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氨基化碳纳米管、石墨烯协同增强PA66复合材料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玉周
金龙祥
+3 位作者
李宏创
陈增
宋盛凯
于翔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8,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氨基化碳纳米管(AMCNTs)/石墨烯(GN)/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MCNTs/GN的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CNTs与GN的...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氨基化碳纳米管(AMCNTs)/石墨烯(GN)/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MCNTs/GN的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CNTs与GN的质量比例为2:3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其值为85.6 MPa,与纯PA66相比,提高了22.1%;杨氏模量为2.12 GPa,为纯PA66的1.74倍。AMCNTs/GN还能有效地提高PA66的结晶度,当AMCNTs/GN质量比为2:3时,复合材料结晶度为31.6%,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与其结晶度呈正相关。另外,AMCNTs/GN复合填料加入后还能有效地提高PA66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AMCNTs/GN/PA66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与纯PA66相比,提高了约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石墨烯
聚酰胺66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8—2017年南太平洋温带气旋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秀镇
宋盛凯
+2 位作者
郭文明
钟剑
李博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90,共11页
使用2008-2017年FNL再分析资料、红外云图资料和NMWW3海浪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太平洋海域的温带气旋时空分布,归纳了主要发生源地和移动路径,分类总结了温带气旋的云图特征和风浪场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研究海域的温带气旋在5-10月份发...
使用2008-2017年FNL再分析资料、红外云图资料和NMWW3海浪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太平洋海域的温带气旋时空分布,归纳了主要发生源地和移动路径,分类总结了温带气旋的云图特征和风浪场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研究海域的温带气旋在5-10月份发生次数最多,11-4月份发生次数较少,其中以中等强度温带气旋发生频次最多,时间尺度以4~5 d为主;(2)澳大利亚东部及其以东海域、斐济东南侧中部大洋地区为温带气旋主要发生源地。根据源地,可将温带气旋分为4种类型:澳大利亚大陆型,澳大利亚东部型,澳大利亚南部型,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其中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发生次数最多;(3)将研究时段内温带气旋移动路径划分为4种类型:打转型、东向型、东南型、南向型。其中东南向发生次数最多,其次是东向路径,打转型和南向型两种类型发生次数相当;(4)温带气旋初生时刻云系稀疏,其中澳大利亚东部型环高压后部分段分布,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呈现热带积状云特征,澳大利亚南部型云带呈倒"V"状且纹理光滑,澳大利亚大陆型云带则呈现范围宽广的特点。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温带气旋,其云系向逗点状发展,环绕低压中心出现辐合特征,外围云系随环流向中心聚合。消亡阶段或遇到地形影响时,逗点云系发生断裂,云系逐渐稀疏;(5)东向型温带气旋影响下,单纯由温带气旋引起的大风大浪位置相对集中,当有冷空气等其他系统配合时风浪强度更强、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气旋
时空分布
移动路径
卫星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6年10月11-19日东南太平洋一次温带气旋过程分析
3
作者
李秀镇
宋盛凯
+2 位作者
郭文明
钟剑
李博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8,共10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发布的FNL资料、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和船测资料,对2016年10月17-19日某船舶在东南太平洋遭遇的一次温带气旋过程进行研究,以此为大洋航线上温带气旋预报保障能力提高积累经验。结果表明:(1)温带气旋A由绕极槽北...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发布的FNL资料、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和船测资料,对2016年10月17-19日某船舶在东南太平洋遭遇的一次温带气旋过程进行研究,以此为大洋航线上温带气旋预报保障能力提高积累经验。结果表明:(1)温带气旋A由绕极槽北伸切断发展而来,自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在南太平洋大洋中部与另一气旋B合并加强对船舶航行造成影响;(2)气旋A初生阶段,大气低层旋转程度较强;成熟发展阶段在近地面、大气上层旋转程度较强;当气旋B初生发展时,气旋A中心附近自500 hPa以下为绝对涡度小值区,其上为绝对涡度大值区,绝对涡度垂直轴线向近B一侧倾斜;(3)槽后及气旋中心附近正涡度平流与槽前随高度增强的暖平流共同促使气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太平洋
温带气旋
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氨基化碳纳米管、石墨烯协同增强PA66复合材料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玉周
金龙祥
李宏创
陈增
宋盛凯
于翔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
出处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8,共5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2A430015)。
文摘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氨基化碳纳米管(AMCNTs)/石墨烯(GN)/聚酰胺66(PA66)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AMCNTs/GN的质量比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MCNTs与GN的质量比例为2:3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其值为85.6 MPa,与纯PA66相比,提高了22.1%;杨氏模量为2.12 GPa,为纯PA66的1.74倍。AMCNTs/GN还能有效地提高PA66的结晶度,当AMCNTs/GN质量比为2:3时,复合材料结晶度为31.6%,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与其结晶度呈正相关。另外,AMCNTs/GN复合填料加入后还能有效地提高PA66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AMCNTs/GN/PA66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与纯PA66相比,提高了约11℃。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石墨烯
聚酰胺66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Keywords
carbon nanotubes
graphene
polyamide 66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stability
分类号
TQ323.6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8—2017年南太平洋温带气旋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秀镇
宋盛凯
郭文明
钟剑
李博
机构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鄄城县气象局
出处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9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605075)
文摘
使用2008-2017年FNL再分析资料、红外云图资料和NMWW3海浪分析资料分析了南太平洋海域的温带气旋时空分布,归纳了主要发生源地和移动路径,分类总结了温带气旋的云图特征和风浪场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研究海域的温带气旋在5-10月份发生次数最多,11-4月份发生次数较少,其中以中等强度温带气旋发生频次最多,时间尺度以4~5 d为主;(2)澳大利亚东部及其以东海域、斐济东南侧中部大洋地区为温带气旋主要发生源地。根据源地,可将温带气旋分为4种类型:澳大利亚大陆型,澳大利亚东部型,澳大利亚南部型,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其中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发生次数最多;(3)将研究时段内温带气旋移动路径划分为4种类型:打转型、东向型、东南型、南向型。其中东南向发生次数最多,其次是东向路径,打转型和南向型两种类型发生次数相当;(4)温带气旋初生时刻云系稀疏,其中澳大利亚东部型环高压后部分段分布,南太平洋大洋中部型呈现热带积状云特征,澳大利亚南部型云带呈倒"V"状且纹理光滑,澳大利亚大陆型云带则呈现范围宽广的特点。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温带气旋,其云系向逗点状发展,环绕低压中心出现辐合特征,外围云系随环流向中心聚合。消亡阶段或遇到地形影响时,逗点云系发生断裂,云系逐渐稀疏;(5)东向型温带气旋影响下,单纯由温带气旋引起的大风大浪位置相对集中,当有冷空气等其他系统配合时风浪强度更强、范围更广。
关键词
温带气旋
时空分布
移动路径
卫星云图
Keywords
extratropical cyclon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moving path
satellite image
分类号
P44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6年10月11-19日东南太平洋一次温带气旋过程分析
3
作者
李秀镇
宋盛凯
郭文明
钟剑
李博
机构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青岛市城阳区气象局
出处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605075)。
文摘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发布的FNL资料、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和船测资料,对2016年10月17-19日某船舶在东南太平洋遭遇的一次温带气旋过程进行研究,以此为大洋航线上温带气旋预报保障能力提高积累经验。结果表明:(1)温带气旋A由绕极槽北伸切断发展而来,自西向东移动过程中在南太平洋大洋中部与另一气旋B合并加强对船舶航行造成影响;(2)气旋A初生阶段,大气低层旋转程度较强;成熟发展阶段在近地面、大气上层旋转程度较强;当气旋B初生发展时,气旋A中心附近自500 hPa以下为绝对涡度小值区,其上为绝对涡度大值区,绝对涡度垂直轴线向近B一侧倾斜;(3)槽后及气旋中心附近正涡度平流与槽前随高度增强的暖平流共同促使气旋发展。
关键词
东南太平洋
温带气旋
涡度平流
温度平流
Keywords
southeast Pacific
extratropical cyclone
thermal advection term
vorticity advection term
分类号
P44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氨基化碳纳米管、石墨烯协同增强PA66复合材料
王玉周
金龙祥
李宏创
陈增
宋盛凯
于翔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8—2017年南太平洋温带气旋特征分析
李秀镇
宋盛凯
郭文明
钟剑
李博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6年10月11-19日东南太平洋一次温带气旋过程分析
李秀镇
宋盛凯
郭文明
钟剑
李博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