structure and the vehicle velocity,the least curve radius and the designed elevation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ilding model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earch the high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coupling system acted by high velocity vehicle.(5) By means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system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simulation models of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on passenger traffic railway,when 300 km·h-1 motor train unit passes by with the velocity of 200—350 km·h-1,the vibration responses of slab &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on soil subgrade are simulated.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has good smoothness,the vibration of each structure’ part is enlar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ehicle velocity,the vibration frequency ranges of track,slab and subgrade are enlarg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ehicle velocity,and the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has well the vibration attenuation regularity in view of the vibration transfer curve.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lab and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structure are compared.The quantized analysis of the elastic difference among ballasted track,slab ballastless track and double ballastless track is carried out.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ity of the ballast track is best,the elasticity of the slab track takes second place,and the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is worst.In the calculated condition,the rail vibration above 45 Hz in the ballast track is completely absorbed,and the rail vibration above 60 Hz in the ballastless track is completely absorbed.Under 45 Hz,the rail-top of subgrade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of the ballast track is smaller than the amplitude of the ballastless track,and the rail-top of subgrade transfer function amplitude of the slab ballastless track is smaller than the amplitude of the twin-block ballastless track except that 20.14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线耦合系统 曲线线路 客运专线 无砟轨道 板式轨道 振动响应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土质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的振动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宣言 石现峰 王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8,共5页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建立列车无砟轨道结构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客运专线土质路基上板式、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和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对比分析这3种类型的轨道结构系...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建立列车无砟轨道结构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客运专线土质路基上板式、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和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对比分析这3种类型的轨道结构系统振动响应与系统振动传递函数,评价无砟轨道结构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无砟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很好;结构各部分的振动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钢轨、道床板、路基的主要振动频带范围均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有砟轨道的弹性最好,板式无砟轨道的弹性次之,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弹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性能 仿真研究 无砟轨道 板式轨道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隧道内基床整修线路架空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宣言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7-140,共4页
对重载铁路隧道内基床病害整治时架空线路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制出一种可在重载铁路隧道内架空线路的专用便梁结构。现场试用结果表明,该便梁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好,安装快捷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便梁结构的各项动力性能... 对重载铁路隧道内基床病害整治时架空线路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制出一种可在重载铁路隧道内架空线路的专用便梁结构。现场试用结果表明,该便梁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好,安装快捷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便梁结构的各项动力性能指标(包括安全性)满足25 t轴重、2万t重载列车以45 km/h速度通行的运营要求,显著提高了基床病害整治天窗修期间重载列车通过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架空线路 施工整治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船只撞击桥墩引起铁路桥梁上列车的脱轨 被引量:5
5
作者 宣言 张煅 《国外桥梁》 2001年第4期60-64,共5页
提供了评估船只撞击桥梁引起的结构响应过程和明确地表达脱轨情况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可运作的风险评估研究。将冲击荷载作为输入荷载 ,用有限元法分析得到结构响应。研究时只考虑桥梁响应引起的脱轨 ,没有考虑桥梁可能预先... 提供了评估船只撞击桥梁引起的结构响应过程和明确地表达脱轨情况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可运作的风险评估研究。将冲击荷载作为输入荷载 ,用有限元法分析得到结构响应。研究时只考虑桥梁响应引起的脱轨 ,没有考虑桥梁可能预先存在的结构缺陷。本过程的概念是通过对瑞典和丹麦间厄勒海峡桥的两个基本设计的调查结果来证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桥墩 碰撞 桥梁响应 风险评估 列车脱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置板式轨道结构隔振效果仿真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澜 宣言 +1 位作者 万家 姜坚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2,共5页
建立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的激励源,对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和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的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分析这2种类型的轨道结构系统振动响应与系统振... 建立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的激励源,对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和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的列车-轨道结构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分析这2种类型的轨道结构系统振动响应与系统振动传递函数,评价浮置板式轨道结构的隔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浮置板式轨道结构与普通碎石道床轨道结构相比,振动加速度降低约70%,距线路5 m处大地振动加速度响应峰值降低约62.8%,相应Z振级衰减约10 dB,竖向振动加速度频率范围由0~200 Hz降到0~60 Hz,有效起到了振动隔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浮置板 振动响应 隔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条件下高速铁路桥上接触网系统安全阈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骞 李红梅 +2 位作者 马莉 宣言 万家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69,共6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桥上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受到不同频谱特性和强度地震波激励下不同墩高简支梁桥上接触网系统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接触网系统地震动强度的安全阈值。结果表明:在不同频谱特性...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桥上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受到不同频谱特性和强度地震波激励下不同墩高简支梁桥上接触网系统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研究地震作用下高速铁路桥上接触网系统地震动强度的安全阈值。结果表明:在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激励下,桥上接触网系统的动力响应不同,其中以天津波激励下的桥上接触网系统动力响应最明显,迁安波激励下的桥上接触网系统动力响应最弱;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以及墩高的增加,桥上接触网系统的动力响应随之增大,安全性降低,因此,桥上接触网系统地震动强度的安全阈值应随着桥墩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地震作用下桥上接触网系统的导线变形最大;桥上接触网支柱(含腕臂)的变形主要为腕臂变形,表现为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振动;依据计算得到25m墩高桥梁的桥上接触网系统最不利情况下的地震动强度限值为0.127g,考虑一定安全冗余,建议墩高25m以下的32m简支梁桥桥上接触网系统地震动强度的安全阈值为0.1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桥上接触网系统 动力响应 地震动强度 安全阈值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果振动加速度响应振型试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欢 许林云 +2 位作者 宣言 周维飞 翁凌云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在林果振动采收过程中,激振能量传递至果实处使其获得加速度形成惯性力,当惯性力大于果柄结合力时果实脱落。针对室内小型林果树,通过激振树干对树枝上的加速度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干、一级侧枝A、两个二级侧枝的加速度与... 在林果振动采收过程中,激振能量传递至果实处使其获得加速度形成惯性力,当惯性力大于果柄结合力时果实脱落。针对室内小型林果树,通过激振树干对树枝上的加速度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树干、一级侧枝A、两个二级侧枝的加速度与激振频率均成二次曲线增长关系,一级侧枝A的加速度值随着测点远离树干分叉点逐渐增大仅在树枝末梢位置出现衰减;相同的激振频率和测点位置下,一级侧枝B的加速度响应振型与一级侧枝A不同。两个二级侧枝的加速度与测点距树枝分叉点的距离成线性衰减关系。此项研究为深入了解林果树振动响应及振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加速度 响应 激振频率 测点位置 林果振动采收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路基上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石现峰 宣言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20,共6页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建立机车车辆和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力学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实现滚动接触过程的轮轨接触的模拟,对铁路客运专线土质路基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动力学性...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建立机车车辆和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力学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实现滚动接触过程的轮轨接触的模拟,对铁路客运专线土质路基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很好;动车组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轮轨垂向力动载系数和各轮脱轨系数的最大值及其离散性均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整个动车组所有车轮的轮轨横向力最大值以及各轴的轮轴横向力均远小于安全控制值;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各部分的振动加速度和主要振动频带范围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振动衰减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砟轨道 动力学性能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kg·m^(-1)钢轨用轨撑设计与铺装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莉 宣言 +2 位作者 王澜 张建峰 李春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4,共4页
针对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和长大坡道线路的轨距、线型难于保持,外轨侧磨严重,养护维修工程量大的情况,研制了普通型和减振型2种形式的75 kg.m-1钢轨用轨撑。在大秦线的轨道动力特性试验和现场试铺表明:与既有Ⅱ型弹条扣件相比,安装2种轨... 针对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和长大坡道线路的轨距、线型难于保持,外轨侧磨严重,养护维修工程量大的情况,研制了普通型和减振型2种形式的75 kg.m-1钢轨用轨撑。在大秦线的轨道动力特性试验和现场试铺表明:与既有Ⅱ型弹条扣件相比,安装2种轨撑后测试断面的轨头横向静刚均有大幅增大,其中,外轨轨头的横向静刚度增大40%~54%,内轨轨头的横向静刚度增大9%~113%;轨撑提高了钢轨的横向抗力和抗倾覆的能力,提高了行车安全性;钢轨横移和钢轨侧磨明显减小,轨距和轨向保持良好,减小了日常养护维修工程量。减振型轨撑的减振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小半径曲线轨撑 轨道强化 轨道动力特性 现场试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施工及使用过程时效仿真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现峰 宣言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5,共5页
根据BP-2理论,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及其损失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和有限单元步进法,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时效仿真分析软件,计算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及投入使用后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内力和变... 根据BP-2理论,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预应力及其损失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和有限单元步进法,编制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的时效仿真分析软件,计算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及投入使用后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内力和变形,实现对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控制的目的。应用该仿真分析软件对1座3跨曲线连续梁桥的分析表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和预应力对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某些截面的控制内力往往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而非成桥后。因此对于分阶段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梁桥,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过程进行相应阶段的内力计算,以确保各个施工阶段的内力值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曲线桥 连续梁桥 时效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声屏障脉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红梅 宣言 +1 位作者 王澜 李晏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建立了列车通过设置声屏障桥梁时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应用滑移网格技术和大涡模拟法,计算了声屏障的三维非定常可压缩外流场,获得了不同速度、不同车头长度和不同车体长度列车通过桥梁时轨面以上2.... 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建立了列车通过设置声屏障桥梁时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应用滑移网格技术和大涡模拟法,计算了声屏障的三维非定常可压缩外流场,获得了不同速度、不同车头长度和不同车体长度列车通过桥梁时轨面以上2.15 m高处声屏障脉动压力极值、脉动压力时程曲线等。研究结果表明:声屏障所受脉动风压极值基本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在车速相同情况下,6 m长车头列车产生的脉动风压比12 m长车头列车约大10%;200 m长车体列车通过时产生的脉动风压比100 m长车体列车约大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力学 声屏障 数值模拟 脉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家 王澜 +1 位作者 宣言 姜坚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0-93,共4页
用大型软件MSC/PATRAN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桥有限元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车/桥耦合振动的激励源,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SC/DYTRAN计算耦合系统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和钢弹簧支座两种情形下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显示,钢弹簧支座能更有效... 用大型软件MSC/PATRAN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车/桥有限元模型,将轨道不平顺作为车/桥耦合振动的激励源,并采用有限元软件MSC/DYTRAN计算耦合系统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和钢弹簧支座两种情形下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显示,钢弹簧支座能更有效地降低梁体与桥墩的振动加速度。虽然在采用该减振措施后,车体的振动加速度值有所增加,但旅客乘座舒适度和列车平稳性指标仍在允许范围之内。对钢弹簧支座刚度参数的优化研究表明,当刚度系数值为2 54×108N·m-1时,车/桥耦合系统对环境的振动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交通 高架桥 轨道不平顺 钢弹簧支座 振动响应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不同轨道结构形式对建筑物减振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莉 宣言 +1 位作者 马筠 孙成龙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建立隧道—土层—某建筑物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整体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区段的实测边墙竖向加速度,计算出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下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埋深相同时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相对于整体道床可使邻近建筑物竖向振... 建立隧道—土层—某建筑物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施加整体道床和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区段的实测边墙竖向加速度,计算出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下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埋深相同时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相对于整体道床可使邻近建筑物竖向振动加速度减小约80%;采用整体道床时邻近建筑的竖向振动加速度随隧道埋深增大迅速减小,而采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时建筑竖向振动加速度随埋深增大减小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整体道床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竖向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道岔弹性轨撑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骞 宣言 +2 位作者 王澜 马莉 方兴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139,共6页
为解决铁路道岔区段轨距和线型难以保持、外轨外倾且侧磨严重等问题,在铁路普通轨撑的基础上研制道岔弹性轨撑。该弹性轨撑的背面粘贴了厚4mm的硫化橡胶垫,增加了其横向弹性;对硫化橡胶垫背面、轨撑背部及底部过渡部位的形状进行优... 为解决铁路道岔区段轨距和线型难以保持、外轨外倾且侧磨严重等问题,在铁路普通轨撑的基础上研制道岔弹性轨撑。该弹性轨撑的背面粘贴了厚4mm的硫化橡胶垫,增加了其横向弹性;对硫化橡胶垫背面、轨撑背部及底部过渡部位的形状进行优化,使之与钢轨轨腰及轨底的形状吻合,从而增大接触积,使受力更加均匀;在弹性轨撑两侧立面与u型槽和轨底的连接处均做倒角处理,以降低应力集中。现场试验表明:安装弹性轨撑后,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道岔时,转辙器外轨的横向位移减小4.2%~59.2%,且列车驶入侧和接头处的外轨横向位移减小更明显;轨距变化量减小8.9%~23.8%,且钢轨接头处的轨距变化量减小最为明显;外轨动刚度明显增加,最大值达166.5%;安装道岔弹性轨撑后经运营半年多,钢轨的累计侧磨最大值仅为0.4mm,养护维修周期从过去的每周1次降到2周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道岔 弹性轨撑 轨距 横向位移 钢轨侧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衬对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红梅 刘磊 +3 位作者 白鑫 孙丽霞 宣言 刘堂红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6-69,共4页
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建立动车组通过带有套衬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模型,运用滑移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动车组通过隧道时的三维非定常可压缩外流场,分析套衬位置和厚度对车体表面、隧道壁面压力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 基于有限体积法,采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建立动车组通过带有套衬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模型,运用滑移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动车组通过隧道时的三维非定常可压缩外流场,分析套衬位置和厚度对车体表面、隧道壁面压力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套衬位于隧道入口时,车体表面压力变化最大,比无套衬时增加6.58%,套衬位于隧道出口时,车体表面的压力变化最小;套衬位置对隧道内压力分布规律影响较小,隧道壁面压力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距进口1 492 m附近,套衬位于隧道入口时,大多数监测点的压力均最大,套衬位于隧道出口时,隧道壁面大多数监测点的压力相对较小;相对于无套衬时,压力变化最大值增幅为2.44%,降幅可达2.03%;随着套衬厚度的增加,隧道壁面、车体表面压力变化最大值不断增加,比无套衬时分别增加约4.39%和7.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套衬 数值模拟 压力变化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加林 宣言 王树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6-120,共5页
针对既有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既有动态轨距优化方案道岔与传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保持车辆正弦曲线的运行轨迹;但部分动力响应幅值... 针对既有道岔动态轨距优化技术,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对既有动态轨距优化方案道岔与传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既有优化方案可以改善岔区轮轨接触关系,保持车辆正弦曲线的运行轨迹;但部分动力响应幅值还有些偏大,考虑对即有优化方案参数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等参数,设计了5种新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对比,确定出了最佳方案。再对最新优化方案与既有优化方案进行动力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缩减加宽区长度对提高车辆直逆向通过能力、减少尖轨受力是有利的;改变轨距加宽区长度、加宽最大值对侧逆向过岔而言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动力仿真 道岔 动态轨距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大号码道岔合理线型设置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加林 宣言 王树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127,共3页
针对道岔已有线型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各种道岔侧线线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适合大号码道岔的合理线型设置方案。结果表明:侧向通过速度为80 km/h道岔采用切线+圆曲线线型在结构受力、运行舒适性等方面比采用单圆... 针对道岔已有线型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各种道岔侧线线型的动力学特性,提出适合大号码道岔的合理线型设置方案。结果表明:侧向通过速度为80 km/h道岔采用切线+圆曲线线型在结构受力、运行舒适性等方面比采用单圆曲线线型具有优越性;侧向通过速度为160 km/h道岔,采用缓圆缓线型比圆缓线型更能降低列车通过转辙器和辙叉区域的动力响应,对于缓圆缓线型,先加大起始缓和曲线半径的方法比加大中间圆曲线半径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仿真 大号码道岔 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润滑对40 m半穿式钢桁梁横向拍振抑制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汉夫 黎国清 宣言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2,共5页
中等跨度单线钢梁在货车提速至 6 0km·h- 1 以上时横向出现拍波振动 ,这是货车提速中钢梁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是货车转向架在临界速度下横向出现摆振、且摆振频率与钢梁横向有载频率相接近的结果。抑制这种拍波振动的关键在于... 中等跨度单线钢梁在货车提速至 6 0km·h- 1 以上时横向出现拍波振动 ,这是货车提速中钢梁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是货车转向架在临界速度下横向出现摆振、且摆振频率与钢梁横向有载频率相接近的结果。抑制这种拍波振动的关键在于降低这两种频率段相重合的概率 ,而由于钢梁主板或主桁间距的固定不变 ,普通的横向加固措施抑制这种拍波振动的效果并不显著。本文根据轮轨摩擦与车辆横向振动性能的相关性原理 ,通过实桥 (沪杭线桥 78A、 40m半穿式单线钢桁梁桥 )轮轨润滑前、润滑后货车作用下桥梁横向振动的实测对比分析 ,定性与定量地证明了轮轨润滑对该类桥梁横向拍波振动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 :轮轨润滑使得货车转向架临界速度向后延迟 ,消除了润滑前转向架横向在该速度下将要出现的摆振激励 ,也就消除了车 -桥系统在该速度下横向振动起拍的可能。这对货车转向架横向摆振的深入认识、探索铁路桥梁横向减振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穿式钢桁梁 轮轨润滑 振动抑制 走行安全性 铁路桥 货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高架车站的减振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莉 王澜 +3 位作者 高芒芒 熊建珍 宣言 方兴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8,共4页
某客运专线高架车站采用建桥一体化结构形式,自下而上依次为出站层、站台层和候车厅,其中正线位于高架站台层。本文通过建立该车站站房主体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列车—无砟轨道—站房结构耦合振动分析,结合现场振动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 某客运专线高架车站采用建桥一体化结构形式,自下而上依次为出站层、站台层和候车厅,其中正线位于高架站台层。本文通过建立该车站站房主体结构模型,对其进行列车—无砟轨道—站房结构耦合振动分析,结合现场振动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正线无砟轨道结构提出了提高扣件弹性、轨道板下铺设橡胶弹性垫层以及使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代替双块式无砟轨道三种减振优化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减振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一体化结构 结构模型 减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