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垃圾渗滤液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脱氮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莉娜 王淑莹 +2 位作者 彭永臻 宋燕杰 刘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2-1347,共6页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深度处理早期和晚期垃圾渗滤液.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产甲烷降解有机物,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残余NH4+-N及通过反硝化去除NO2--N和NO3--N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渗滤液ρ(COD),ρ(TN)和ρ(NH4+-N)分别为14.8,1.8和1.3mg/mL,最终出水ρ(TN),ρ(NH4+-N),ρ(NO2--N)和ρ(NO3--N)分别为28,4,3.4和1.9mg/L,获得了大于98%的TN和NH4+-N去除率.晚期渗滤液ρ(COD)为2.5mg/mL;ρ(TN),ρ(NH4+-N)分别为3.0和2.9mg/mL时,获得99%以上的TN和NH4+-N去除率.最终出水ρ(NH4+-N),ρ(NO2--N)和ρ(NO3--N)都小于10mg/L,最终出水ρ(TN)为26~3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脱氮 短程硝化 UASB A/O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UASB-A/O-SBR工艺深度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莉娜 宋燕杰 +2 位作者 刘牡 张树军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20-2525,共6页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深度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在A/O反应器中实现并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该系统按如下模式运行: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残余... 应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系统"深度处理实际晚期垃圾渗滤液,研究在A/O反应器中实现并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该系统按如下模式运行: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实现反硝化,残余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剩余COD(化学需氧量)在二级UASB(UASB2)中通过反硝化被进一步去除,之后在A/O反应器的好氧区进行NH4+-N的硝化,最后在SBR中去除硝化产生的亚硝态氮及硝态氮深度脱氮。试验结果表明:原渗滤液COD质量浓度仅3.00 g/L左右,氨氮质量浓度在2.00 g/L左右;系统进水采用将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1:1混合液,且投加相当于1.56 g/L COD的外碳源无水乙酸钠,将C和N质量浓度比由1.7提高到3.0;通过FA与FNA对NOB的联合抑制,在A/O反应器中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其中亚硝态氮积累率大与70%;产生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在SBR中被彻底去除;最终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的去除率为99%;最终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26 mg/L,系统总氮去除率接近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生活污水 短程硝化 UASB A/O SBR FA F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垃圾渗滤液两级UASB-A/O-SBR工艺短程深度脱氮 被引量:7
3
作者 吴莉娜 彭永臻 +2 位作者 刘牡 宋燕杰 张树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2-187,共6页
采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对城市生活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运行模式如下: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反硝化,UASB1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残余COD在二级UASB(UA... 采用"两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缺氧/好氧(A/O)-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对城市生活晚期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处理。运行模式如下:首先在一级UASB(UASB1)中反硝化,UASB1出水中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利用残余COD在二级UASB(UASB2)中被进一步去除,在A/O反应器中利用残余COD进行反硝化以及将NH4+-N硝化,在SBR中去除硝化产生的亚硝态氮、硝态氮。试验中首先采用原渗滤液进入处理系统(20 d),然后采用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1∶1混合进入系统实现和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60 d),最后采用原渗滤液与A/O反应〗器出水1∶1混合进入系统实现和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60 d)。140 d的试验结果表明:原渗滤液的总氮浓度为2 300 mg.L-1,氨氮浓度在2 000 mg.L-1左右时,通过将原渗滤液与生活污水或A/O反应器出水1∶1混合,可以在A/O反应器中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其中亚硝态氮积累率为70%~88%。后续的SBR工艺,可彻底去除产生的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最终出水的氨氮浓度不到2 mg.L-1,总氮浓度为18~20 mg.L-1,系统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99.7%和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垃圾渗滤液 短程硝化 厌氧污泥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氨抑制协同实时控制实现晚期渗滤液短程硝化
4
作者 刘牡 彭永臻 +1 位作者 宋燕杰 吴莉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35-439,共5页
采用"单级UASB+A/O+SBR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晚期垃圾渗滤液。经过110天的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UASB中A/O反应器出水回流液与回流污泥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利用渗滤液原液中的COD反硝化同时产甲烷,随后在A/O反应器的缺氧段进行... 采用"单级UASB+A/O+SBR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晚期垃圾渗滤液。经过110天的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在UASB中A/O反应器出水回流液与回流污泥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利用渗滤液原液中的COD反硝化同时产甲烷,随后在A/O反应器的缺氧段进行反硝化以及氨氮的硝化。最后剩余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SBR应用实时控制被去除。在A/O反应器中以游离氨抑制(FA)为主而SBR中采用实时控制策略使得两反应器中的亚硝酸积累率分别达到了94%和93%。用FISH进行微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表明,在A/O反应器中AOB和NOB分别占到了总菌群量的3.5%和0.2%,而在SBR中,AOB和NOB分别占到4%和0.4%。进水总氮为2080mg/L,氨氮浓度为1970mg/L的条件下,总氮去除率与氨氮去除率都接近99%,最终的总氮与氨氮分别为12mg/L和6mg/L。在同一个系统中通过FA选择性抑制与实时控制实现长期稳定的短程脱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抑制 实时控制 短程硝化 垃圾渗滤液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