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化氮化硼导热/阻燃水性涂料的研制
1
作者 官燕燕 叶义成 +1 位作者 陈海生 屈贞财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9,共9页
目的 研究羟基化氮化硼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以提升用于电子元器件涂料的导热和阻燃性能。方法 采用超声液相剥离法,以氮化硼(BN)为导热/阻燃基元,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羟基化氮化硼纳米片(BN-OH),辅以水性聚氨酯、多异氰... 目的 研究羟基化氮化硼对涂料性能的影响,以提升用于电子元器件涂料的导热和阻燃性能。方法 采用超声液相剥离法,以氮化硼(BN)为导热/阻燃基元,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羟基化氮化硼纳米片(BN-OH),辅以水性聚氨酯、多异氰酸酯及相关溶剂和助剂研制了兼具导热和阻燃功能的水性涂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投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观测了BN和BN-OH的微观形貌,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BN和BN-OH的化学结构,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测试了BN和BN-OH的晶型和晶貌。涂布打样后,测试了涂料的黏度、细度、外观、硬度和附着力等基本性能,研究了羟基化氮化硼对涂料导热和阻燃性能的影响。使用热重红外联用仪(TG-IR)分析了涂料燃烧过程的气体排放,并观测了燃烧物的形貌。结果 羟基化氮化硼能有效提高水性涂料的导热和阻燃能力。当BN-OH占涂料甲组分总质量的3.0%时,涂料的导热系数提升至0.546 W/(m·K),比空白样提升了2.8倍;同时,涂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比空白样下降了35.0%。BN-OH可显著降低涂料燃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使燃烧后的炭层更加致密紧凑。结论 羟基化氮化硼可同时赋予涂料优异的导热和阻燃性能,极大地提升了其在电器热管理领域的应用,将为电子元器件的安全保障提供更有效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化氮化硼 导热 阻燃 涂料 元器件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硼纳米片表面修饰及其在导热涂料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官燕燕 屈贞财 +2 位作者 包勇 陈海生 吴成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4-170,共7页
目的研究氮化硼纳米片表面修饰对导热涂料性能的影响,以改善微电子产品的散热功能。方法从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出发,介绍了共价修饰和非共价修饰氮化硼纳米片的表面处理技术,综述了氮化硼纳米片分别与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 目的研究氮化硼纳米片表面修饰对导热涂料性能的影响,以改善微电子产品的散热功能。方法从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出发,介绍了共价修饰和非共价修饰氮化硼纳米片的表面处理技术,综述了氮化硼纳米片分别与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制备复合导热涂料的研究进展及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导热涂料存在的现行问题。结果自上而下策略是氮化硼纳米片制备工艺中应用最广的策略方法,通过共价和非共价修饰氮化硼纳米片可以有效改善氮化硼纳米片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进而提升氮化硼纳米片与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复合涂料的导热性能。结论氮化硼纳米片表面修饰在导热涂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微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器件 氮化硼纳米片 表面修饰 导热涂料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香兰素的UV抗菌油墨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官燕燕 陈海生 +2 位作者 皮阳雪 付文亭 包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0-46,共7页
目的研制一种抗菌性优良的UV油墨,提升其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波的辅助下,萃取香草兰豆荚的主要成分。通过FT-IR和NMR对提取物进行表征,证实提取物为香兰素,产率为18.35%,相对质量分数为33.24%。以制备的香兰素为抗菌添加剂,设计油墨配... 目的研制一种抗菌性优良的UV油墨,提升其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波的辅助下,萃取香草兰豆荚的主要成分。通过FT-IR和NMR对提取物进行表征,证实提取物为香兰素,产率为18.35%,相对质量分数为33.24%。以制备的香兰素为抗菌添加剂,设计油墨配方,并研制UV抗菌油墨,测试油墨的粘度、细度、流平性、固化速率,以及干燥后墨膜的耐醇性、柔韧性、硬度和抗菌性。结果当香兰素的质量分数为5.0%(相对于油墨总质量)时,可制备粘度为4.07 Pa·s,细度为5μm,流平性良好、固化速率为150 m/min的UV抗菌油墨。将制备的UV抗菌油墨辊涂于集成天花板上并干燥成膜后,墨膜的耐醇性为5级,经过180°对折5次后无明显折痕,硬度为2H。抗菌性检测发现,墨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1mm,抑菌效率为99.20%,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高达23mm,抑菌效率也高达99.26%。结论所研制抗菌油墨,可在保持良好印刷适性的同时,赋予油墨优良的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萃取 香兰素 UV 抗菌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ED导热油墨的研制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官燕燕 陈海生 +1 位作者 皮阳雪 包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9-164,共6页
采用合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包埋纳米石墨烯(G)制备导热纳米填料(MF@G),辅以连接料、颜料和各类助剂,制备了紫外发光二极管固化(UV-LED)导热油墨。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采用合成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包埋纳米石墨烯(G)制备导热纳米填料(MF@G),辅以连接料、颜料和各类助剂,制备了紫外发光二极管固化(UV-LED)导热油墨。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和热重分析(TGA)等技术表征了MF@G的形貌和性能,并测试了油墨的细度、黏度、流平性、固化速率、附着力和导热系数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MF对G的包埋作用不会破坏G的固有晶型,还可以降低G的缺陷。当MF@G的质量分数为3%时,UV-LED导热油墨的印刷适性良好,将其印刷在铝塑膜上后,它的导热系数可提升至1.289 W/(m·K),相比于未添加导热填料的油墨试样,其提升率高达41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导热系数 印刷适性 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阈值法的印品缺陷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官燕燕 刘昕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10-413,共4页
针对印刷品的缺陷检测问题,在传统模板匹配法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过程控制原理,提出利用统计阈值法代替传统的固定阈值法,以自动确定图像上各个像素点的灰度阈值,解决了传统固定阈值法在边缘纹理区域容易产生轮廓误检和漏检的问题。实验... 针对印刷品的缺陷检测问题,在传统模板匹配法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过程控制原理,提出利用统计阈值法代替传统的固定阈值法,以自动确定图像上各个像素点的灰度阈值,解决了传统固定阈值法在边缘纹理区域容易产生轮廓误检和漏检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相对于传统算法在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上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品缺陷检测 模板匹配 统计阈值法 灰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官燕燕 高艳飞 李新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8-151,共4页
以葡萄糖和石墨烯为原料,采用超声喷雾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球形活性炭,通过负载单质硫制备了活性炭/硫复合材料,将其用作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通过充放电性能测试分析锂... 以葡萄糖和石墨烯为原料,采用超声喷雾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球形活性炭,通过负载单质硫制备了活性炭/硫复合材料,将其用作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通过充放电性能测试分析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葡萄糖与石墨烯质量比为1∶1、于高温600℃煅烧2h得到的活性炭表面光滑,粒径在600~1600nm,用其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葡萄糖 石墨烯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镭射卡纸条形码印刷质量问题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官燕燕 叶义成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35-138,148,共5页
目的 研究包装印刷中镭射卡纸条形码印刷质量不合格问题。方法 以香槟纸烟包产品为例,分析条形码印刷不合格的原因,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5个方面分析归纳了影响条码印刷质量的因素,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检测指标中缺... 目的 研究包装印刷中镭射卡纸条形码印刷质量不合格问题。方法 以香槟纸烟包产品为例,分析条形码印刷不合格的原因,从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5个方面分析归纳了影响条码印刷质量的因素,找出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检测指标中缺陷度不合格为100%。条形码区域白墨印刷不平整,未有效覆盖镭射卡纸表面,导致出现不规则透光点是缺陷度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影响白墨印刷平整性的关键因素是白墨水墨平衡和墨层厚度控制。结论 生产中应按小墨小水原则调节白墨的水墨平衡,并保持油墨墨层厚度为2~3μm,以使白墨印刷平整,有效覆盖镭射卡纸表面,保证条码印刷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 镭射卡纸 印刷质量 缺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化氮化硼−氧化石墨烯导热绝缘油墨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官燕燕 屈贞财 +1 位作者 陈海生 叶义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189,共7页
目的研制兼具导热和绝缘特性的油墨,以拓展油墨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方法以氮化硼(BN)晶体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合成了氨基化氮化硼(BN−NH_(2))纳米片,并在羧基活化剂的参与下,利用氧化石墨烯(GO)上的羧基与BN−NH_(2)上的氨基共价... 目的研制兼具导热和绝缘特性的油墨,以拓展油墨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方法以氮化硼(BN)晶体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合成了氨基化氮化硼(BN−NH_(2))纳米片,并在羧基活化剂的参与下,利用氧化石墨烯(GO)上的羧基与BN−NH_(2)上的氨基共价反应,制备酰胺化氮化硼−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填料(BN−GO),辅以高分子树脂、单体、颜料及各类助剂,研制导热绝缘油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BN−NH_(2)纳米片的形貌结构、晶型晶面和BN−GO的价键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对油墨的印刷适性、导热性能和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实验成功制备了氨基化氮化硼(BN−NH_(2))纳米片和酰胺化氮化硼−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填料(BN−GO),当BN−GO的质量分数为3.0%时,所制备的导热绝缘油墨的印刷适性良好,印刷打样后的导热系数可提升至1.45 W/(m·K),体积电阻率高达9.86×10^(11)Ω·cm,相较于空白油墨试样,分别提升了4.8倍和3.7倍。结论所研制导热绝缘油墨可在保持良好印刷适性的同时赋予油墨优良的导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氧化石墨烯 导热系数 绝缘 油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印连线冷烫胶水黏度与印刷适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官燕燕 叶义成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35-138,共4页
胶印连线冷烫胶水的黏度和印刷适性影响冷烫的质量。通过实验分析了胶印连线冷烫胶水的黏度和印刷适性,设计了胶印连线冷烫测试版,通过上机测试得到了胶印连线冷烫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能为胶印连线冷烫胶水的选用与冷烫印刷工艺参数的... 胶印连线冷烫胶水的黏度和印刷适性影响冷烫的质量。通过实验分析了胶印连线冷烫胶水的黏度和印刷适性,设计了胶印连线冷烫测试版,通过上机测试得到了胶印连线冷烫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能为胶印连线冷烫胶水的选用与冷烫印刷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印连线冷烫 冷烫胶水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便携式胶印油墨自动搅拌器的创新设计
10
作者 官燕燕 吴成英 郑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113,共4页
针对传统手工调墨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效率低且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手持便携式的胶印油墨自动搅拌器。搅拌器由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运动系统构成,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可以配置于印刷机台的各个班组,作为日常工具使用。此搅拌... 针对传统手工调墨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效率低且搅拌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手持便携式的胶印油墨自动搅拌器。搅拌器由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运动系统构成,制造成本低,携带方便,可以配置于印刷机台的各个班组,作为日常工具使用。此搅拌器的应用实现了油墨搅拌的自动化,能够提高油墨的搅拌效率,且操作简单,降低了胶印的技术门槛,提高了胶印的生产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印油墨 搅拌器 便携式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性导电油墨的纳米银分散液的制备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海生 屈贞财 +1 位作者 官燕燕 唐宝玲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运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次磷酸钠(NaH2PO2.H2O)为还原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高分子保护剂,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得了用于水性导电油墨的纳米银分散液。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L9(33),研究了还原剂用量、保护剂用量... 运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次磷酸钠(NaH2PO2.H2O)为还原剂,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为高分子保护剂,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得了用于水性导电油墨的纳米银分散液。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L9(33),研究了还原剂用量、保护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纳米银粉粒度及形貌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银分散液的最佳条件:在AgNO3浓度为1.0 mol/L时,n(NaH2PO2.H2O)/n(AgNO3)为2.5∶1,n(PVP)/n(AgNO3)为1.5∶1,n(六偏磷酸钠)/n(AgNO3)为0.007∶1,反应温度为40℃的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银分散液放置30 d后,经SEM表征和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测试,可获得主要粒度分布在15~60 nm的纳米银分散液,克服了水性导电油墨填料易絮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导电油墨 正交实验 纳米银分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包装印刷企业智能制造实施策略及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皮阳雪 官燕燕 胡华斌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91,共9页
本研究介绍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和内涵,结合当前包装印刷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实施智能制造的难点和重点,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和相应的解决策略,引导包装印刷企业沿着生产自动化、车间数字化和工厂智能化的发展路径... 本研究介绍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和内涵,结合当前包装印刷企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详细论述了实施智能制造的难点和重点,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和相应的解决策略,引导包装印刷企业沿着生产自动化、车间数字化和工厂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加快包装印刷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最后,阐述了智能制造的技术实现及在典型包装印刷企业的实施应用与成效,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开展智能化升级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印刷企业 智能制造 自动化 数字化 智能化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皮阳雪 官燕燕 叶义成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为例,遵循整体课程观,以课程标准制订、新型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法创新、教学管理改革为实施...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为例,遵循整体课程观,以课程标准制订、新型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法创新、教学管理改革为实施路径,以学生为中心,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课程改革注入新动力,同时介绍了课程改革采取的系列举措及取得的改革成效。本文进行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希望能为其他相关院校交流借鉴,共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整体课程观 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软件的递纸机构仿真分析系统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新 官燕燕 蒲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4-87,共4页
介绍了在Pro/E环境下偏心摆动式递纸机构模型的建立,及该机构的参数化设计与运动分析,运用Mat-lab编写参数化界面,建立了便捷窗口,通过改变杆长与印刷速度,得到了叼纸牙轴心的速度、加速度分析曲线,为该机构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种便捷工... 介绍了在Pro/E环境下偏心摆动式递纸机构模型的建立,及该机构的参数化设计与运动分析,运用Mat-lab编写参数化界面,建立了便捷窗口,通过改变杆长与印刷速度,得到了叼纸牙轴心的速度、加速度分析曲线,为该机构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种便捷工具。运用Pro/MECHANICA模块对满足设计要求的递纸机构的各杆件建立了动力学分析系统,进行了杆件结构的分析与优化,完善了递纸机构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纸机构 参数化 运动分析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转移数码印花墨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皮阳雪 官燕燕 梁智诚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3,127,共7页
本研究制备一种性能优良的分散黄染料热转移印花墨水。首先选取了C.I.分散黄60染料、C.I.分散黄54两种染料和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氨酯树脂两种树脂,探究染料种类与树脂种类对墨水的热升华性能与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染料与树脂... 本研究制备一种性能优良的分散黄染料热转移印花墨水。首先选取了C.I.分散黄60染料、C.I.分散黄54两种染料和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氨酯树脂两种树脂,探究染料种类与树脂种类对墨水的热升华性能与分散性能的影响。通过调节染料与树脂的比例,得到最佳的墨水配方和最佳的转印条件。结果表明,选用C.I.分散黄60染料和水性丙烯酸树脂作为油墨的染料与树脂,水性丙烯酸树脂与C.I.分散黄60的质量比为1∶0.05,研磨时间为8min时,C.I.分散黄60染料的分散效果最佳,墨水的粒径最小。本研究制备的热转移数码印花墨水在190℃下转印30s后转印图案清晰,图文效果良好,丰富了黄色染料热转移墨水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印花 分散染料 热转印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印刷产品个性化艺术设计的创新性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晶 官燕燕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2-25,共4页
针对当前数码印刷产品在设计方面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提出数码印刷产品应如何进行创新化设计的思路,并举例说明了艺术设计者如何参与到数码印刷行业,紧贴行业需求,以灵感引领数码印刷产品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数码印刷产品对消费者的... 针对当前数码印刷产品在设计方面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提出数码印刷产品应如何进行创新化设计的思路,并举例说明了艺术设计者如何参与到数码印刷行业,紧贴行业需求,以灵感引领数码印刷产品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数码印刷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印刷 个性化 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