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渠非标准断面法测流水位流量关系的率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慧真 宗全利 +2 位作者 刘贞姬 谢炎 刘冬冬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3,160,共8页
为探究明渠非标准断面法测流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率定问题,以新疆第三师某团场25处渠道量水断面为研究对象,利用FlowTracker 2手持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进行了水位流量关系率定工作.根据实测结果,率定了各渠道量水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为探究明渠非标准断面法测流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率定问题,以新疆第三师某团场25处渠道量水断面为研究对象,利用FlowTracker 2手持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进行了水位流量关系率定工作.根据实测结果,率定了各渠道量水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对所率定出的曲线进行了符号检验、适线检验和偏离数值检验及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流量拟合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率定的25处渠道量水断面中,14处具有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5处受回水影响、6处受渠道淤积影响为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在渠道粗糙系数Ra、边坡系数m及坡降i相同的条件下,流量拟合参数与渠道底宽b总体上呈正相关;在渠道粗糙系数Ra、边坡系数m及底宽b相同的条件下,流量拟合参数与渠道坡降i总体上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灌区自动化量水设备测流准确性的校核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准断面法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率定 流量拟合参数 自动化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灌用网式新型自清洗过滤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2 位作者 郑铁刚 刘飞 郑华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2,共5页
比较了国内外自清洗过滤器产品技术参数,分析了当前国内网式自清洗过滤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提出一种微灌用网式新型自清洗过滤器,并对该新型过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在满足1<λ<5(... 比较了国内外自清洗过滤器产品技术参数,分析了当前国内网式自清洗过滤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提出一种微灌用网式新型自清洗过滤器,并对该新型过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在满足1<λ<5(λ为元件的长度与直径比值)前提下,新型过滤器滤网直径、滤网长度与设计流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试验得到了水头损失与设计流量的定量关系式,并与传统网式过滤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过滤器水头损失小,且随流量变化缓慢,即使在流量变化较大情况下,水头损失也变化较小,在我国大田微灌技术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网式过滤器 自清洗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冲洗式沉沙池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38
3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1 位作者 李强 蔡小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对各种类型沉沙池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沉沙池的首部加调流板、在溢流堰上沿水流方向设溢流槽、对冲沙廊道进行改进并设置辅助冲沙设施这3个方面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冲洗式沉沙池,并进行了模型试验... 在对各种类型沉沙池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沉沙池的首部加调流板、在溢流堰上沿水流方向设溢流槽、对冲沙廊道进行改进并设置辅助冲沙设施这3个方面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冲洗式沉沙池,并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冲洗式沉沙池可以大大提高沉沙池对悬移质泥沙的沉淀效率,并有利于泥沙的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式沉沙池 调流板 溢流槽 冲沙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TEM模型的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模拟 被引量:28
4
作者 宗全利 夏军强 +1 位作者 邓春艳 许全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78,共10页
针对上荆江典型二元结构河岸的崩塌问题,综合考虑近岸水流冲刷作用与河岸土体组成及力学特性,采用BSTEM模型分析了上荆江不同时期的岸坡稳定性,并对二元结构河岸的崩塌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枯水期和汛前涨水期河岸稳定性较高,为崩... 针对上荆江典型二元结构河岸的崩塌问题,综合考虑近岸水流冲刷作用与河岸土体组成及力学特性,采用BSTEM模型分析了上荆江不同时期的岸坡稳定性,并对二元结构河岸的崩塌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枯水期和汛前涨水期河岸稳定性较高,为崩岸较弱阶段;洪水期和落水期河岸稳定性较低,并伴随持续崩塌,属崩岸强烈阶段。此外分析还表明坡脚冲刷和潜水位变化对河岸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两者分别是引起洪水期和落水期崩岸强度较大的重要原因。最后在综合考虑坡脚冲刷、潜水位变化和崩塌后土体在坡脚堆积等因素基础上,模拟了2009—2010年荆34断面右侧河岸的崩塌过程,河岸崩塌总宽度与崩塌后岸坡形态等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因此在模拟上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崩塌过程时,必须同时考虑坡脚冲刷、潜水位变化和坡脚堆积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岸模拟 BSTEM模型 上荆江 坡脚冲刷 潜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灌用沉沙池泥沙沉降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1 位作者 汤骅 吴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对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准静水沉降法和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该两种方法用于微灌沉沙池设计中的参数变化范围,并对其中的紊动修正系数K和恢复饱和系数a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得出了K和a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试验结... 对沉沙池设计中最常用的准静水沉降法和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该两种方法用于微灌沉沙池设计中的参数变化范围,并对其中的紊动修正系数K和恢复饱和系数a进行了专门试验研究,得出了K和a的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准静水沉降法的计算误差较大,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用来估算沉沙池池长;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微灌用沉沙池的工程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用沉沙池 准静水沉降法 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槽对沉沙池溢流堰长度的影响分析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1 位作者 汤骅 吴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2,共6页
通过在沉沙池溢流堰区加设溢流槽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以增加沉沙池溢流堰有效长度,降低出池水流含沙量;在模型试验基础上,分析了溢流槽对溢流堰长度的影响关系,得出了溢流槽长度与溢流堰水头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经实测资料验证,该关... 通过在沉沙池溢流堰区加设溢流槽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以增加沉沙池溢流堰有效长度,降低出池水流含沙量;在模型试验基础上,分析了溢流槽对溢流堰长度的影响关系,得出了溢流槽长度与溢流堰水头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经实测资料验证,该关系式实测值和计算值符合较好,可以用于实际工程溢流槽的设计;为了验证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结果,开展了传统沉沙池和改进后沉沙池泥沙沉降的原型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在沉沙池溢流堰区加设溢流槽后,沉沙池末端淤积泥沙中细颗粒所占比重大于传统沉沙池,同时末端水流含沙量明显小于传统沉沙池,充分说明溢流槽对提高沉沙池泥沙沉降效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沙池 溢流槽 溢流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截沙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吴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对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截沙率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基础上,得出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池段分组截沙率、工作段分组截沙率、大于某粒径级截沙率以及总截沙率的近似计算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对连续冲洗式沉沙池的截沙率进... 对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截沙率进行分析研究,并在一维流超饱和输沙法基础上,得出连续冲洗式沉沙池池段分组截沙率、工作段分组截沙率、大于某粒径级截沙率以及总截沙率的近似计算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对连续冲洗式沉沙池的截沙率进行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近似处理的截沙率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在符合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可以用于实际工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冲洗式沉沙池 截沙率 恢复饱和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沙池水流流场分布均匀化改进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吴心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5,共3页
为了使沉沙池水流流场分布更加均匀,可在沉沙池的首端位置加设调流板。分析了调流板调节水流的机理,并通过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加设调流板是使沉沙池流场分布均匀化的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工程措施。提出了调流板孔洞的布置原则... 为了使沉沙池水流流场分布更加均匀,可在沉沙池的首端位置加设调流板。分析了调流板调节水流的机理,并通过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加设调流板是使沉沙池流场分布均匀化的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工程措施。提出了调流板孔洞的布置原则:沿垂向底部孔径应该大一些,表面孔径应该小一些;沿横向中间孔径应该小一些,两侧孔径应该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沙池 流场分布 调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丁坝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及研究动态 被引量:4
9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何春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15,共2页
对坝头局部冲刷深度、壅水高度、下游回流长度及坝群合理间距等透水丁坝工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了透水丁坝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议:①综合考虑透水丁坝不同挑角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给出完... 对坝头局部冲刷深度、壅水高度、下游回流长度及坝群合理间距等透水丁坝工程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了透水丁坝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议:①综合考虑透水丁坝不同挑角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给出完整的透水丁坝坝头局部冲刷深度的研究成果;②深入分析透水丁坝局部水头损失产生的原因,从理论上确定透水丁坝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进而给出透水丁坝壅水高度计算公式;③应针对不同的透水率进行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深 壅水高度 回流长度 坝群合理间距 设计参数 透水丁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建类专业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宗全利 程建军 +2 位作者 刘贞姬 金瑾 王建新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根据高等工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多媒体课堂教学特点,构建了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每一因素的综合态度系数和得票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出影响该因素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 根据高等工科院校土建类专业多媒体课堂教学特点,构建了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利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每一因素的综合态度系数和得票指数,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出影响该因素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对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主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类专业 多媒体教学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段黏性河岸土体抗拉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宗全利 夏军强 +1 位作者 邓珊珊 彭玉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4,共8页
对于绕轴崩塌为主的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稳定性计算,土体抗拉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现场挖空方法,开展了间接测定荆江段黏性河岸土体抗拉特性的原型崩塌试验。通过现场测量得到荆江河岸绕轴崩塌时的临界悬空宽度,计算了不同含水率及干密... 对于绕轴崩塌为主的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稳定性计算,土体抗拉特性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现场挖空方法,开展了间接测定荆江段黏性河岸土体抗拉特性的原型崩塌试验。通过现场测量得到荆江河岸绕轴崩塌时的临界悬空宽度,计算了不同含水率及干密度下土体的抗拉强度;分别计算了荆江和Fukuoka试验河岸土体的临界悬空宽度,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值与实测值均符合较好。考虑不同河道水位下河岸土体的含水率、抗拉强度、容重等变化过程,对下荆江荆133断面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崩岸发生时间的实际统计一致,表明提出的土体抗拉强度及其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为后续河岸崩塌过程的模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土河岸 抗拉强度 绕轴崩塌 荆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的水力学课程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宗全利 刘焕芳 刘贞姬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8-70,共3页
采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分别对水力学课程各级评价指标及权重进行了研究,得到水力学课程综合评价的定量计算方法,通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将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水力学 层次分析 模糊数学 定型指标 定量指标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 被引量:20
13
作者 夏军强 宗全利 +2 位作者 邓珊珊 许全喜 张翼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8-245,共8页
为确定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提出基于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上、下荆江段2002—2013年汛后河段平均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游河床冲刷加剧,个别河段河势变化剧烈... 为确定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平滩河槽形态调整特点,提出基于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上、下荆江段2002—2013年汛后河段平均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游河床冲刷加剧,个别河段河势变化剧烈,但总体河势仍基本稳定;尽管局部河段的崩岸现象较为突出,但河段平滩宽度总体变化不大,上、下荆江平均河宽分别为1 388及1 305m,而河段平滩水深平均增加1.6及1.0m,故荆江河段的平滩面积在持续增加.最后建立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与前期5a平均的汛期水流冲刷强度之间的计算关系,用于预测该河段平滩河槽形态随水沙条件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滩河槽形态 水流冲刷强度 荆江河段 三峡工程 护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焕芳 刘飞 +2 位作者 谷趁趁 宗全利 骆秀萍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8,共6页
通过清水试验和浑水试验对自清洗网式过滤器的水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清水试验主要研究过滤器的局部水头损失随不同进口流量(0~230 m3/h)的变化情况.浑水试验分别对过滤器的过滤状态和排污状态进行研究:过滤状态主要研究在最大进水流... 通过清水试验和浑水试验对自清洗网式过滤器的水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清水试验主要研究过滤器的局部水头损失随不同进口流量(0~230 m3/h)的变化情况.浑水试验分别对过滤器的过滤状态和排污状态进行研究:过滤状态主要研究在最大进水流量(230 m3/h)下改变不同进水含沙量时的局部水头损失变化,以及在保持相同进水含沙量(0.19 g/L)下改变不同进水流量时的局部水头损失变化;排污状态重点研究在不同预设压差值下最佳排污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清水过滤,进水口流量值在0~140 m3/h变化时,对应的过滤器初始局部水头损失变化缓慢;当流量在140~230 m3/h时,局部水头损失增加较快,并拟合出水头损失经验公式.对于浑水过滤,改变不同进水含沙量值,局部水头损失均在6~7 m出现拐点,之后迅速增大,确定其预设排污压差值为0.07 MPa;排污过程中,当排污时间达到20 s时,排污管出水含沙量趋于稳定,排污效果较好,确定其最佳排污时间段为20~3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式过滤器 水头损失 排污时间 清水过滤 含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植被根系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宗全利 冯博 +2 位作者 袁寄望 王建新 唐建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9-177,共9页
为研究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岸坡荒漠植被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在初步分析流域植被覆盖现状基础上,对上游6个典型河岸进行了现场勘查,对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红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 为研究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岸坡荒漠植被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在初步分析流域植被覆盖现状基础上,对上游6个典型河岸进行了现场勘查,对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红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as.)三种典型植被覆盖的根-土复合体和无植被覆盖原状土体分别进行了12组和11组的对比取样,并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根-土复合体与原状素土相比平均黏聚力由8.04 kPa增加到16.86 kPa,增加了110%,平均内摩擦角由32.59°增加到33.76°,增加了3.6%。结合摩擦加筋原理,建立了植被根系增加土体抗剪强度的力学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了骆驼刺、红柳和芦苇三种植被不同根体积密度对应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6组实测值中只有一组数据小于其相应的理论值范围(2.47<2.6 kPa),其余实测值全部大于理论计算最小值,充分说明建立的力学计算模型完全可以用于上述三种典型荒漠植被根系影响下的土体抗剪强度计算,为定量评价荒漠植被根系的固土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荒漠植被根系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根体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柱透水丁坝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周银军 刘焕芳 +1 位作者 何春光 宗全利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62,共5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桩柱透水丁坝附近水流特性进行了探讨。由不同透水率的丁坝试验结果,绘制透水丁坝附近流场分布图,得出透水丁坝的流场分布规律,分析了平轴螺旋流产生的机理,并给出了透水丁坝附近流场分区划分方法。...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桩柱透水丁坝附近水流特性进行了探讨。由不同透水率的丁坝试验结果,绘制透水丁坝附近流场分布图,得出透水丁坝的流场分布规律,分析了平轴螺旋流产生的机理,并给出了透水丁坝附近流场分区划分方法。同时发现坝后回流随着丁坝透水率的增大而逐渐消失,缓流状态下,透水率在20%-30%之间时,透水丁坝坝后回流现象消失,随之出现了一个流速减小区。通过量纲分析给出了该流速减小区长度的计算公式,公式与试验数据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丁坝 水流特性 流场 回流 流速减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丁坝局部冲淤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银军 刘焕芳 +1 位作者 何春光 宗全利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试验研究了透水丁坝附近河床的冲淤特性,绘制了这一区域的等高线图,分别对不同透水率的透水丁坝附近河床冲淤后的纵向断面、横向断面以及坝轴断面各点高程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透水丁坝的最大冲刷深度小于不透水丁坝,但其下游侧有... 试验研究了透水丁坝附近河床的冲淤特性,绘制了这一区域的等高线图,分别对不同透水率的透水丁坝附近河床冲淤后的纵向断面、横向断面以及坝轴断面各点高程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透水丁坝的最大冲刷深度小于不透水丁坝,但其下游侧有冲刷槽,其深度从坝根到坝头差距不大,且该冲槽宽度随透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透水丁坝对河床的有效影响长度比同样坝长的不透水丁坝略长,最大淤积高程则更高,透水率为30%时的影响长度最大.说明透水丁坝在自身防护和保护范围两方面均优于不透水丁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丁坝 透水率 冲刷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排污流量的计算 被引量:10
18
作者 骆秀萍 刘焕芳 +1 位作者 宗全利 易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91,608,共5页
对影响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排污流量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过滤器排污流量Qp由流量系数μ决定.为了探讨排污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主要进行了过滤器吸沙组件相对入流面积对排污流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发现流量系数随着吸沙组件相对入流面... 对影响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排污流量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过滤器排污流量Qp由流量系数μ决定.为了探讨排污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主要进行了过滤器吸沙组件相对入流面积对排污流量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发现流量系数随着吸沙组件相对入流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但当相对入流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流量系数就不再发生变化,而是趋近于某一恒定值.建立了排污流量系数关系式,分析排污流量系数关系式发现:当吸沙组件相对入流面积大于0.15,即当吸沙组件入口长度l大于500 mm后(吸沙组件入口宽度b等于300 mm,为定值),吸沙组件开口面积对排污流量的影响已不到0.5%,即过滤器排污系数几乎不随吸沙组件开口面积的增加而改变,该变化规律与试验所作出的分析结果定性一致.根据排污流量系数关系式,进而建立了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排污流量计算公式,对建立的公式进行均方差ERMS检验,得到均方差ERMS为0.001 74,说明该公式具有很高的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灌 网式过滤器 自清洗 排污系统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滴灌用网式过滤器滤网堵塞成因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洪飞 宗全利 +1 位作者 刘贞姬 王柏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98,共5页
过滤器是滴灌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其中网式过滤器以其良好的过滤性能保障了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农业滴灌系统中应用最广泛。但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滤网清洗不彻底以及堵塞的问题,为此,在对网式过滤器滤网堵塞成因及... 过滤器是滴灌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其中网式过滤器以其良好的过滤性能保障了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我国新疆等西北地区农业滴灌系统中应用最广泛。但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滤网清洗不彻底以及堵塞的问题,为此,在对网式过滤器滤网堵塞成因及机理进行全面论述基础上,分别从水源水质、不同滤网类型、反清洗设计问题以及水肥一体化对滤网的化学影响等方面对滤网堵塞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这为今后深入研究滤网堵塞机理、解决滤网堵塞问题提供一种思路,为进一步研制更适用西北地区的农业滴灌过滤设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式过滤器 堵塞成因 滤网 大田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崩退过程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翼 夏军强 +1 位作者 宗全利 许全喜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4,共8页
三峡水库蓄水后下荆江河段河床持续冲刷,局部河段崩岸险情时有发生,研究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的崩退过程,有利于全面掌握该河段的演变规律。以下荆江荆98断面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水文资料及断面地形资料,应用BSTEM模型计算了该断面右侧河... 三峡水库蓄水后下荆江河段河床持续冲刷,局部河段崩岸险情时有发生,研究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的崩退过程,有利于全面掌握该河段的演变规律。以下荆江荆98断面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水文资料及断面地形资料,应用BSTEM模型计算了该断面右侧河岸2007及2010年的崩退过程,同时分析了弯道二次流及岸顶植被对崩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的崩岸一般多发生在洪水期和退水期,其中洪水期为崩岸强烈阶段,退水期为崩岸较强阶段;弯道二次流的影响使得河岸坡脚冲刷更为严重,不利于凹岸的稳定性;岸顶植被增强了上部黏性土层的抗剪强度,有利于河岸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结构河岸 崩岸 BSTEM模型 弯道二次流 岸顶植被 下荆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