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硬性支撑联合带蒂鼻中隔黏膜瓣技术在垂体瘤术后鞍底重建中的应用 |
李鹏飞
冒平
原旭
高珂
王拓
宋锦宁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24 |
0 |
|
2
|
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超微结构的病理特征与动态变化 |
宋锦宁
梁琦
张明
陈五岭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3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及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 |
宋锦宁
安吉洋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4
|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与神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 |
宋锦宁
李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5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内皮素受体A在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基底动脉的表达 |
宋锦宁
张明
梁琦
隋龙
王文博
郗磊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6
|
脑肿瘤SPECT阳性显像与CT影像的对照研究 |
宋锦宁
张芬茹
冯新利
刘守勋
王茂德
胡国瑛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
2003 |
3
|
|
7
|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胶质反应及生化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宋锦宁
赵永林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8
|
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损伤及其修复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
宋锦宁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9
|
神经外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宋锦宁
|
《西北医学教育》
|
2006 |
5
|
|
10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实验装置的研制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
刘晓斌
宋锦宁
陈景宇
张芬茹
刘守勋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6
|
|
11
|
坏死性凋亡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 |
王钢
安吉洋
宋锦宁
孙雷涛
李丹东
马旭东
张斌飞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2
|
亚低温干预对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
张斌飞
宋锦宁
赵永林
马旭东
李丹东
刘尊伟
赵君杰
黄廷钦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3
|
神经内镜手术与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66例效果比较 |
杜昌旺
王茂德
宋锦宁
白晓斌
张斌飞
祁磊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13 |
15
|
|
14
|
Rho/ROCK通路在大鼠实验性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 |
李丹东
宋锦宁
庞宏刚
赵永林
马旭东
张斌飞
黄廷钦
赵雅慧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5
|
纳洛酮用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李文涛
张斌飞
宋锦宁
马旭东
刘尊伟
顾华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6
|
脑外伤后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
王松林
金涛
李东波
杨涛
权天龙
宋锦宁
|
《中国医药导报》
CAS
|
2016 |
12
|
|
17
|
AMPK介导上调Bim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
安吉洋
周丽丽
宋锦宁
罗显华
程毛锋
孙鹏
庞宏刚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8
|
实验性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MMP-9/TIMP-1比值与早期脑损伤的相关性 |
李丹东
宋锦宁
安吉洋
张明
孙鹏
庞宏刚
赵永林
程毛峰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9
|
氢气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 |
马旭东
宋锦宁
张斌飞
赵永林
孙鹏
李丹东
赵雅慧
刘尊伟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在大鼠脑缺血后钙超载致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
张明
吴媛
赵永林
赵君杰
黄廷钦
马旭东
宋锦宁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
2019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