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敷贴对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结构及相关脏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白东艳 李艳慧 +6 位作者 易玮 官坤祥 唐纯志 庄礼兴 江钢辉 廖穆熙 靳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结构及相关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癖消组、穴位敷贴组,每组10只。采用雌激素诱导法制作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用中药穴位敷贴,并与正...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结构及相关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乳癖消组、穴位敷贴组,每组10只。采用雌激素诱导法制作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用中药穴位敷贴,并与正常组、模型组、乳癖消组比较。结果:各组大鼠实验前后体重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各组大鼠实验结束后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模型组增长明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乳癖消组、穴位敷贴组的增长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镜下,穴位敷贴组乳腺导管上皮排列基本规则,腺泡数量以及腔内分泌物未见明显增多,腺泡、导管管腔未见明显扩大。与模型组比,导管上皮层数明显减少,排列较为规则,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小叶腺泡数明显减少,穴位敷贴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脏器系数,与模型组相比,穴位敷贴组和乳癖消组子宫系数均显著减少(P<0.01),穴位敷贴组与乳癖消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穴位敷贴组与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脾脏系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穴位敷贴组和乳癖消组则显著增加(P<0.01),穴位敷贴组比乳癖消组效果更优(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胸腺系数显著减少(P<0.01﹚,穴位敷贴组和乳癖消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穴位敷贴组与乳癖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中药物穴位敷贴治疗后大鼠乳腺增生程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囊性病 中药穴位敷贴 组织结构 脏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