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侵袭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宣妙燕 蔡晓红 +4 位作者 俞晨艺 潘国权 李秀翠 曹顺顺 杨锦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IPAI)的临床和耐药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12月27例IPAI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体液标本,经实验室培养、分离,鉴定出27株铜绿假单胞菌(PA),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IPAI)的临床和耐药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12月27例IPAI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体液标本,经实验室培养、分离,鉴定出27株铜绿假单胞菌(PA),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27例IPAI患儿1岁以下占81.5%,发病以夏秋季为主(88.9%),临床诊断败血症21例(77.8%),伴有基础疾病24例(88.9%)。医院相关性IPAI和社区相关性IPAI分别占40.7%和59.3%。临床治愈及好转15例(55.6%),死亡12例(44.4%)。PA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92.6%,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不敏感率分别高达88.9%和89.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他啶等耐药率低,多重耐药率为7.4%。结论儿童IPAI好发于1岁以下,多数存在基础疾病;临床疾病以败血症最常见;PA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等耐药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回顾性分析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间歇低氧对幼鼠认知及相关脑区CREB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蔡晓红 张存雪 +6 位作者 周永海 倪丽艳 龚永生 张焕改 李美丽 宣妙燕 俞晨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5-900,共6页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CIH)对幼鼠认知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取八臂迷宫训练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40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2周(2IH)、4周组(4IH),对照2周(2C)、4周组(4C),建立IH幼鼠模型,低氧结束后进行八臂迷宫测试,观...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氧(CIH)对幼鼠认知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取八臂迷宫训练成功的SPF级健康雄性SD幼鼠40只,随机分为:间歇低氧2周(2IH)、4周组(4IH),对照2周(2C)、4周组(4C),建立IH幼鼠模型,低氧结束后进行八臂迷宫测试,观察海马和前额叶皮层超微结构变化及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和磷酸化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4组幼鼠的记忆错误次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别(均P<0.05);IH各组海马及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均出现早期凋亡和变性,尤以4IH组最为明显,对照组则基本正常;与相应对照组相比,2IH、4IH组幼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CREB mRNA和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以4IH组最低(均P<0.01),差异显著,两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诱导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还下调CREB的基因转录和抑制CREB蛋白磷酸化,抑制记忆相关蛋白的合成,这可能是引起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低氧 认知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原 钱旭波 +2 位作者 俞晨艺 宣妙燕 林振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泛福舒)联合孟鲁司特口服对间歇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3例间歇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7例,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12个月,前3个月同时服用细菌溶解产物;对照组86例,...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泛福舒)联合孟鲁司特口服对间歇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3例间歇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7例,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12个月,前3个月同时服用细菌溶解产物;对照组86例,仅给予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12个月。两组均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患儿临床表现、血液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73例中有156例(实验组76例,对照组80例)完成随访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天数、咳嗽天数与抗生素使用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时,实验组CD3+%、CD4+%、CD4+/CD8+比值、血清IgA和唾液sIg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D8+%、IgG、IgM和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0.856,P>0.05)。结论:间歇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联合使用细菌溶解产物和孟鲁司特口服可显著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孟鲁司特,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细菌溶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川崎病肠道菌群变化与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联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宣妙燕 徐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究小儿川崎病(KD)肠道菌群变化与特异性转录因子RAR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P3(FOXP3)、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KD患儿110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单纯KD组(68例)与KD合并感染... 目的:探究小儿川崎病(KD)肠道菌群变化与特异性转录因子RAR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P3(FOXP3)、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KD患儿110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单纯KD组(68例)与KD合并感染组(4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分析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与KD合并感染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对KD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KD合并感染组乳酸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梭菌属、FOXP3、CD3^(+)、CD4^(+)/CD8^(+)低于单纯KD组、对照组,单纯KD组低于对照组,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副杆菌属、RORγt高于单纯KD组、对照组,单纯KD组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乳酸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梭菌属、RORγt、FOXP3、CD3^(+)、CD4^(+)/CD8^(+)是KD、KD合并感染的重要保护因素,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副杆菌属是KD、KD合并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酸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梭菌属与RORγt呈负相关,与FOXP3、CD3^(+)、CD4^(+)/CD8^(+)呈正相关,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副杆菌属与RORγt呈正相关,与FOXP3、CD3^(+)、CD4^(+)/CD8^(+)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KD合并感染AUC为0.888,95%CI为0.822~0.953,P<0.001,预测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89.71%,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结论:KD患儿肠道菌群变化与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相关,且均与KD、KD合并感染联系紧密,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感染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川崎病 肠道菌群 RORΓT FOXP3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