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邮轮港口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睿琦 《珠江水运》 2010年第A08期88-89,共2页
邮轮母港不仅仅是邮轮旅游的中心环节,也是港口经济的重要方面,同时能带动邮轮产业的发展,对港口城市的经济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近年来的"邮轮母港热"现象,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五个邮轮港口的实力,从而得到上海建设... 邮轮母港不仅仅是邮轮旅游的中心环节,也是港口经济的重要方面,同时能带动邮轮产业的发展,对港口城市的经济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近年来的"邮轮母港热"现象,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五个邮轮港口的实力,从而得到上海建设邮轮母港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母港 比较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无水港竞争力评价研究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宋睿琦 《中国水运》 2011年第6期16-17,共2页
通过建立无水港竞争力的评级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天津港的5个无水港进行竞争力评价,根据竞争力的排序,提出提升天津无水港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 竞争力评价 天津港 无水 实证分析 TOPSIS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建筑中的“四合”设计策略——天津大学新校区机械工程学院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睿琦 顾志宏 胡一可 《新建筑》 2019年第4期56-59,共4页
阐述天津大学新校区机械工程学院组团的创作思路,探讨机械工程学院作为教育建筑兼具工业建筑的设计特点,以及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提出"四合"设计策略,即交通联合、尺度弥合、功能复合、空间整合。设计创造出一个既具整体... 阐述天津大学新校区机械工程学院组团的创作思路,探讨机械工程学院作为教育建筑兼具工业建筑的设计特点,以及设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提出"四合"设计策略,即交通联合、尺度弥合、功能复合、空间整合。设计创造出一个既具整体性又有趣味性的教育建筑组群,以及尺度宜人、交流顺畅的校园建筑空间。探讨空间营造的作用,以期对今后高校教育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建筑 工业建筑特点 机械工程学院 空间营造 四合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建筑美学 被引量:1
4
作者 胡一可 宋睿琦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期95-96,共2页
数字技术往往被视为建筑设计的新工具和新手段,其美学方面的意义易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学意义上的建筑美、物质形态的建筑美、理想中的建筑美三个层面阐述数字技术给建筑美学带来的影响。社会意义方面,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设计(互动美... 数字技术往往被视为建筑设计的新工具和新手段,其美学方面的意义易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学意义上的建筑美、物质形态的建筑美、理想中的建筑美三个层面阐述数字技术给建筑美学带来的影响。社会意义方面,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设计(互动美学),数字技术将对建筑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性等重新诠释,机器感知、远程控制等拓展了人的"感觉",促成建筑与人互动;物质形态方面,探讨理性控制替代主观想象的设计(过程美学),虚拟现实技术将引入时间、质感、声音等诸多要素,体现四维之美;理想形态方面,探讨综合性而非还原性的设计(整体之美)。数字技术有助于实现建筑形式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建筑美学 互动美学 过程美学 系统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更新中临街建筑表层空间概念的内涵研究
5
作者 宋睿琦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临街建筑表层空间作为城市的表情,是人在城市中体验空间的最主要的媒介,在城市更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城市-建筑”边界立论,从人的视觉感知视角提出建筑边界不仅仅是以物理环境界定的建筑表皮,而是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建筑表层空... 临街建筑表层空间作为城市的表情,是人在城市中体验空间的最主要的媒介,在城市更新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城市-建筑”边界立论,从人的视觉感知视角提出建筑边界不仅仅是以物理环境界定的建筑表皮,而是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建筑表层空间。通过探讨建筑边界的相关概念并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比较,明确辨析表层空间的功能及属性,提出建筑表层空间概念,对建筑与城市边界进行一体化研究。在理论层面,有助于重新梳理建筑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未来城市更新、建筑改造及服务设施建设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表层空间 城市更新 建筑边界 空间体验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