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径材培育下杉木人工林间伐初始期的确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重升 王有良 +5 位作者 张利荣 郑鸣鸣 任正标 何宗明 范少辉 林开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4,共10页
【目的】研究杉木间伐初始期与立地之间的关系,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初始期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福建峡阳23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目标树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立地指数及不同株数梯度的目标树... 【目的】研究杉木间伐初始期与立地之间的关系,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初始期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福建峡阳23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目标树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立地指数及不同株数梯度的目标树对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的影响。【结果】(1)地位指数明显影响林分中幼龄时期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速率及连年生长量,地位指数越高,林分早期生长速率越大。(2)当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至1 cm以后,22地位指数目标树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反而小于18、20地位指数目标树的林分;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地位指数的目标树的胸径连年生长量趋于相等。(3)全林分(CK)时,18、20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应在第9年,22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应在第10年。(4)当选取不同梯度株数(T80、T60、T40)的目标树时,18、20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初始时间选择在第13年,22地位指数的林分确定在第11年。【结论】地位指数越大,林分越早进入首次间伐期。基于大径材培育时,18、20地位指数的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应控制在9~13年间,22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时间应控制在10~11年间。实际间伐时间可根据经营林分集约程度、立地质量、经济、人力等条件的实际情况而定,但18、20地位指数的林分间伐时间不应迟于第13年,22地位指数的林分首次间伐时间不应迟于第1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大径材 首次间伐期 连年生长量 地位指数 目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郑鸣鸣 任正标 +3 位作者 王友良 宋重升 林开敏 陈志云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9-376,共8页
为了实现大径材培育的目标,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后3 a的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能够促进林分胸径的生长,尤其以强度间伐最为显著;间伐对树高无显著影响,树高受立地指数影响较大;平均单株材积随着间伐... 为了实现大径材培育的目标,通过对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后3 a的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伐能够促进林分胸径的生长,尤其以强度间伐最为显著;间伐对树高无显著影响,树高受立地指数影响较大;平均单株材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呈现增加的趋势;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间伐能显著提高林分的大径阶株数比例且大径阶株数比例随间伐强度增大呈增加的趋势。增大间伐强度能够使林分直径分布较为集中,缩小直径分布离散程度。较大强度的间伐能够提高中、大径材的产量,间伐后3a,小、中径材的出材量均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减小,中大径材(中径材+大径材)的出材量为中度间伐>强度间伐>弱度间伐,大径材产量和增长量均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强度间伐的大径材出材量分别是中、弱度间伐的1.43、20.05倍,较强间伐大径材的出材量显著高于弱度间伐,强度间伐更能促进大径材生长。在进行大径材培育时应选择立地条件较高的林地并使用较大强度的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培育 间伐强度 生长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