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杨丽华 宋蕊楠 +3 位作者 王海亮 刘洁 崔二平 丁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国产中... 目的 探讨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入院基线资料、发病至穿刺时间(OTP)、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PTR)、取栓次数、血管再通、颅内出血、血栓逃逸、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天mRS评分等;术前及术后7 d进行两组头颅核磁共振平扫,测量梗死灶及对侧相应区域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计算相对ADC(rADC)。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吸烟史、卒中病史、卒中TOAST分型、术前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PTR较对照组缩短,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颅内出血及血栓逃逸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前ADC和r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观察组梗死灶ADC及rADC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国产中间导管抽吸联合支架取栓相较于单一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基底动脉闭塞 中间导管抽吸 支架取栓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