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破解“南国农之问”,助力新质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到底应如何建设?
1
作者
王竹立
宋肖芋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6期5-13,共9页
发展新质教育离不开大量新型学科建设,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中的“新学科”,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一直未摆脱“领域红红火火,学科停滞不前”的怪圈,对于如何破解这一“南国农之问”,教育...
发展新质教育离不开大量新型学科建设,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中的“新学科”,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一直未摆脱“领域红红火火,学科停滞不前”的怪圈,对于如何破解这一“南国农之问”,教育技术学界长期未得其解。文章从数智时代新知识观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难题,认为其根源是错把教育技术学当作传统学科来建设,但教育技术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而是一种新兴的软学科。软学科是软知识的集合,特点是不稳定、更新迭代快。教育技术学中硬知识少而软知识多,其学术发展也受制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表现出阶段性的“信息化热”现象。因此,应从软学科特征出发,重新思考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文化建设,探索建立新的价值体系与评价标准。此外,文章认为,教育技术学的不可替代性应表现在学科研究对象和基本研究范式两个方面。学科分化与重组是数智时代的大趋势,未来教育技术学有可能与传统教育学合二为一,诞生出新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科按照软学科思路进行建设,将为更多新学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范例,从而推动新质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南国农之问
新知识观
软学科
新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解“南国农之问”,助力新质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到底应如何建设?
1
作者
王竹立
宋肖芋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6期5-13,共9页
文摘
发展新质教育离不开大量新型学科建设,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门类中的“新学科”,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一直未摆脱“领域红红火火,学科停滞不前”的怪圈,对于如何破解这一“南国农之问”,教育技术学界长期未得其解。文章从数智时代新知识观视角,重新审视这一难题,认为其根源是错把教育技术学当作传统学科来建设,但教育技术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而是一种新兴的软学科。软学科是软知识的集合,特点是不稳定、更新迭代快。教育技术学中硬知识少而软知识多,其学术发展也受制于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表现出阶段性的“信息化热”现象。因此,应从软学科特征出发,重新思考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文化建设,探索建立新的价值体系与评价标准。此外,文章认为,教育技术学的不可替代性应表现在学科研究对象和基本研究范式两个方面。学科分化与重组是数智时代的大趋势,未来教育技术学有可能与传统教育学合二为一,诞生出新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科按照软学科思路进行建设,将为更多新学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范例,从而推动新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南国农之问
新知识观
软学科
新质教育
Keyword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question of Nan Guonong
new knowledge paradigm
soft discipline
new quality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57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破解“南国农之问”,助力新质教育--教育技术学科到底应如何建设?
王竹立
宋肖芋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