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赤霉素处理后层积对鲜黄连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宋金雨
张寒冰
张彦妮
岳桦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4-39,共6页
-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19C004)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201910225073)。
-
文摘
鲜黄连种子在自然条件萌发需要10~11个月且萌发率低,为了提高其种子萌发率,通过形态解剖、抑制物质提取、赤霉素浸种后层积处理等方法探讨鲜黄连种子休眠类型及快速破除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鲜黄连种子有线型胚,种子含有萌发抑制物质。其种子休眠主要是种胚发育不完全和种子含有萌发抑制物质而引起的形态生理休眠。赤霉素浸种后层积处理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对其萌发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佳处理方法为:赤霉素质量浓度500 mg·L^(-1)浸种48 h后,在20℃环境沙藏30 d,再转入10℃环境沙藏90 d,萌发率可达31.11%,种皮开裂率可达80.00%。此方法相较于自然环境萌发缩短近5个月时间。
-
关键词
鲜黄连
种子
休眠与萌发
-
Keywords
Plagiorhegma dubia Maxim.
Seeds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
分类号
S682.1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