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收治的3例原发性非松果体区绒癌(2例鞍区、1例基底节区)的诊治。结果病例1位于鞍内并侵袭右侧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前诊断为无功能性...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收治的3例原发性非松果体区绒癌(2例鞍区、1例基底节区)的诊治。结果病例1位于鞍内并侵袭右侧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前诊断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前1 d突发肿瘤卒中,急诊开颅手术,术后全垂体功能低下,未接受其他治疗,1个月后死亡。病例2位于鞍上三脑室,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300 m U/m L,行前纵裂入路手术,术后行放化疗,出院10个月后死亡。病例3位于右侧基底节区,血β-HCG 25 m U/m L,行立体定向活检明确绒癌诊断后行化疗随访中。结论颅内原发性绒癌非常罕见,以松果体区居多,鞍区、基底节区极为罕见,好发于青少年,松果体及基底节区多为男性,鞍区多为女性,其症状进展迅速,影像表现多有陈旧或新鲜出血,β-HCG是其特征性的肿瘤标记物,绒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手术结合化疗已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感官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方法,对热风干制过程中不同条件制备的7个红枣片样品特征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及表征。结果表明,红枣...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感官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方法,对热风干制过程中不同条件制备的7个红枣片样品特征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及表征。结果表明,红枣片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9种酯类、15种酮类、15种酸类、12种醛类、9种醇类、6种烃类和2种呋喃类化合物。共识别出18种香气活性化合物气味活度值大于1,包括7种酮类、4种醛类、3种酯类、2种酸类、1种醇类和1种呋喃类物质。感官评价表明,经过热风干制的红枣片中主要特征香气为焦糖香、烤甜香、焦苦味和焦煳味。通过PLSR明确了感官属性与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与烤甜香呈显著正相关;而γ-丁内酯、4-环戊烯-1,3-二酮和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对焦糖香有显著贡献;5-甲基呋喃醛和5-甲基-2(5H)-呋喃酮与焦苦味呈正相关;5-羟甲基呋喃醛是焦糊味特性的主要来源;3-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4H-吡喃-4-酮和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与焦糊味及焦苦味都呈正相关。上述相关性均在感官评价员通过嗅闻仪闻到的具体味道中得到证实。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了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收治的3例原发性非松果体区绒癌(2例鞍区、1例基底节区)的诊治。结果病例1位于鞍内并侵袭右侧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术前诊断为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前1 d突发肿瘤卒中,急诊开颅手术,术后全垂体功能低下,未接受其他治疗,1个月后死亡。病例2位于鞍上三脑室,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2300 m U/m L,行前纵裂入路手术,术后行放化疗,出院10个月后死亡。病例3位于右侧基底节区,血β-HCG 25 m U/m L,行立体定向活检明确绒癌诊断后行化疗随访中。结论颅内原发性绒癌非常罕见,以松果体区居多,鞍区、基底节区极为罕见,好发于青少年,松果体及基底节区多为男性,鞍区多为女性,其症状进展迅速,影像表现多有陈旧或新鲜出血,β-HCG是其特征性的肿瘤标记物,绒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手术结合化疗已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文摘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感官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方法,对热风干制过程中不同条件制备的7个红枣片样品特征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及表征。结果表明,红枣片主要挥发性成分为19种酯类、15种酮类、15种酸类、12种醛类、9种醇类、6种烃类和2种呋喃类化合物。共识别出18种香气活性化合物气味活度值大于1,包括7种酮类、4种醛类、3种酯类、2种酸类、1种醇类和1种呋喃类物质。感官评价表明,经过热风干制的红枣片中主要特征香气为焦糖香、烤甜香、焦苦味和焦煳味。通过PLSR明确了感官属性与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2,3-丁二酮和3-羟基-2-丁酮与烤甜香呈显著正相关;而γ-丁内酯、4-环戊烯-1,3-二酮和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对焦糖香有显著贡献;5-甲基呋喃醛和5-甲基-2(5H)-呋喃酮与焦苦味呈正相关;5-羟甲基呋喃醛是焦糊味特性的主要来源;3-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4H-吡喃-4-酮和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与焦糊味及焦苦味都呈正相关。上述相关性均在感官评价员通过嗅闻仪闻到的具体味道中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