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方剑利 楼红侃 +1 位作者 金甬 宋舟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就诊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治...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就诊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肾通络法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血清炎症因子和骨代谢指标水平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47/60)、91.67%(55/60),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视党模拟评法(VA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OMAC评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下调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膝关节VAS和WOMAC评分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前两组骨代谢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中OPG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G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上调趋势,COM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下调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中OPG和BG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调,COM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病人的血清中TNF-α、MMP-3以及IL-3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有下调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清中上述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且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补肾通络法联合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和调节骨代谢有关,且无不良反应增加,临床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肾虚血瘀证 临床疗效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