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离散元的弃渣边坡变形过程模拟 被引量:13
1
作者 宋浩燃 巨能攀 +3 位作者 霍羽祥 袁斌 陆渊 余志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9796-9803,共8页
弃渣边坡作为一种成分复杂的散粒体系,其变形过程较为特殊,近年来弃渣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工程建设与环保领域的极大关注。以某隧道弃渣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等方法对弃渣体的力学参数和坡体结构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 弃渣边坡作为一种成分复杂的散粒体系,其变形过程较为特殊,近年来弃渣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工程建设与环保领域的极大关注。以某隧道弃渣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等方法对弃渣体的力学参数和坡体结构特征进行测定与分析,利用三维离散元软件PFC 3D对弃渣边坡变形至滑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变形过程。结果表明:弃渣体由几乎无黏结的碎石块组成,运用线性模型能够符合实际情况,采用筛分测定的级配与概化形状后生成的颗粒簇模拟弃渣碎石较为合理;弃渣边坡下部的碎石位移增加最快,上部的碎石位移次之,边坡的变形范围从坡体下部与上部向坡体中部扩张,变形区域在中部连为一体,坡表开始滑动时,弃渣边坡变形区域与地面的夹角约等于弃渣碎石自然休止角;变形区分界面发生“台阶-圆弧-台阶-圆弧”的变化并向坡内扩展,在此过程中坡体表面碎石的位移最先达到失稳临界点,失稳时碎石顺着坡面逐层滑动。综上,弃渣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集中在坡表层,滑动的规模受弃渣边坡角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边坡 三维离散元 颗粒级配 颗粒形状 变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距计算与危险性评价的某平推式滑坡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嘉雨 王崇艮 +2 位作者 毛邦燕 宋浩燃 李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9,80,共8页
为评价兰渝铁路某隧道出口滑坡对居民区和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井中电视、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兰渝铁路某隧道出口大型岩质平推式滑坡的成因机理,依据滑坡稳定性评价、滑距计算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开展了危... 为评价兰渝铁路某隧道出口滑坡对居民区和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井中电视、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兰渝铁路某隧道出口大型岩质平推式滑坡的成因机理,依据滑坡稳定性评价、滑距计算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开展了危险性分区,提出了经济合理的防治对策。研究表明:降雨入渗滑坡后缘张拉裂缝,并形成后缘静水压力和滑面扬压力,最终诱发该滑坡失稳滑动;滑坡滑动距离>0.89 m的年发生概率<4.1%,滑坡滑动距离>2.15 m的年发生概率<0.17%;滑坡滑动2.15 m后,滑坡将处于稳定状态。滑坡滑动2.15 m后,滑坡前缘居民区处于极高危险区,隧道出口为中危险区,建议采取截排水+抗滑桩为主的工程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可在平推式滑坡的预测预警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推式滑坡 危险性评价 滑动距离 红层滑坡 兰渝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棱度指标的改进及其对剪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袁斌 霍宇翔 +1 位作者 巨能攀 宋浩燃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7-173,共7页
颗粒的三维形态特征对颗粒材料的抗剪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不规则颗粒三维形态的定量评价指标。本文在对实体颗粒进行三维建模后,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建立了三维直接剪切试验条件,通过对比室内试验结果完成了对模型的... 颗粒的三维形态特征对颗粒材料的抗剪强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不规则颗粒三维形态的定量评价指标。本文在对实体颗粒进行三维建模后,利用离散元软件PFC3d建立了三维直接剪切试验条件,通过对比室内试验结果完成了对模型的验证以及参数的选取。利用颗粒的转动张量矩阵来确定颗粒等效椭球体各个轴的长度及方向,基于该等效椭球体改进了三维棱度指数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颗粒形状对于颗粒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剪应力随着剪切应变的增加不断增加,曲线呈现出非线性特征,有明显的极值,不同形状颗粒粒组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形态上有很大的不同。随着颗粒棱度的增加,其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都明显增加,其关系可以用对数函数进行拟合。拟合后的关系式表明,抗剪强度及内摩擦角与颗粒棱度的自然对数呈线性关系,其中内摩擦角与颗粒棱度自然对数拟合直线的斜率为7.621、截距为63.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状 剪切强度 等效椭球体 棱度指数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大块石对简支梁冲击力修正计算 被引量:9
4
作者 陆渊 巨能攀 +3 位作者 张万泽 袁斌 宋浩燃 黄海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76-81,共6页
在泥石流易发区,针对格栅坝支墩、桥墩这样的简支梁结构,确定大块石的冲击荷载尤为重要。基于Hertz弹性球接触理论,结合Thornton理想弹塑性体假设,考虑混凝土材料受大块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特性,将泥石流大块石冲击简支梁结构的整... 在泥石流易发区,针对格栅坝支墩、桥墩这样的简支梁结构,确定大块石的冲击荷载尤为重要。基于Hertz弹性球接触理论,结合Thornton理想弹塑性体假设,考虑混凝土材料受大块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特性,将泥石流大块石冲击简支梁结构的整个动力响应过程概化为:第一次碰撞—桩身弯曲变形—第二次碰撞—静止。以能量守恒为基础,将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分解为第一次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和第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力,以初次碰撞的冲击力为最大冲击力,提出了冲击力修正计算公式。最后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梁长越短,冲击压力增长越快,梁长越长,冲击压力增长越慢,且该公式计算值仅占基于Hertz弹性球接触理论结果值的20.3%,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石 简支梁 冲击力 修正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