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分离蛋白对红曲菌产莫纳可林K及菌丝形态的影响
1
作者 张羽帆 覃学领 +5 位作者 谢斌 韩浩兰 宗绚丽 余翔 胡远亮 冯艳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3-61,共9页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对红曲菌产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及菌丝形态的影响,以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MS-1为实验菌株,在合成培养基中优化SPI影响红曲菌产MK的浓度及pH,并观察其菌丝形态。结果表明,...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对红曲菌产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及菌丝形态的影响,以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MS-1为实验菌株,在合成培养基中优化SPI影响红曲菌产MK的浓度及pH,并观察其菌丝形态。结果表明,当SPI添加量为1%且初始pH值为4.0或SPI添加量为3%且初始pH值为2.0时,红曲菌产MK的量可分别达到106.48、105.93 mg/L。另外,SPI能促进红曲菌菌丝生长、菌落直径增加和分生孢子的产生。在SPI作用下,红曲菌发酵前期菌丝体较为饱满但表面不光滑。发酵后期菌丝体变为干瘪、弯曲折叠和断裂,分生孢子凹陷程度更加明显。推测SPI能够促进细胞膜的通透性。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SPI偏向性产生MK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大豆分离蛋白 红曲色素 莫纳可林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对红曲菌产莫纳可林K和红曲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覃学领 谢斌 +4 位作者 韩浩兰 宗绚丽 胡远亮 余翔 冯艳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7-94,共8页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对3株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和1株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产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和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红曲菌固... 为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对3株丛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和1株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产莫纳可林K(monacolin K,MK)和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析红曲菌固态及液态发酵产物中MK和MPs的产量及其同系物。结果表明:在固态发酵条件下,添加1%SPI可促使M.ruber MJ-1红色MPs产量增加4.59倍(P<0.05);可显著抑制M.pilosus MS-1、M.pilosus YDJ-1产MPs,并促使3株丛毛红曲菌产MK(P<0.05)。在PDB培养基中,添加1%SPI可促使M.ruber MJ-1和M.pilosus YDJ-1产红、橙、黄3种MPs,促使M.pilosus YDJ-2产MK的量增加0.88倍(P<0.05)。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1%SPI可促使M.ruber MJ-1和M.pilosus YDJ-1产3种MPs,可显著抑制M.pilosus MS-1产MPs(P<0.05);促使M.pilosus MS-1和M.pilosus YDJ-1产MK的量分别增加0.95和1.15倍(P<0.05)。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大豆分离蛋白调控不同种属红曲菌选择性产MPs或MK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菌 种属 大豆分离蛋白 莫纳可林K 红曲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红曲对红腐乳风味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斌 张敏 +4 位作者 李鑫峰 张鑫 宗绚丽 余翔 冯艳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4-240,共7页
该研究以市售红腐乳为对照,采用大豆红曲(RFS)替代红曲米制备红腐乳,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测定红腐乳的色价、莫纳可林K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红腐乳进行感官评价,考察大豆红曲对红腐乳品质的... 该研究以市售红腐乳为对照,采用大豆红曲(RFS)替代红曲米制备红腐乳,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测定红腐乳的色价、莫纳可林K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红腐乳进行感官评价,考察大豆红曲对红腐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红曲红腐乳的色价(3.76 U/g)与市售红腐乳无显著差异(P<0.05),莫纳可林K含量为0.43 mg/g。红腐乳中共检测出2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大豆红曲红腐乳与市售红腐乳的共有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己酸乙酯、庚酸乙酯和十四酸乙酯。与市售红腐乳相比,大豆红曲红腐乳中风味物质类别(7种)较多,其特有风味物质为甲氧基苯肟与戊基苯,其中甲氧基苯肟来自大豆红曲。以大豆红曲为辅料所得红腐乳可满足红腐乳感官要求,感官评分为40.5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腐乳 大豆红曲 色价 莫纳可林K 挥发性风味物质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