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X波段2×3平面开关矩阵设计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宣斌
郭文椹
-
机构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
出处
《电子科技》
2013年第6期19-21,共3页
-
文摘
提出一种设计平面开关矩阵的方法。通过使用单刀单掷(SPST)芯片开关、芯片功分器和0 dB定向耦合器等简单电路实现开关矩阵的平面拓扑。由于射频电路使用键合工艺将芯片、微带无源电路进行连接,因此与传统开关矩阵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艺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最后通过对一个X波段2×3平面开关矩阵设计和测试,证明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开关矩阵
微带电路
定向耦合器
-
Keywords
switch matrix
microstrip circuit
directional coupler
-
分类号
TN62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
-
题名14种草本植物的耐铅性和积累特性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宣斌
江红艳
-
机构
安徽国祯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85-90,共6页
-
基金
合肥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项目(2021GJ063)。
-
文摘
铅(Pb)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元素,简单、安全、费用低、环境负效应小的植物修复技术已成为环境生态恢复的研究前沿。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对黑麦草、早熟禾、狗牙根、紫花苜蓿、三叶草、黑心菊、硫华菊、金盏菊、三叶鬼针草、血皮菜、三脉紫菀宽伞变种、酸模、辣椒276、土人参14种植物在不同Pb^(2+)浓度(0、500、1 000、1 500、2 000 mg/kg)胁迫下的耐受特性和富集转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Pb^(2+)胁迫下,大多数植物的生物量呈上升趋势,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Pb^(2+)胁迫下,植物生物量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土壤Pb^(2+)浓度的增加,植物体内的铅含量表现出明显的根茎大于叶的器官积累分异特性,酸模的耐铅能力最强;狗牙根、黑麦草、早熟禾、三脉紫菀宽伞变种、黑心菊、辣椒276具有较强的累积能力,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铅;酸模、辣椒276、黑心菊和紫花苜蓿有较强的转运能力。14种植物中,只有黑心菊在500 mg/kg浓度Pb^(2+)处理下能同时满足超富集植物的筛选要求,说明黑心菊具备较强的耐受性能以及富集和转运铅的能力,可作为铅污染土壤修复的候选超富集植物种。
-
关键词
植物修复技术
草本植物
耐铅性
累积特性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
分类号
Q945.78
[生物学—植物学]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7
- 3
-
-
作者
宣斌
赵泽宇
罗曜伟
魏群
朱倚娴
王亚军
-
机构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
南京华群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09,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03204)。
-
文摘
针对目前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在机器视觉工业检测领域难以同时实现成像质量好和结构紧凑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该系统由7组10片透镜组成,利用多组双胶合透镜来消色差,在第15个面使用非球面提高成像质量,最后对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研究。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的工作波长为0.4~1.7μm,全长为79.6 mm,F数为2.8,焦距为25.7 mm,畸变小于1.4%,调制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100 lp/mm处均大于0.4,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该系统可以对光滑表面的装配件进行缺陷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调的优点,有助于高效地完成机器视觉检测。
-
关键词
宽谱段
光学设计
可见光成像
红外成像
机器视觉
-
Keywords
broad spectrum
optical design
visible light imaging
infrared imaging
machine vision
-
分类号
O435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喀斯特区菜地土壤重金属的全量及有效态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江红艳
宣斌
-
机构
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国祯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57-162,共6页
-
文摘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典型喀斯特区城郊菜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Cu、Zn、Pb、Cd全量和有效态含量,探讨了其空间变异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喀斯特区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d全量平均值均超过研究区土壤自然背景值,且变异系数在0.21~0.43,有一定的累积现象。有效态Cu、Zn、Pb、Cd含量的分布范围较大,表现出中等的空间变异性。有效态Cu、Zn、Pb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全量呈显著相关,研究区菜地土壤中这3种元素具有共同的来源,或呈复合污染的趋势。研究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全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党武乡、潜陶乡、燕楼乡和马铃乡,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各不相同,基本呈斑点状分布格局。从4种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的均值来看,其潜在生态危害趋势为Cd>Pb>Cu>Zn。根据当前的生态风险评估,喀斯特区城郊菜地土壤遭受较强的Cd生态危害,应引起充分关注。
-
关键词
菜地
土壤
重金属
全量
有效态
空间变异
喀斯特区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