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北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宋漳 朱锦懋 杨玉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选择闽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长期受保护的 (近 60 0 a)的中亚热带森林 ( conserved forest,CF)和顺昌县元坑镇近期 ( 50年代以来 )受人为干扰破坏的退化森林( degraded forest,DF)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 CF和 DF群落... 选择闽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长期受保护的 (近 60 0 a)的中亚热带森林 ( conserved forest,CF)和顺昌县元坑镇近期 ( 50年代以来 )受人为干扰破坏的退化森林( degraded forest,DF)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 CF和 DF群落的土壤微生物及其主要几种生理类群的数量分布和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DF群落由于受人为的干扰破坏 ,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呈明显下降 .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表明 :CF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以及主要几种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均明显高于 DF群落 .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则以DF群落中数量较多 ,且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比值也较大 . DF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 3大类微生物及生理类群数量分布发生的变化 ,指示了土壤性质恶化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性质退化机理、找出防治的技术途径 ,恢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化学性质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室内侵染刚竹毒蛾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漳 卢凤美 陈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 M1、M2 、M3 )经室内侵染试验证明 ,皆能侵染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 ,其中以 M3 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M1和 M2 次之 .M3 的 L C50 =7.5 5× 1 0 6孢子· L-1,L T50 =5 .88~ 1 0 .5 0 d(在 1 .0× 1 0 1... 3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 ( M1、M2 、M3 )经室内侵染试验证明 ,皆能侵染 2~ 3龄刚竹毒蛾幼虫 ,其中以 M3 菌株的致病力较强 ,M1和 M2 次之 .M3 的 L C50 =7.5 5× 1 0 6孢子· L-1,L T50 =5 .88~ 1 0 .5 0 d(在 1 .0× 1 0 11~ 1 .0× 1 0 7孢子· L-1浓度下 ) .M1和 M2 的 LC50 分别为 3.1 2× 1 0 7孢子·L-1和 7.0 1× 1 0 7孢子· L-1,LT50 分别为 6.5 0~ 1 1 .65 d和 7.66~ 1 1 .5 3d.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力试验表明 ,供试的 3个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浸染 试验 金龟子绿僵菌 刚竹毒蛾 毒力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两相法培养金龟子绿僵菌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漳 叶小真 叶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8,共6页
通过对绿僵菌液固两相发酵技术的研究,优化控制发酵过程,筛选出玉米粉(2份)+麦麸(2份)+谷壳(2份)为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配方,液体种子发酵周期72 h,初始接种量控制在25%为宜。保持25-28℃的培养温度和83%-94%的相对环境湿度,同时选择... 通过对绿僵菌液固两相发酵技术的研究,优化控制发酵过程,筛选出玉米粉(2份)+麦麸(2份)+谷壳(2份)为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配方,液体种子发酵周期72 h,初始接种量控制在25%为宜。保持25-28℃的培养温度和83%-94%的相对环境湿度,同时选择合适的覆盖物(可降低杂菌的污染)。固态发酵周期11 d,菌粉干燥温度控制在35℃,时间24 h,可缩短生产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分生孢子 液固两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对白僵菌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宋漳 周晓妹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8-201,共4页
对球孢白僵菌在不同维生素为生长辅助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维生素对球孢白僵菌的生长及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影响极显著。在培养液中添加适宜的维生素能有效地刺激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V... 对球孢白僵菌在不同维生素为生长辅助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维生素对球孢白僵菌的生长及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影响极显著。在培养液中添加适宜的维生素能有效地刺激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VB6+VB1+VB2或复合维生素B能使球孢白僵菌获得较高的液生分生孢子产量,产孢量分别高达5.03×1011个·L-1和5.12×1011个·L-1。同时试验还表明,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与维生素组合有关,复杂的维生素组合比单一的维生素更有利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深层培养 维生素 生长 液生分生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的影响及菌药混用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宋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研究 6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6种化学杀虫剂皆对绿僵菌分生孢子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 ,浓度愈高 ,抑制作用愈强 ,但氧化乐果对绿僵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小 .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绿僵菌 ... 研究 6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6种化学杀虫剂皆对绿僵菌分生孢子有程度不同的抑制作用 ,浓度愈高 ,抑制作用愈强 ,但氧化乐果对绿僵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小 .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绿僵菌 (含孢量为 1 .9× 1 0 10个· L-1)与敌杀死 ( 1∶ 60 0 0 0 ) ,辛硫磷 ( 1∶ 1 0 0 0 0 ) ,灭杀毙 ( 1∶ 2 5 0 0 0 )和灭幼脲 ( 1∶ 1 5 0 0 0 )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其 LT50 值比单用绿僵菌 (含孢量为 1 .9× 1 0 10个· L-1)分别提前了 7、6、5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杀虫剂 金龟子绿僵菌 微生物杀虫剂 相容性 分生孢子萌发率 增效作用 菌药混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深层培养绿僵菌分生孢子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4-139,共6页
strains of Metarhizium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conidia could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for some strains of Metarhizium, but perhaps , the o... strains of Metarhizium were cultivated in submerged cul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conidia could be produced by means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for some strains of Metarhizium, but perhaps , the occurrence of microcyclic sporogenesis depended on the nature of strains. Submerged sporulation of M337 strain was emphatically observed in the media containing different nutrient el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merged sporulation depended on a delicate equilibrium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edium. Various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affected the production of submerged conidia greatly. Sucrose, soluble starch and lactose were effective for sporulation of submerged conidia. Peanut cake powder, yeast extract and peptone were ideal nitrogen sources for submerged sporulation. The influence of trace elements on submerged sporulation was most spectacular. Molybdenum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Zinc was stimulatory. When all 6 elements (B,Cu,Fe,Mn,Mo,Zn) were added together, it yielded highest production of submerged conidia. Vitamins affected submerged sporulation significantly. VB 6+VH and compound vitamin B were more effective for producing submerged conidia. In addition, the infectivity of submerged conidia of M337 strain was tested in laboratory, which showed higher virulent to the 3rd~4th instar larvae of Dendrolimus punctatus. From experiment results, we can appreciate the fact of worth while making a thorough study on production of conidia of Metarhizium cultivated in submerse fer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液体深层培养 液生分生孢子 马尾松毛虫 毒力 马尾树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对土传病原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宋漳 陈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体外拮抗作用测定表明 ,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Per. ex Fr. ( T0 2 ) ]对土传病原真菌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 S0 1) ]和半裸镰孢 [Fusarium semitectum Berk.&Rav.( F0 4) ]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在对峙培养... 体外拮抗作用测定表明 ,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Per. ex Fr. ( T0 2 ) ]对土传病原真菌齐整小核菌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 S0 1) ]和半裸镰孢 [Fusarium semitectum Berk.&Rav.( F0 4) ]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在对峙培养中拮抗系数分别为 2~ 3和 2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木霉对半裸镰孢菌丝的缠绕、使细胞质变稀薄、菌丝消解、菌丝断裂或侵入等现象 .绿色木霉对齐整小核菌形成明显的拮抗圈 ,界面处病菌菌丝的细胞质变稀薄、消解或菌丝断裂 ,病菌菌丝停止生长 .绿色木霉还对齐整小核菌菌核形成包围 ,并抑制菌核的萌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拮抗作用 绿色木霉 土传病原真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初探 被引量:29
8
作者 宋漳 景云 +1 位作者 蔡和谦 陈锡桓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绿僵菌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LD50=7.95×107个/L,LT50=6.61~13.08天(孢子数在1.0×1011~1.0×107个/L).本文还比较了绿僵菌和白僵菌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实... 绿僵菌在室内对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LD50=7.95×107个/L,LT50=6.61~13.08天(孢子数在1.0×1011~1.0×107个/L).本文还比较了绿僵菌和白僵菌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实验结果表明,绿僵菌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上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深层培养贵州绿僵菌分生孢子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宋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本文对贵州绿僵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对生长量、液生芽孢子和液生分生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不同碳源对生长量和液生芽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但对液生分生孢子产量无明显影响.同时试验还表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与培养液... 本文对贵州绿僵菌液体深层培养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对生长量、液生芽孢子和液生分生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不同碳源对生长量和液生芽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但对液生分生孢子产量无明显影响.同时试验还表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与培养液的碳氮比、pH以及通气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绿僵菌 液体培养 分生孢子 氮源 通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感染根线虫病后林地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Ⅱ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化学性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漳 陈兴族 黄天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1-85,共5页
被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etrans)侵害后的杉木林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趋势经测试表明:土壤酶活性包括蛋白酶、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明显降低.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包括全... 被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etrans)侵害后的杉木林地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趋势经测试表明:土壤酶活性包括蛋白酶、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和中性磷酸酶明显降低.土壤基本养分含量包括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明显下降.预示被线虫危害后杉木林地土壤生化活性强度呈减弱趋势,土壤肥力状况有趋与恶化的可能.γ0.01=0.7062.1.2脲酶脲酶能促进尿素水解,产生的氨是高等植物的直接氮源.表1表明,脲酶与土壤全磷呈极显著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相关.因此脲酶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2.1.3转化酶转化酶能催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是参与土壤的碳素循环的重要酶类.从表1可知,转化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与全磷呈显著相关.表明转化酶不仅能促进土壤碳水化合物的转化,而且与土壤的氮、磷、钾的状况相关.2.1.4磷酸酶磷酸酶能促进土壤有机磷化合物的水解,使其有效化.由于土壤中大部分磷是以有机态存在,而且在酸性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特别高[7].因此,磷酸酶对森林土壤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磷酸酶活性能够反映土壤有机磷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根线虫感染 土壤微生物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漳 叶小真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研究了几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的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影响较大,供试的12株金龟子绿僵菌大部分菌株的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明显... 研究了几种化学杀虫剂对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的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影响较大,供试的12株金龟子绿僵菌大部分菌株的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均明显降低,仅有Ma202、Ma207菌株的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杀虫剂 金龟子绿僵菌 胞外蛋白酶 几丁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维生素对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形成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宋漳 江英成 饶如春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对金龟子绿僵菌在不同氨基酸为氮源、不同维生素为生长辅助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氨基酸和维生素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生长及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影响极显著 .以天门冬酰胺和 L -丙氨... 对金龟子绿僵菌在不同氨基酸为氮源、不同维生素为生长辅助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氨基酸和维生素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生长及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影响极显著 .以天门冬酰胺和 L -丙氨酸为氮源的培养液有利于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产孢量达 5.1× 1 0 9和 4.7× 1 0 9个孢子·L-1.在培养液中添加适宜的生长辅助因子能有效刺激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 VB6+ VH或复合维生素 B能使绿僵菌获得较高的液生分生孢子产量 (产孢量高达 1 7.8× 1 0 9和 1 6.4× 1 0 9个孢子· L-1) .同时 ,试验还显示 :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与培养基氮源的性质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僵菌 氨基酸 维生素 液生分生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株绿僵菌液体振荡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对九株绿僵菌液体振荡培养的研究表明,不同氮源和菌株对菌丝生长量和液生孢子产孢量影响显著.某些绿僵菌菌株可以微循环产孢形式直接产生液生分生孢子,但微循环产孢现象发生与否可能与菌株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绿僵菌菌株 氮源 生长量 液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森林土壤链霉菌及其绿霉拮抗菌的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漳 黄耀坚 马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本文研究了五种不同林分土壤生态系中链霉菌及其绿霉拮抗菌的分布特征及某些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链霉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链霉菌各类群在不同林分土壤中分布差异较大,土壤含水量、C/N和速效磷含量与链霉菌的数量分布呈... 本文研究了五种不同林分土壤生态系中链霉菌及其绿霉拮抗菌的分布特征及某些土壤理化因子与土壤链霉菌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链霉菌各类群在不同林分土壤中分布差异较大,土壤含水量、C/N和速效磷含量与链霉菌的数量分布呈正相关,在被试验的五种林分中,绿霉拮抗菌仅在杉木林、毛竹林和楠木林土壤中有分布,而以毛竹林土壤中分布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土壤链霉菌 拮抗菌 分布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桔蚜上分离的一种致病镰刀菌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70,共5页
从福建省南平市桔蚜虫尸上分离的一株镰刀菌 ,病原鉴定为镰刀菌属 (FusariumLinkexFn)的砖红镰孢 (FusariumlateritiumNees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10~ 3 5℃均可生长 ,生长适宜温度为 2 0~2 6℃ ,2 5℃下培养 3d后可产孢... 从福建省南平市桔蚜虫尸上分离的一株镰刀菌 ,病原鉴定为镰刀菌属 (FusariumLinkexFn)的砖红镰孢 (FusariumlateritiumNees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10~ 3 5℃均可生长 ,生长适宜温度为 2 0~2 6℃ ,2 5℃下培养 3d后可产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 2 0~ 2 5℃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96%~ 10 0 %。对桔蚜若虫的毒力测定表明 ,砖红镰孢对桔蚜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其LC50 为 2 71× 10 7个孢子·L- 1 ,LT50 为2 2 1~ 6 3 4d(在 1 0× 10 1 1 ~ 1 0× 10 7个孢子·L- 1 浓度下 )。用砖红镰孢菌液田间防治桔蚜 ,死亡率达91 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蚜 砖红镰孢 分子孢子萌发 毒力测定 致病菌 镰刀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株绿僵菌孢子萌发条件及室内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漳 徐乐勤 江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 与供试白僵菌菌株相比,某些绿僵菌菌株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能力。经室内毒力测定,8个绿僵菌菌株中有2个菌株(M2和M4)对马尾松毛虫有毒力,其中M4的毒力与白僵菌相当,其致死中量为4.75×107个孢子·L-1,致死中时为6.19~12.20d(在1.0×1011~1.0×107个孢子·L-1的浓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杀菌剂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漳 黄钦周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在 0 .0 5 %~ 0 .1 5 %浓度范围内 ,2种杀菌剂 ( 30 %氧氯化铜和耐克铜 )对金龟子绿僵菌的菌落形成没有明显影响 .而耐克铜在 0 .0 5 %~ 0 .1 5 %浓度时能显著地增加金龟子绿僵菌的产孢量 ,并有缩短产孢时间的作用 .研究还表明 2种杀... 在 0 .0 5 %~ 0 .1 5 %浓度范围内 ,2种杀菌剂 ( 30 %氧氯化铜和耐克铜 )对金龟子绿僵菌的菌落形成没有明显影响 .而耐克铜在 0 .0 5 %~ 0 .1 5 %浓度时能显著地增加金龟子绿僵菌的产孢量 ,并有缩短产孢时间的作用 .研究还表明 2种杀菌剂对杂菌 (根霉、曲霉和青霉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并随着浓度的增大 ,抑制作用迅速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化学杀菌剂 产孢量 产孢时间 分生孢子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土壤放线菌的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5种不同林分土壤放线菌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某些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土壤链霉菌类群分布差异明显,以楠木林下分布的数量和类群最多。②链霉菌各种群在不同林分中有其一定的谱带,且各类群的组成和优势类群的组... 研究了5种不同林分土壤放线菌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某些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土壤链霉菌类群分布差异明显,以楠木林下分布的数量和类群最多。②链霉菌各种群在不同林分中有其一定的谱带,且各类群的组成和优势类群的组合有一定的差异。③土壤放线菌的分布与土壤肥力因素成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林地 土壤放线菌 分布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感染根线虫病后林地土壤微生物及生化活性的研究——(Ⅰ)土壤微生物及微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漳 江英成 黄天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对感染半穿刺线虫病后的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微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及参与碳、氮循环的主要几种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明显减少,但土壤真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包括氨化、硝化、固氮和纤维... 对感染半穿刺线虫病后的杉木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微生物活性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总数及参与碳、氮循环的主要几种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明显减少,但土壤真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包括氨化、硝化、固氮和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研究结果揭示土壤肥力状况可能有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杉木 根线虫病 林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肚竹枯萎病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漳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佛肚竹枯萎病病原鉴定为: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菌NectriaditissimaTul ,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FusariumsemitectumBerk &Rav 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在佛肚竹遭受冻害后,借风雨传播,从竹秆基竹节伤口侵入 病害于2月下旬至3月初开... 佛肚竹枯萎病病原鉴定为:有性阶段为鲜红丛赤壳菌NectriaditissimaTul ,无性阶段为半裸镰孢霉FusariumsemitectumBerk &Rav 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在佛肚竹遭受冻害后,借风雨传播,从竹秆基竹节伤口侵入 病害于2月下旬至3月初开始发病,3月上旬~4月中旬霉雨季节为发病高峰期,5月中下旬停止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肚竹 枯萎病 发病规律 防治 病原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