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撑开器辅助复位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宗帮永 宋财 +2 位作者 田浩然 万德余 凡有非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0-975,共6页
目的探究撑开器辅助复位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撑开器辅助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 目的探究撑开器辅助复位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撑开器辅助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Marland足部功能量表(MF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应激感受量表(PSS)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MF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01),术后6个月足部功能优、良、中、差率分别为56.3%、31.3%、10.0%、2.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开始完全负重锻炼时间、骨密度、手术时机、体重指数(BMI)、术后VAS评分、术后PSSS评分、术后PSS评分及术后有无腓骨肌痉挛、腓骨肌腱粘连的患者术后MF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开始完全负重锻炼时间、骨密度、手术时机、BMI、术后腓骨肌痉挛、术后腓骨肌腱粘连、术后VAS评分、术后PSSS评分、术后PSS评分是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年龄、开始完全负重锻炼时间、骨密度、手术时机、BMI、术后腓骨肌痉挛、术后腓骨肌腱粘连、疼痛程度等可直接影响术后足部功能恢复,而心理应激不仅直接影响术后足部功能恢复,还可通过社会支持的间接效应影响足部功能恢复。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撑开器辅助复位小切口内固定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心理应激不仅直接影响术后足部功能恢复,还可通过社会支持的间接效应减轻对足部功能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功能 跟骨骨折 撑开器 小切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