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温区脉管制冷机的制冷量主动调控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惠贺军 吴亦农 +3 位作者 宋键镗 殷旺 蒋珍华 刘少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5,187,共8页
针对空间探测中须在双温区提供不同制冷量的新需求,提出利用声功回收主动调相器对双温区制冷量进行主动调控的方法.研究分析高温区调相器活塞运动特性对双温区冷指阻抗的影响,得到调相器对双温区冷指声功率分配及回热器效率的影响特性,... 针对空间探测中须在双温区提供不同制冷量的新需求,提出利用声功回收主动调相器对双温区制冷量进行主动调控的方法.研究分析高温区调相器活塞运动特性对双温区冷指阻抗的影响,得到调相器对双温区冷指声功率分配及回热器效率的影响特性,实现80 K和40 K双温区制冷量主动调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调相器相位差对高温区制冷量影响较大,调相器振幅和相位差对低温区制冷量均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主动控制调相器活塞运动特性的调节策略,80 K温区制冷量可以在9.2~23.7 W内主动调节,40 K温区制冷量可以在3.2~4.5 W内主动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主动调相 双制冷温区 阻抗分析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机驱动方式对主动调相型两级脉管阻抗特性影响研究
2
作者 宋键镗 蒋珍华 +3 位作者 刘少帅 伍文婷 温丰硕 吴亦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2,共7页
对双压缩机驱动和单压缩机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下,两级脉管的声阻抗特性和制冷效率随运行压力和运行频率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了单压缩机驱动时冷指的声功分配和制冷效率。一台工作温区为20 K和80 K的主动调相型两级脉管制冷机,冷指入口声... 对双压缩机驱动和单压缩机驱动两种驱动方式下,两级脉管的声阻抗特性和制冷效率随运行压力和运行频率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了单压缩机驱动时冷指的声功分配和制冷效率。一台工作温区为20 K和80 K的主动调相型两级脉管制冷机,冷指入口声阻抗幅值随着运行频率的增加和运行压力的减少而减少。随着运行压力和运行频率的增加,一级制冷效率提升,二级制冷效率降低。单压缩机驱动时通过降低运行频率,选择最优的运行压力来改善第二级制冷性能,在40 Hz,2.8 MPa的运行参数下,400 W输入功时获得了0.37 W@20 K,6.7 W@80 K的制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相 两级脉管 声阻抗特性 压缩机 20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30K温区纯不锈钢丝网与混填磁性填料制冷性能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温丰硕 刘少帅 +4 位作者 伍文婷 宋键镗 朱海峰 蒋珍华 吴亦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低温回热材料的性能是制约深低温制冷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10~30K温区,对比低温段回热器采用不锈钢丝网(SS)和SS与HoCu_(2)混合填充两种方式的回热器损失、能量流分布及制冷性能。数值模拟表明,回热器采用纯SS填充时存在较大换热损... 低温回热材料的性能是制约深低温制冷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10~30K温区,对比低温段回热器采用不锈钢丝网(SS)和SS与HoCu_(2)混合填充两种方式的回热器损失、能量流分布及制冷性能。数值模拟表明,回热器采用纯SS填充时存在较大换热损失,而混填时流阻损失影响显著增大,随着制冷温度提高,回热器换热损失均能减小,而流阻损失有所增加。低温级脉管内能量流模拟结果表明,HoCu_(2)填充时,回热器焓流较小,传输到冷端的PV功也较小。最后在主动调相的热耦合两级脉管上开展实验测试,结果显示,SS与HoCu_(2)混合填充的低温级脉管无负荷温度到9.56K,当制冷温度为25K及以下时,制冷效率高于纯SS填充;制冷温度高于28K时,纯SS填充的制冷效率更高。通过常规不锈钢材料和磁性材料填充回热器制冷性能对比,为液氢温区高效回热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复杂流体 流体动力学 多孔介质 不锈钢丝网 HoCu_(2)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0 K两级脉管制冷机相位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温丰硕 刘少帅 +4 位作者 伍文婷 宋键镗 朱海峰 蒋珍华 吴亦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57-1765,共9页
液氢温区热耦合两级脉管制冷机中,低温级的相位调节是性能优化的关键之一,为此,采用主动相位调节方式对低温级脉管相位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调相活塞相对压缩机活塞运动相位差变化时,冷指内相位分布的变化以及对制冷性能的影响。研究... 液氢温区热耦合两级脉管制冷机中,低温级的相位调节是性能优化的关键之一,为此,采用主动相位调节方式对低温级脉管相位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调相活塞相对压缩机活塞运动相位差变化时,冷指内相位分布的变化以及对制冷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活塞行程一定时,随着活塞相位差增加,在低温段回热器两端,压力波相对于质量流的相位差(PU相位差)均增大,制冷量与制冷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制冷温度从20 K提高至30 K,最大制冷量与最佳制冷效率时低温段回热器两端PU相位差的差值减小;实验验证了20 K和30 K时制冷性能随活塞相位差的变化规律,可为液氢温区两级脉管制冷机设计中的相位调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制冷机 主动调相 活塞相位差 PU相位差 液氢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