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射镜光电平台视轴稳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宋江鹏 孙广利 +1 位作者 周荻 蔡慧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04-1911,共8页
针对不同类型反射镜平台视轴运动多样性的特点,从基本的反射镜视轴运动学关系出发,采用基于虚拟整体稳定平台的视轴重建方法对反射镜平台视轴惯性角速度进行数学重建。同时,深入分析了常见的典型单反射镜平台、特殊配置单反射镜平台、... 针对不同类型反射镜平台视轴运动多样性的特点,从基本的反射镜视轴运动学关系出发,采用基于虚拟整体稳定平台的视轴重建方法对反射镜平台视轴惯性角速度进行数学重建。同时,深入分析了常见的典型单反射镜平台、特殊配置单反射镜平台、极坐标多反射镜平台以及直角坐标多反射镜平台的视轴运动学关系和视轴稳定控制技术。基于典型单反射镜平台俯仰轴视轴稳定控制的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虚拟整体稳定平台方法的视轴稳定控制技术用于反射镜视轴稳定控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 稳定平台 虚拟整体稳定 视轴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轴反射镜平台视轴稳定技术及建模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江鹏 孙广利 +1 位作者 周荻 李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84-2490,共7页
常规反射镜平台采用方位/俯仰型两框架结构形式,探测器视轴平行于外框架旋转轴。区别于常规反射镜平台,偏轴反射镜平台不再遵循探测器视轴与外框架旋转轴平行的原则,其视轴角速度具有强耦合和非线性的特点。主要研究了这类偏轴反射镜平... 常规反射镜平台采用方位/俯仰型两框架结构形式,探测器视轴平行于外框架旋转轴。区别于常规反射镜平台,偏轴反射镜平台不再遵循探测器视轴与外框架旋转轴平行的原则,其视轴角速度具有强耦合和非线性的特点。主要研究了这类偏轴反射镜平台的运动学、动力学建模和视轴稳定机理。首先,采用虚拟整体稳定平台技术推导平台运动学方程,并确定了虚拟平台框架类型的选取原则。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完整的视轴坐标系动力学模型。然后,对载体运动耦合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控制框图。最后,对视轴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在视轴指向、力矩耦合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常规反射镜平台的特性,且由视轴运动非线性引起的视轴交叉耦合力矩大于惯量耦合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轴反射镜 虚拟整体稳定 运动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捷联方式的反射镜视轴稳定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琦 孙广利 +1 位作者 黎纯宁 宋江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070-3075,共6页
针对反射镜视轴稳定平台特点,从基本的反射镜视轴运动学关系出发,采用基于虚拟整体稳定平台的视轴重建方法对反射镜稳定平台视轴惯性角速度进行数学重建,同时分析了反射镜转角和视场范围的关系。为克服反射镜固有的2∶1特性,对比了传统... 针对反射镜视轴稳定平台特点,从基本的反射镜视轴运动学关系出发,采用基于虚拟整体稳定平台的视轴重建方法对反射镜稳定平台视轴惯性角速度进行数学重建,同时分析了反射镜转角和视场范围的关系。为克服反射镜固有的2∶1特性,对比了传统的机械稳定控制方法,和重建光轴的半捷联稳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可以稳定视轴,但重建视轴的半捷联控制方法符合稳定平台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 间接稳定 虚拟光轴 半捷联稳定 半角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江鹏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3期271-271,共1页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录是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对于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录是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对于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 危害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酸酯树脂的改性与固化特性的热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乔海涛 包建文 +2 位作者 钟翔宇 张连旺 宋江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2,共10页
从工程化应用的角度,综述了氰酸酯的改性工作、固化特性热分析以及在胶黏剂、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氰酸酯的改性涉及橡胶材料增韧改性、热塑性材料增韧改性以及与环氧、双马树脂的协同改性等。聚醚砜改性的氰酸酯胶黏剂能够... 从工程化应用的角度,综述了氰酸酯的改性工作、固化特性热分析以及在胶黏剂、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氰酸酯的改性涉及橡胶材料增韧改性、热塑性材料增韧改性以及与环氧、双马树脂的协同改性等。聚醚砜改性的氰酸酯胶黏剂能够获得满意的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同时保持了较低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环氧树脂的加入也能够显著提高氰酸酯胶黏剂的强度,但电性能相对较差。改性的氰酸酯胶黏剂在175℃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剪切强度可以保持30 MPa左右的水平,介质损耗角正切为0.0065,200℃热老化200 h后对于剪切性能无显著影响,且剥离强度取得了较满意的测试结果,蜂窝夹层结构的滚筒剥离强度高达83.2 N·mm/mm。DSC热分析研究固化动力学的多项结果表明,改性氰酸酯活化能的高低与固化峰值温度的高低可同步或相反变化。采用含有羟基的聚醚砜改性氰酸酯后,相比未改性氰酸酯其固化放热峰值温度降低20℃左右,但增韧改性后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反而增加,可归因于反应机理的改变和位阻效应。对于固化放热峰值温度(Tp)随升温速率(Φ)的变化,建立了固化放热峰值温度Tp与lnΦ的线性方程Tp=T1+ΔT lnΦ,可以更合理地确定固化温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酸酯 胶黏剂 复合材料 增韧改性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旭化成电解槽的修理
6
作者 宋江鹏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年第20期92-92,共1页
简要介绍了旭化成单元槽的结构,说明了现在常用的检漏试验以及各类损坏情况的修理方法。
关键词 旭化成 单元槽 检漏试验 修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